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史那些事》看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探索与创新

2020-08-14王妍

声屏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弹幕

王妍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纪录片的制作开辟了第三条道路——网生纪录片。由哔哩哔哩和北京无奇不有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历史那些事》,凭借在题材、内容、角度、制作等多方面的创新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并在网络上迅速掀起讨论热潮。《历史那些事》是一部“实验性”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以传统纪录片配合创意中插的形式发掘历代史料中有趣的故事,呈现鲜活的历史。这部纪录片打破了不少传统历史文化纪录片曲高和寡的状况,在原汁原味还原历史故事的基础上,针对年轻网民的特点,进行了表现方式上的创新,获得了可喜的点击量和良好的受众回馈,其成功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关键词:网生纪录片 历史文化纪录片 搬演 网感 弹幕

长期以来,纪录片都难逃曲高和寡的怪圈。如何让历史有温度、有趣味,成为许多历史文化纪录片制作方关注的问题。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的电视作品,真实性的原则不可动摇。由于历史文化纪录片依附于真实历史的特征,其内容对真实性的要求则更高。《历史那些事》是如何保证在内容有史可依的前提下做到妙趣横生的?

反套路的新颖视角

《历史那些事》每集讲述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讲述的故事都偏冷门,颇具科普性。如第一集《在下东坡,一个吃货》,故事一开局先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北宋元丰初年、湖北黄州、苏轼。时任湖州知州的苏轼作《湖州谢上表》,本想感念皇恩浩荡,却不想成了政治对手的好机会,被有心人安上了《湖州谢上表》存在暗讽意味字词的莫须有罪名,并被关押至落满乌鸦的御史台,由此造就了著名的历史事件乌台诗案。故事的叙述采用了纪录片常见的真实再现手法,影像色调灰蒙暗淡,解说配音娓娓道来,乍一看仿佛与过去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常见套路如出一辙,可接着往下看才发现故事内容的侧重点与以往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大相径庭

按照以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套路”,该集故事必是径直悲情渲染苏轼三次贬谪的历程,复制历史浪潮中众多被贬谪之士的排遣道路:游历山水风光,瞻仰名胜古迹,然后怀古伤今借景喻情,创作一大批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可《历史那些事》却把叙事侧重点放在了苏轼在三次贬谪经历中解锁的老饕天赋。在宋代,猪肉素来“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并不常见于餐桌。彼时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州担任毫无实权的团练副使,一穷二白、终日赋闲,因此贫贱易得的猪肉成为了他当时的主要吃食。苏轼甚至写了“猪肉颂”记载了他的独家食谱,这便是“东坡肉”的由来。《历史那些事》如此这般交代清楚了东坡肉的诞生背景之后,第一集的故事也进入了片子“历史小剧场”环节,东坡居士苏轼抚着胡须出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

搬演的叙事手段

搬演是一种介于现场纪录和虚构之间的电影方法。它是一种干预性很强的纪录片制作手段,由于人们常常将它和虚构联系在一起,搬演因此常常遭到非议。那么,《历史那些事》是如何处理影片搬演手法中虚拟与真实的关系?影片中,饥肠辘辘的苏东坡在街头寻觅美食,一家自称百年老店的“正宗东坡肉”吸引了他的注意。带着“难道说我的厨艺一直流传到了这个时候”的疑惑,苏东坡迈进了店里。短短几个镜头交代了这个“苏东坡穿越故事”的主线,即东坡肉古今做法对比。苏东坡跟店员插科打诨了几句后,一盘现代东坡肉便呈了上来。苏东坡内心嘀咕了一句“哎呀呀,这不是我的做法呀”,随即为厨师展示了他的正宗东坡肉做法:清水煮白肉。“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事实上,苏轼所创的东坡肉在最初就是清水炖肉,与现代酱香肥美的做法是大相径庭的。其实,在佐餐调料本就不如当今丰富的北宋,被贬谪黄州老无所依的苏轼只能以无人愿食的猪肉果腹罢了,哪能有什么滋味?

对于历史纪录片而言,“搬演”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其表现意义不在于还原历史,而是帮助历史文化纪录片丰满画面。《历史那些事》为苏轼设定的“穿越”能力看似荒诞不羁,但历史人物与现代的结合能够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使观众能够更为感性地体会苏轼惨遭三次贬谪的不易生活。

充满网感的解说词

作为一部以年轻观众为目标受众的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的解说词处处散发着互联网思维。如第一集《在下东坡,一个吃货》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解说词:“他游历赤壁,作一词两赋,引来了无数点赞收藏投币。”“点赞”“收藏”“投币”均为哔哩哔哩弹幕网中观众对视频表达喜爱的一种互联网互动方式。作为哔哩哔哩独家播出的纪录片,《历史那些事》巧妙地将解说词内容与播出平台相结合,引得观众会心一笑。另外,“引来无数点赞收藏投币”的写法显然比“流传千古”“流芳百世”等具有网感,更接地气。

纪录片要拍出网感,需要创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充分考虑网民的感受,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秘书长王鹏举认为网感是对市场、对年轻人的思维和欣赏习惯的敏锐追踪,或者說是适应。这有点类似美国学者赫怕特·泽特尔提出的一动因制作模式。即“从最初的构思跳跃到预定传播效果阶段,然后在这个阶段再来做案头工作,判断要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需要哪些媒介要素。”《历史那些事》为了突出影片的网感,在解说词中大量融入网络流行元素,不仅增加了画面的信息量,而且切实贴合了90后、00后这一代年轻人的独特审美需求,这一点为它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致敬经典 彩蛋连连

在第一集《在下东坡,一个吃货》的历史小剧场中,除了融入了年轻受众喜闻乐见的“穿越”元素外,还致敬了东京电视台出品的系列美食剧《孤独的美食家》。小剧场片头采用了与《孤独的美食家》相似的“漫画+真人”相结合的包装方式,解说词的形式也与之如出一辙,改编了《孤独的美食家》片头的解说词化为己有。这则小“彩蛋”的插入果然收获了极佳的传播效果,视频弹幕上,《孤独的美食家》的影迷纷纷留言表达惊喜之情。

此外,其他剧集也有多处致敬经典的“彩蛋”,如第二集《我在我家偷文物》致敬了由杭州潜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和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的纪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三集;《请回答604》致敬了韩国TN有线台的电视连续剧《请回答1988》第七集;《爱发弹幕的乾隆同学》致敬了由Studio五组、AXsiz改编的电视动画作品《爱吃拉面的小泉同学》等。

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属性较显著的影视作品,往往会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彩蛋”作为为娱乐受众而产生的电影衍生品,具有能够和观众互动的特点,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此外,在观看“彩蛋”时产生的角色认同和潜意识中引发的共鸣,也会使观众通过“彩蛋”对电影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自诩“自笑平生为口忙”的苏轼,三次惨遭贬谪,被迫做“第一个吃生蚝的人”。这样的苏轼不正是生活在北宋的孤独美食家吗?从营销推广的角度来说,制片方以此制造话题、引起网络热议,可谓一举两得。

弹幕文化 促成观众参与狂欢

“弹幕”一词最早仅为军事用语,之后被引入ACG(Animation,Canton&Game)文化并得到推廣使用。日本动画视频分享网站Niconico2006年底首次开发字幕留言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弹幕滑过视频所引起的视觉冲击效果和其“吐槽”功能深得ACG迷们的喜爱。传入中国后,这种弹幕文化迅速获得了许多中国年轻网民的认可,诞生了一批像哔哩哔哩弹幕网这样以弹幕为特色而发展的网站。《历史那些事》作为哔哩哔哩独家播出的节目,在网络的走红必然少不了“弹幕文化”的功劳。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属于直线传播,两者间存在着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即对受众来说创作者处于“权威”地位。“弹幕”的出现改善了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使受众在通过“弹幕”对视频进行再次解读和加工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传播的主动权。受众发送的“弹幕”也颇为幽默,比如“【雍正】已进入直播间、【乾隆】已进入直播间、【慈禧】已进入直播间”等弹幕。当讲述到1923年建福宫大火时,又有观众留下这样的弹幕:“老祖宗的棺材板快盖不住啦!”“【乾隆】因言语过激已被管理员禁言”等。

观众除了发表上述娱乐性强的“弹幕”外,还尝试通过发布有指向性的弹幕与创作者、视频内容、视频中的人物或是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即所谓的“准社会交往”。比如《历史那些事》第一集的尾端,当解说词说到“苏轼是词人,是政治家,是书法家。但要用他自己的说法,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时,这则视频的“弹幕”瞬时达到了峰值。观众们纷纷刷起了这句诗词,仿佛是与东坡居士跨越古今进行对话。

结论

《历史那些事》的热播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一次探索与创新,对网生纪录片的创作思维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以历史故事为基础,辅以全新的叙事技巧,使纪录片的样貌呈现了“年轻化”的状态,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新突破。《历史那些事》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纪录片“曲高和寡”的标签。它的成功也给网生纪录片的后来人带来一些启示:网生纪录片想要在纪录片拍摄浪潮中突出重围,赢得观众的认可,就应该不断地更新创作理念,发挥互联网优势,切实从目标受众的观影习惯和观影需求出发,大胆创新,与时俱进,走一条适合自己又适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纪录片发展之路。(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1.[美]赫伯特·则泽特尔:《摄像基础》,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57页。

2.汤天甜,陈卓:《弹幕的传播效果及其影响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猜你喜欢

弹幕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银屏戳笑点,弹幕知我心
脑内弹幕
拜托了,弹幕君
弹幕礼仪考卷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
弹幕小能手养成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