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邹平:消失的“麦客”

2020-08-14董乃德

山东画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邹平麦收大户

董乃德

骄阳似火,麦收时节,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麦秆,金灿灿的麦浪滚滚而来。趁着好天气,“麦客”在田里飞快地挥舞着镰刀,麦秆被割断的时候发出唰唰声响,任凭汗水顺着头发往下滴,胳膊被麦芒扎得通红,他们也不停歇。“麦客”用实际行动真切地演绎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如今,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场景很少被见到。随着现代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时代的农民通过分析获取的农情大数据,逐步实现耕、种、管、收的精确作业,智能化成为现代农业的一大亮点。最初靠一袋干粮、一把镰刀追逐麦浪的“麦客”历史,一去不复返。

6月中旬,山东省邹平市明集镇窝村的2500多亩小麦进入抢收阶段,村里的郝怀永、王纪彬等17名种粮大户开始抢收抢种,全程机械化收割和播种,收麦、入仓、播种同时进行,忙忙碌碌。他们在自己组建的村里土地大户微信群里相互沟通信息,彼此协调作业,一片热火朝天的麦收场景。

如此场景的形成正是得益于山东省邹平市明集镇窝村里的种粮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整合了全村的土地资源,成立了6个家庭农场、2家粮食专业合作社、1家农机合作社。麦收期间,全村投入作业的收割、播种和运输机械有40多台,参与麦收的农场职业农民有百余人。土地流转是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的集中,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田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土地的精细化管理。区别于传统零散的农户, 家庭农场能在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中,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生产成本高、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家庭农场的成立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而且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在成立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前,每到麥收季,村里的农机手都是转战南北的“麦客”。他们每年都会有百余人外出,兄弟、父子同行或是夫妻相随,结伴开着收割机到河南、江苏、安徽以及山东济宁、菏泽等地为当地农民收麦。“麦客”的存在虽然一定程度缓解了很多农村地区在夏收时节面临的时间紧、任务重与人手不足的压力,但他们长途跋涉,投入成本高,收入却相对较低。

窝村的2500多亩土地顺利流转给本村的农机“麦客”后,借助政策提供的补贴支持,他们购买了新农机,成立自己的农场、合作社,成为村里的种粮大户,进行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生产,转变为典型的新时代职业农民。在今年麦收季中,村里以往长途跋涉收麦的“麦客”基本消失。

从2018年到现在,邹平市发放给858名农机手的麦收跨区作业证从205张减少到十几张,“麦客”逐步消失。今年“三夏”期间,邹平市调度并使用小麦联合收割机2600多台,玉米播种机2000多台,机收率和机播率预计达99%以上。种粮大户纷纷表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不仅实现了轻松种地,更带来了可观收益。

随着智慧麦作技术的推广,北斗导航、现代农学、信息技术和农业工程等逐步应用于小麦生产的全过程,不断推进小麦生产向无人化转变,也预示着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编辑/杨功珊)

猜你喜欢

邹平麦收大户
又是一年麦收时
《基本不等式》专题训练
撮粮之术(下)
“喝汤”理论样本透析
愿招聘大户来的更多!
船祸
船 祸
豫北小麦开镰收割
小城邹平
尴尬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