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2020-08-14侯艳芬
侯艳芬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德育工作的质量决定着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水平和学生的思想健康状态,由此可见,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时下的小学教育仍然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要学生安全不出问题就OK的僵化思维,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德育功效,这是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相违背的。小学德育工作不仅要真抓实干,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
一、立足本校,开创特色
这些年,到过不少学校去参观德育工作成果,学习相关经验。也曾满心欢喜带着经验回来,想要在自己的学校搞块“试验田”,“复制”“克隆”一番,结果很无奈,总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无果。究其原因是不切实际,与自己学校的情况不相符,难以操作。我校地处城郊,是一所镇中心小学,有两个校区,分设一至三年级和四至六年级,德育工作既有统一部署,又可根据高低年级不同有不同的要求。基于此特点,我向学校提出我的设想:同一项德育工作对两个校区的具体要求要有所不同。譬如在周一升旗时,同样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针对低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听、唱国歌,老师讲话来进行;而对高年级的学生除了听、唱国歌,还安排了学生代表用诗歌朗诵、谈心得体会等方式来加强教育。这样做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二、重视品德课程,抓好辅导员岗前培训
在现实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往往被看成是“副课”,被边缘化,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德育主阵地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鉴于这一情况,作为学校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的我,在学校党支部和校长的全力支持下,大胆开展工作,积极组织全校各级各班的辅导员,分期分批进行学习,从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抓起,统一认识,坚持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落到实处。同时鼓励大家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德育活动,逐渐丰富、完善和创新教学形式,制定较为完善的检查登记制度和综合考评制度,形成“倒逼机制”,有力促进我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助推力。
三、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德育网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家庭,同时也需要依托社会。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家校同步”“家校同心”,再充分借助社会的力量,才能形成合力,使学生获得积极健康的道德体验、美好的情感体验、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德育创新实践:
积极办好“家长学校”和“学校开放日”活动。通过前期的情况了解和摸底调查,邀请家长代表成立家长委员会,共同商議学校教育教学的相关事宜;分级分批召开家长会,开设专题教育讲座,加强家校互动;定期设立“学校开放日”,邀请社区、村委代表和家长到校观摩教学活动等。从而更好地发挥家校共建、社会监督的作用。
通过学校公众号及时发布校园最新动态和德育工作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校最近的教育教学情况并参与一些活动,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建立班级微信群,方便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方便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能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教育、引导学生。
不定期邀请公、检、法和其它相关部门专职宣讲员、老红军战士、道德模范等到校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分享革命故事、个人先进事迹等。
通过以上活动,我校的德育工作更加全面、具体、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效果良好。
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我们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做好德育工作,就一定要做有心人,要切实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要求,勤于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做细做实做好。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