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古典题材舞剧的传统意象表达

2020-08-14汪钱莰袁艺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舞剧意象传统

汪钱莰 袁艺

摘要:意象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是中国舞剧艺术创作中重要的审美追求。本文从传统元素符号入手,对古典题材舞剧形象进行分析,以言、象、意的角度出发,探讨传统文化具体形式到意象的表达。

关键词:古典题材;舞剧;传统;意象

中图分类号:J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066-02

一、前言

“意象”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体追求和审美旨归。而中国古典题材舞剧以其含蓄隽永的意象传递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精神的弘扬与文化输出。本文从传统元素符号入手,对古典题材舞剧形象进行分析,以言、象、意的角度出发,探讨传统文化具体形式到意象的表达。

二、传统意象的基本概述

“意象洲乍为中国传统艺术中重要的美学范畴与艺术创作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其表达对中国舞剧的创作有着重要影响。

“意象”作为文学理论术语,首次出现在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中:“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①。意象在中国古代传统美学史中,是一个内涵不断发展的核心概念。“传统意象”是艺术创作者将主体的审美情感与传统客观物象相融合,是对传统文化以艺术形式展现。

三、中国古典题材舞剧的传统形象建构

中国古典题材舞剧的创作大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原型,突出本民族的传统特色,以具有民族担当的传统文人形象、寄情于景的传统自然物象、物我交融体现的内心视象建构起古典题材舞剧的传统形象。

(一)具有民族担当的传统文人形象

聚焦于历史人物是古典舞剧时常选取的题材,传统人物是舞剧形象塑造最具体而独特的代表,他们是中国古代具有影响力的存在,因此成为古典题材舞剧主要建构的对象。

1.虚实相生诉说圣贤孔子——M子》

谈到中国历史上史诗级的人物,当属圣贤孔子,文学笔下颇有神化色彩的人物被舞剧编导孔德辛搬上舞台。舞剧《孔子》将尊奉于圣坛上的孔圣打造成有血有肉、集中国传统文化大成者的“孔子”。

舞劇从实入虚展开描绘。《序》中端庄肃穆的执羽之舞开篇,整齐划一的舞步调度,井然有序的队列变换,突显出文舞礼仪性的特征,且以此透露出孔子希望以文德治天下的治国理念,是其文人思想的意象表现形式。《乱世》与《绝粮》以“公”、“臣”、“妃”三个抽象化角色与孔子的交织,刻画一个不畏与现世对抗,舌战群雄的文人形象。

整剧透过虚实空间来揭开孔子的心路历程,诉说孔子的人生经历,并借助群舞的运用给予独特的审美意象,来刻画这位具有时代意义的文人形象。

2.诗意情境演绎诗圣杜甫——《杜甫》

吟诗是杜甫的一生,舞剧《杜甫》的编排结构,与上文舞剧《孔子》不同,《杜甫》打破原先传统的叙事形式,通过块状结构,实现“情境意象”的转变,以舞吟诗。

从序篇离家时的心怀希望,反映杜甫最初“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抱负。《丽人行》造型鲜活,举手抬足间充满韵味,无不展现着“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之姿;《兵车行》的重复动机,放大士兵行径的麻木,随后“入门闻号陶,幼子饿已卒”的情景更是通过杜甫与“妻”之间的相互扶持表达内心失子的痛楚;《难民行》则是杜甫亲眼所见“路有冻死骨”的真实写照;闻见战乱带给百姓无尽灾难的《乱世行》与《长恨行》中,“三吏”“三别”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别离行》是杜甫与另一个“自已”的对话,既是自我审视,也是道尽心中苦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最终归隐的《农乐行》,是杜甫所盼望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希望。

(二)寄情于景的传统自然物象

寓情于景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亦是中国舞蹈中常用的形式。借自然物象来描绘舞蹈意象,使观者透过物象,领会其意象的内蕴。

代表性古典舞剧《粉墨》从模拟其“形”到摄取其“意”,如在《行》舞段中,数十位女子踏着三寸金莲,飘逸摇曳的姿态凸显着女子似水的柔美。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通过女子婀娜的形体,将良善柔弱却不失韧劲的意味在“行”中含蓄表露,从而塑造出“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古典女子温婉形象。第四篇章《淡》,编导还以孤翁垂钓,幻化出似有实无的江河广阔的意象。以人体为材料,表现万事万物;以物为依托,寄情于景。

(三)物我交融体现的内心视象

“舞剧的语言是一种‘有意味的言语形式,它往往以‘立象以尽意来反映客观现实生活,描写主体的情感意志和观念”②。在故事与抒情相统一的舞剧艺术中,编导塑造的“象”是突出情感性的内心视象,使主题及形象更加丰满的呈现。

大多古典舞剧中塑造的传统人物在现实中“多愁善感”是他们的代名词,时常以物自比,而古典舞剧的创作也抓住此特质,编导将丰富的内心世界以物交融达到外化表现,增强人物的真实性。如舞剧《水月洛神》里,水月是物,更是明镜,层层波澜起伏映照曹植思绪万千,明月与他互为感召。

又如舞剧《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花即是黛玉,黛玉即是花,表明“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展现万般惆怅与无奈。

四、中国古典题材舞剧的意象表达

意象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是中国舞剧艺术创作中重要的审美追求。“象”有尽而“意”无穷的特性,尤其对一般取材于“古代经典”的中国古典题材舞剧的创作,将历史人文搬上舞台,是进一步对传统内涵的解读。

(一)塑造形神兼备的文人风范

在中国古典舞剧形象的塑造上,以“古代人物”为主要对象居多,尤其是文人形象,而古代文人在中国传统历史上是一批典型而特殊的群体,在世人印象里,不甘于随波逐流,风度翩翩、玉树临风是符合中国古典审美的文人形象,这般强烈的固化形象与其背后的品性与精神必然相互联系。近来不断涌现的(A子》、《杜甫》、《王羲之》等古典舞剧作品,是一种对传统形象的回归,更是一种对人文精神的树立。这些以文本为依托的文人形象被编导以多元视角描绘,其屹立于舞台上不倒的支柱便是他隐含的内里神韵,始终保持高洁的精神追求。

猜你喜欢

舞剧意象传统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冯双白
少年力斗传统
中国舞剧“心理结构”方式的发展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