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
2020-08-14田蕾
田蕾
【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来源于生活。虽然幼儿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没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课程,引导幼儿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了解传统文化,亲近传统文化,促进良好品格的形成,是幼儿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传统节日 主题活动 品格
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集体意志的喷薄欲出,是凝聚你我连接大家的向心力。对于幼儿来说,传统节日的意义远大于此。引导幼儿在传统节日中观察、发现、表达、创造、分享,是知情意行的融会贯通,是玩中学、做中学的透彻体现。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习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学前教育要渗透落实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需要。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来源于生活,对此幼儿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课程,引导幼儿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了解传统文化,亲近传统文化,促进良好品格的形成是幼儿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我们创造性的将传统节日与一日生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感受、传承、创造”,三阶段研究形成主题活动,构建园本课程体系,用多种形式展现出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一、第一阶段,开展传统文化特色活动,潜移默化地感受、习得
1.把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诵读纳入园本课程之中。在与经典的对话中,尝试从单一的读、念,转化为赏、唱、吟、诵、学会了知礼、懂礼、用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大胆自信的表达表现能力。
2.浸润文明礼仪的社会性教育。在早操中融入棍棒操、中国传统武术操等内容,将经典文化融入到一日活动之中 ,激发学习兴趣,塑造幼儿完满品格的形成。
二、第二阶段,以“传统节日”生成课程,传承中国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礼节、礼仪,节日习俗更是丰富多样、各放异彩。把握要点进行价值遴选,找准和突出节日文化中的精华,讲传统节日生成主题活动,领域目标均衡,特色鲜明。
以大班清明活动为例:提到清明,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哀思和怀念,经过资料学习,我们了解到清明是春天的开始,万物复苏,而且清明的风俗习惯、活动丰富多彩,于是课程以“缤纷”一词为切入点,在启动仪式上,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讲述清明民间传说、介绍清明节的由来、风俗习惯,初步调动参与兴趣;针对小中大班年龄特点开展蹴鞠比赛、剥鸡蛋比赛、绘制彩蛋、护蛋行动、插柳等娱乐活动是风俗习惯的体验,引导幼儿了解并参与清明节的传统活动;通过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不同领域多通道的内容,激发幼儿以实际行动孝敬长辈,懂得感恩,感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德,注重文明礼仪好品格的形成;在家园社区活动中开展亲子种植、踏青、放风筝、体育游戏比赛等活动,引领幼儿身临其境,感受快乐活动的美好。
主题活动体现小、中、大不同年龄班的特点,满足不同的需求,传统节日成为孩子内心热爱和期盼的节日,幼儿主动积极性得到发挥,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发展,从而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塑造良好品格。
三、第三階段,利用美术多元材料丰富传统节日,激发创造,主动学习
美术活动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创意美术能感染情绪,表达思想,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语言,也是促进品格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丰富的材料在幼儿活动中不仅是物化的目标,活动的载体,还是激发幼儿想象创造的必要条件。在这一阶段,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在环境创设、活动区中融入多元材料,使主题在开展中因为材料的丰富增进趣味性,让幼儿喜欢传统文化,乐于亲近她、了解她,变引导学习为主动学习,启发幼儿乐于动手,培养能合作、乐分享、会感恩、勇担当等品质,促进幼儿想象力和社会性发展。
1.重视传统节日环境创设,通过与美术材料互动感受传统文化
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中我们研究在主题环境如何创设文化墙,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兴趣,怎样挖掘材料的功能用法来发挥材料的实用价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布置具有节日特点的环境。
2.民间艺术融入活动区,增加幼儿游戏趣味性
研究材料价值,让孩子看到就喜欢,看到就想玩。比如民间艺术中的泥塑、陶器、木雕﹑根雕、编织、竹编、刺绣等根据节日投放到活动区;清明节的绘制彩蛋、快乐种植瓶装饰;端午节的多元材料编制手绳、制作粽子等。
3.以亲子美术日为载体,走入传统文化
一方面,通过活动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凝聚亲子关系;另一方面,发挥家长资源优势,如端午节的祖辈家长花式包棕活动、元旦开展五彩水饺展示、亲子制作年画、刺绣……满足了孩子个别化的需要,拓宽研究思路,实现了创新共赢。
四、实施效果与反思
在传统节日的园本课程实施中,我们以美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一日生活为主要途径,实施中尝试以古论今,引导幼儿去参与多姿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的对幼儿形成良好品格,逐步成长为一个完满的社会人奠定基础,在课程实施中有以下几点效果:
1.活动贴近生活,在生活中自然习得
在组织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时,我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幼儿,充分利用我园现有的人文资源,精心设计幼儿乐于参与的活动,通过一日活动各环节、亲子活动渗透教育,帮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引导幼儿尊敬长辈、感受春天,使品格教育的种子在幼儿的心中生根萌芽。
2.各领域教育活动满足幼儿对节日了解的渴求,促进主动学习
主题活动偏于社会性,是社会领域渗透于各领域的综合课程,通过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勇敢、坚强的意志,将家园活动纳入半日活动,与家长互动中建立“孝敬、顺服”等品质。活动贯穿于一日活动,加深孩子们对清明传统节日的理解,及通过古今对比,对珍惜现在美好生活引发切身感触。
3.引导幼儿与环境、活动区有效对话,自主探索、个性化发展
以清明活动为例,在各角区中,尝试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设计讲述清明出行计划、古诗诵读表征、并运用音乐表现、动手制作等不同形式,促进幼儿手脑并用,鼓励幼儿大胆创新,用自己喜欢的独特的方法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活动目标得到升华。
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实践中,我们引导幼儿了解传统文化,亲近传统文化,孩子们乐在其中,享受其中,在欢乐、轻松地氛围中浸润,形成完善的园本课程体系,让幼儿园成为幼儿的“乐园、学园、趣园、家园”。
参考文献:
[1]王怡.幼儿园整合课程.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2]左雯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研究.科教文汇,2007,(08).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出,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