APP下载

英国伦敦西区短期校外音乐剧培训课程解读与启示

2020-08-14刘逸婷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西区音乐剧儿歌

刘逸婷

音乐剧(Musical Theatre,简称Musicals)是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的一种舞台艺术。伦敦西区(Londons West End)是与纽约百老汇(Broadway)齐名的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是表演艺术的国际舞台,也是英国戏剧界的代名词。West End Stage是伦敦西区的一个音乐剧暑期学校(以下简称为WES),为学生提供优秀的伦敦西区音乐剧师资、对话伦敦西区出色音乐剧演员的机会与难得的伦敦西区演出舞台,深受欧洲各国热衷于音乐剧的学生的喜爱。

一、课程设计

(一)WES师资与生源

WES的教师均来自伦敦西区的现役优秀音樂剧演员,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及教学经验,能够帮助学生跟随音乐剧演员的步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音乐剧及伦敦西区舞台。

参与该课程的学员并非一定是音乐剧专业学生,不仅有来自英国不同地区的不同年龄的孩子,更有来自法国甚至更远地区热衷于音乐剧的年轻人。这充分展现出艺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包容和尊重。

(二) 时间分配

该训练营以一周为一期课程,周一至周五进行音乐剧课程,且安排学生周三下午前往伦敦西区观看当季评价最好的音乐剧,于周日下午在上演歌剧魅影的剧院——女王陛下剧院进行showcase展示。课程为全天制学习,大致分为三个时间段:课前、课上与课后。课程训练开始前设有热身活动,使学生以更活跃的状态进入一天的学习;课程内容包括演唱、舞蹈与戏剧课程,每门课程每天各两个小时;课程结束后,晚上多为音乐剧分享或才艺展示等活动。

(三)课程模块

1.演唱教学

①热身开声活动与欧美儿歌相结合。以儿歌I Like The Flowers为例,一位教师进行歌曲伴奏,另一位教师站在台上面对着学生,在唱到不同的名词时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的动作随钢琴伴奏的速度及情感变化,学生对该儿歌的演绎也有所不同。在学生熟练掌握律动后,邀请四位学生上台,带领四部分学生进行卡农律动的训练。

②音阶与数字结合。one与C相配,two与D相配,以歌词“1,121,12321,1234321……”以此类推直至“1234567654321”,速度由慢至快,最终速度可成为绕口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完成时能够获得成功感。同样,在学生熟悉旋律与律动后,教师开始适当将个别数字改为声势,例如将3(即E)改为拍手,可得“1,121,12拍21,12拍4拍21”,以此类推,最终可将所有的数字都换成声势,考验学生的反应与协调能力。

③歌曲教学通过模唱的形式进行。与国内的歌唱教学不同,五线谱或是简谱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歌词是教师给学生仅有的纸质资料。无论是原曲还是和声,都是通过模唱的方式,教师唱完再要求学生模仿,并让有需求的学生进行录音,以此形成感性的音乐学习,激发学生的歌曲学习兴趣及和声感。

2.戏剧教学

①角色分配具有针对性。在教师安排角色之前,会要求学生组成小组,根据“异国王子向公主求婚”的剧情,给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创编并且演绎,教师再根据每个学生表演的状况进行角色分配。

②让学生创作角色性格。笔者当时排演的剧目是《阿拉丁》。《阿拉丁》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学生都通晓剧情内容,但是教师安排角色时,要求学生塑造一个全新的角色,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来表演,教师再根据某些不大合理的部分进行调整与修改。

③通过肢体动作扮演道具布景。在剧情的发展中,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角色,但并不是贯通全场。在角色不需出现时,教师要求学生用肢体表现桌子、椅子、大门、飞毯等道具,充分运用了非语言符号特征中的情景性,在课堂中营造出宫殿、屋子等情景,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教学与排练的质量,也能使学生在剧目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参与感与责任感。

3.舞蹈教学

①多为合作完成的动作。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舞蹈可能是比较难掌握的一个模块,所以教师的动作编排并没有很难,但却有很多需要双人或是多人一起完成的动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集体意识,更容易融入到集体中。

②课前突出体能训练。课前教师会对学生做一个详细的体能辅导,让学生能够更加适应课堂上的舞蹈教学。

4.大师课程

①在每一天的学习中,WES都会邀请活跃于音乐剧领域的著名演员进行一个半小时的分享课程。课上演员们会给学生分享剧目排演过程中的趣事、困难,也会空出时间回答学生关于面试、学习、表演道路上的种种问题。

②亲密接触“明星演员”。以Layton Williams为例,他是现任伦敦西区Everybodys Talking About Jamie的主演,他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为了学好音乐剧,从小没有舞蹈基础的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开始学习芭蕾舞,并习得优秀的成果。

5.课后活动

①音乐剧电影放映。通过整整一天的学习,学生往往都会有些疲惫,课程结束后,所有学生会被安排在一个大的阶梯教室里一起观看音乐剧。在电影的放映过程中,当出现耳熟能详的歌曲时,学生就会走到空地上随着音乐边唱边跳,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②走进剧院观剧。周三下午是WES带学生到剧院内观看音乐剧的时间。WES请剧组为学生举办了一个主演见面会,让学生近距离对话该剧演员,更深入地了解该音乐剧与对自己人生方向的指引。

6.观摩演出

①最后一天的展示。WES课程的最后一天有一场观摩演出,地点位于连续33年上演《歌剧魅影》的女王陛下剧院。与《歌剧魅影》的演员们站在同一个舞台上,给了学生很大的鼓舞,让学生感到骄傲与感恩,也让学生懂得舞台的来之不易。学生将把前六天排练所学到的全部展现在舞台上,为整整一周的学习画下圆满的句号。

②演出分为四个“performance”,也就是前文“生源”所提到的四个大组。每一个“performance”内又分有四个小组,每小组以年龄划分,大约分为6-9岁、10-14岁、15-18岁、19-21岁。每一小组均分配有一段情节,换言之,一个“performance”有4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展演不同的片段,整个“performance”由四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演出贯穿而成。每个“performance”展演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四个“performance”各有三位教师(演唱、戏剧、舞蹈)负责,经过不同的艺术处理后,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演出效果。

二、课程特点

(一)课程优点

1.课程设置与伦敦西区直接接轨,各方面资源丰富

首先,由于该课程由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的伦敦西区开设,教师均是来自伦敦西区的优秀音乐剧演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引领学生。其次,WES能带领学生观看当季好评度较高的剧目,且在剧目结束后为学生开展主演见面会,充分让学生在观剧后更深入地了解该音乐剧内容和排练流程。第三,在课程结束后为学员开展showcase,且地点安排在伦敦西区的女王陛下剧院,能使学生一周的音乐剧学习成果得到展现。

2.课程节奏紧凑,教学体系完整

课程以一星期为周期,课程节奏较为紧凑,且课程内容具有连贯性。WES已是办学近15年的暑期学校,对于音乐剧假期培训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其将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连接起来,充分发挥每一个环节的作用。课余活动也与专业学习有直接的联系,例如周六晚上的迪斯科之夜,播放的歌曲几乎都为唱跳类音乐剧歌曲,学生可以在舞会中边唱边跳,熟知每一首音乐剧歌曲的演唱与舞蹈,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责任感

WES的歌曲或者和声学习方法都是通过模唱的形式进行的。这样可提高学生自身对音乐的感性认知,加深对音乐与和声的熟悉。发展学生的乐感、乐句感与节奏感,先从感性方面入手,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好感度。

其次,WES的戏剧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去演绎一个角色,为自己的角色做一个阐释,教师再对学生所表演出来的效果进行调整,释放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学会通过戏剧表达自身的情感。这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互相了解,能够对课堂进行及时的反馈,达到非语言符号运用中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与有效调控课堂的功能。

4.音乐剧学习氛围浓郁,充分体现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如今国内外音乐剧学习的差距在于学习氛围。我国学生在学习音乐剧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放不开”,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亚欧文化之间的差异。亚洲人普遍为内敛、羞涩的性格,而欧洲学生天生性格活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且开放,有助于戏剧课程的传授。

(二)课程局限性

1.人数较多,学生之间能力差异较大,缺乏对学生的客观评价

WES属于暑期学校,进行音乐剧课外培训,因此培训人数较多。除了戏剧课教师进行角色分配后会有一定时间对每一位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及调整以外,演唱与舞蹈课程都是集体课程,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了解都不是特别深入(个别突出学生除外),这导致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会随着课程的进行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学生的客观评价也非常重要。在欧美一带,“太棒了”“真不错”是大家的口头禅,但却缺少了实际的客观评价。教师适当的鼓舞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业的积极性,但在对学生进行鼓励时,也应当适当告诉学生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让学生可以更加明确地对学习进行规划。

2.过于注重感性认知,忽略了对音乐的理性学习

音乐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在进行感性认知教学的同时,应适当注入音乐剧的相关知识(如该剧的创作背景或音乐剧的历史发展),又或者是在进行模唱教学后,分发五线谱或者简谱进行歌曲的深入教学,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性学习能力。

3.课余时间较多,音乐剧专业课程时间不足

前文提到,WES在课余时间会安排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但几乎一半的时间都用于课时以外的活动,并不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适当增加专业课程的时间,使课程设置更加丰富完整,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三、音乐剧教学在音乐教育专业的运用

从幼儿园到各类高校,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表演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WES的音乐剧教学可运用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身上,提高其表现力与灵活自由度。

(一)运用儿歌进行练声

在奥尔夫体系与达尔克洛兹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儿歌与民歌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音乐的教学大多从学生熟悉的儿童歌曲、民族歌曲入手进行分析与教学。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使用儿歌甚至是民歌来练声,有助于学生熟悉歌曲,将儿歌唱得好、演得好,并能有效地将儿歌表演运用在教学当中。其次,将儿歌演唱延伸至体态律动及卡农接龙,是在熟练演唱儿歌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进展,再适当地加入声势的运用,将音乐与视觉、动觉相结合,扩大听觉的刺激程度,能改變学生“肢体协调能力差、表现力不强、即性反应不快”的弊处,使其能更好地在课堂中发挥带领作用。

(二)平衡感性与理性的学习

相比于WES的音乐学习,我国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偏向于理性学习——读谱。国内学生,特别是音乐专业的学生较依赖五线谱与简谱学习,导致在模唱的时候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在视唱时缺乏乐句感、节奏感。因此,大量的模唱教学显得至关重要。模唱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在读唱视唱乐谱时也能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增强乐感,提高音乐情感表达能力与表现能力,为以后进入学校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三)即兴表演,创造角色

即兴创编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上集体课时,教师定一个表演主题“电影票”,给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剧情的讨论,根据这个主题进行即兴表演。无台本、无排练,让学生现场随机发挥,能够锻炼他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培养他们自然得体的肢体协调能力与言行举止,使他们学会表达与表演。音乐也是一门语言,无论是演唱还是演奏,都是为了抒发内心情感,而戏剧可以通过将音乐与戏剧表演相结合,更加生动地表现音乐语言。

(四)增加形体排练课程

作为以后要进入教学领域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对于节目的排演、肢体的表达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形体课程的设置不需要很难,但是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让学生学会,这对于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习编辑吴沚洋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西区音乐剧儿歌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红粉”来信
East Side Story
My English learning method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渠道为王 终端制胜
看音乐剧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
儿歌6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