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教走向促进:中学德育工作者的角色重塑
2020-08-14梁巧玲
梁巧玲
教育的本义是灵魂的唤醒。外在的教育力量最终要通过学生的生命自觉而起作用,而道德说教,把人作为空的容器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往往脱离了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难以真正触动受教育者的心灵,也难以唤醒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甚至引起受教育者的抵触,因而说教式的德育是低效的。为提高新时代中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德育工作者应转变观念,自觉实现由道德说教者向道德促进者的角色重塑。
一、立足学生生活,发掘生活的德育元素
生活德育论认为,道德是源于生活、内在于生活,德育不能站在生活之外去进行。生活处处皆资源,学生的生活、教师的生活以及廣阔的社会生活都是德育资源。需要我们用心发现,发掘生活中的德育元素,引导学生透过生活现象,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去年三月下旬,笔者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傍晚,在路边等交通灯转绿,突降大雨,张开双手也无法挡住雨水的侵袭,狼狈不堪……某某学校的一群初中生过来了,一把伞递了过来……‘怎么还雨伞啊?‘用完放回学校传达室就可以了。好可爱的女生!”笔者马上意识到这是不可多得的德育资源,并在第一时间转给女生所在的学校,建议学校抓住这一德育时机,让好人好事及时得到嘉许,也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学校在其公众号发起了寻人启事“可爱的你们,在哪里”。由这一则“寻人启事”牵出了更多的好人好事,这些好人好事无不彰显乐于助人、友善待人的美德。学校把这则“寻人启事”以及由此牵出的好人好事写成通讯稿,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公众号推送,吸引着学生寻找、欣赏身边的美好。这一波操作既展示了学校的良好形象,也扩大了正能量传递的范围,提高了这项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坚持学生立场,关注学生成长需要
要提高德育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更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期待,必须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和引领学生。为此,德育工作者应坚持学生立场,以倾听者的姿态,站到学生中间,“倾听每一个儿童的困惑与沉默”。
去年一位乡村教师M老师分享了她的教育案例,并就此交流彼此的想法。一位五年级男生被另一名男生拖入学校厕所内暴打,被打男生不敢告知老师。班主任发现被打男生未清理干净的血迹后,连忙调查事情的原委。被打男生害怕被报复谎称自己摔倒弄伤的,其实是打人者怀疑被打同学讲他的坏话,于是对自己的同学大打出手。班主任在类似问题的处理上,一般是交给学校处理。作为德育专干的M老师在处理这起校园欺凌事件时,遇到了道德冲突:被打男生只想息事宁人,不敢也不愿意提出民事赔偿。如果学校要求打人者父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处理起来耗时费力,而且当事人双方父母在外务工,达成民事赔偿难度大。如果从利己的角度考量,一边对打人者作纪律处分,一边安抚被打的男生及其临时监护人以息事宁人,这样可以省去一大堆麻烦。但笔者认为,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遮蔽了正义的阳光,而且失去了德育的良好契机。如何利用校园欺凌事件实施有效的德育,考验着德育工作者的教育良知与智慧。作为教育者,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应该想到被打者和其他学生有安全感的需要,他们的内心呼唤公平正义,他们的成长路上需要保护与引导。有了正确的立场,才能直面道德冲突,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为此,在这一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上,笔者建议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对被欺凌者予以足够的关怀,让校医帮助他清理伤口,并到医院验伤,辅以必要的心理辅导;第二步,根据法律有关规定,以伤情鉴定作为民事赔偿的依据,要求侵权方的父母作出民事赔偿;第三步,开展“防范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
三、注重道德实践,提升实践育人功能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最近二十年来,劳动教育在农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迁,这些社会因素不可避免对农村学校教育带来冲击。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生沉迷手机,劳动观念薄弱、劳动技能与劳动知识匮乏,这成为学生道德发展的障碍。如何在农村开展劳动教育,激活学生的劳动基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德育课题。可盘活现有的劳动教育资源,加强劳动教育实施方式的研究。那些没有绿化美化的校园、荒芜的田园、空置的农村小作坊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社会期待,设计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劳动任务群(包括家务劳动、学校的保洁、美化绿化工作、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服务等),既有自我服务的劳动,又有为集体、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让劳动教育贯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