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2020-08-13杨春梅赵杰
杨春梅 赵杰
10.3969/j.issn.1671-489X.2020.21.105
摘 要 就微信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期望能让更多的大学教师认识到微信的重要性,并能合理地利用微信开展教学。
关键词 微信;大学课程教学;学习共同体;翻转课堂;创新思
维;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1-0105-02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最重要的通信、娱乐、学习工具,各种社交软件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微信。微信以其强大的功能和极好的用户体验,成为各类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分享知识和传播教学信息的重要平台。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微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巧妙运用微信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微信最稳定的使用群体,微信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利用微信来辅助学习的比例在逐渐增加。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大学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大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质量。信息时代需要具备高信息素养的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肩负着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的使命。高校要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地将各种信息化手段融入教学中,利用微信平台来辅助大学的课程教学,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 微信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优势
微信是一款能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社交程序,使用便捷,功能强大,能发送语音、视频、图像和文字,能传送文件,能通过建群形成一个学习群体,也能通过建设公众号来形成一个学习平台,能通过朋友圈及时发表各种想法、分享各种经验,从而形成很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快感。利用微信进行教学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有效弥补大学专业课学时不足问题,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沟通,学生和学生可以随时协作,可以让问题讨论以更加有趣的方式进行,给学生营造更轻松的学习氛围,也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总之,微信的强大功使它可以很好地辅助大学的课程教学。
3 微信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预习和复习 由于大学课堂教学中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教学内容较多、又需要学生课后慢慢消化的学科,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就更加重要。传统的预习和复习,由于学生和教师无法联系,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能等到上课才能问教师,这样就会耽误教师的上课时间,也会打乱教师的上课秩序。对于那些比较抽象的学科,比如计算机编程语言等,教师课上讲授的内容需要学生在课下复习吸收,在教师和学生无法沟通交流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会花费很多时间去思考那些不明白的部分,可能到最后也没有想明白。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和打击,而且非常浪费时间,久而久之,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微信的辅助,可以让学生在预习和复习时有针对性地向教师请教,教师也能够很方便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大大提高预习和复习的效率。
可以拓展课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一个集体学习氛围的养成往往在于课后时间,课后学习氛围的熏陶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大学学习是就业目标指向的学习,大学期间要求學生有很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并且需要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地进行学习,提升自我,这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微信拓展了学生课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很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随时随地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随时答疑解惑,且形式多种多样。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又可以形成崇德尚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是目前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他们的创新精神将带动整个社会创新。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善于启发学生,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就难以兼顾到每位学生,设置的互动问题也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表看法。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不喜欢在全体同学面前发表意见,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上课不发言的习惯,这样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在现实生活中会发现,无论多么内向的学生,多么害羞在全体同学面前发言的学生,都会沉浸在自己的微信世界里,会在朋友圈更新自己的状态,分享自己的收获,发表自己的看法,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些学生的动态有时会让教师感到吃惊,教师也会感慨,原来自己这么不了解自己的学生。对于所有大学生来说,微信都是自己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形成以微信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这种沟通可以是非面对面的轻松、诙谐的沟通,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各抒己见。构建以微信为基础的学习群体,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随时发表意见的空间,一个寻求更多问题解决方法的空间,一个深入探讨的空间,一个拓展思维的空间,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以构建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就是以学生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或项目合作,以促进小组成员全面成长的学习群体。学习共同体可大可小,教师也可以加入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学习共同体是满足学生的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学生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其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建立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共同体里面,每位学生都可以是学习的主体,可以把运营和维护公众平台的任务交给学生,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在搜集、整理、上传课程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信息获取、整理、归类、加工的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会对课程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感悟和看法,上传优秀的学习成果和作品,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同时,还能互相借鉴,每位学生个人知识和能力增长的同时,整个学习共同体的集体力量不断增强,使学生既感受到集体归属感,又有个人成就感。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还能兼顾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发现每位学生的个人魅力和闪光点并加以强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育人的目的。
可以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地进行课程资源整合 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有着新的要求,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个大学都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尤其是大学课堂,教师一言堂、学生无反馈的课堂比比皆是。为了改变现状,很多教师都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近年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兴起,给大学的课程教学带来新的生机。
大学生是微信的高黏度用户,利用微信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操作简单,接受、查阅信息较为轻松,最重要的是能够实现移动学习,不受地点的限制。目前,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极为丰富,但是也杂乱无章。教师要想把一门课程的教材资源、课件资源、网络多媒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在资源获取和使用中的不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微信可以传递多种媒体形式,具有即时通信功能和资源存储与共享功能,比较适合用作课堂教学中的资源整合平台。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资源随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应用方式比较灵活。
可以实现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目前被广泛研究的一个热点。所谓翻转课堂,是指让学生在课前把基础性知识自学完;在课上,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安排,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将课前所学知识内化,从而达到对学生的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教学来说,基础知识教学是基础,能力培养是目标,所以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适当地开展翻转课堂。开展翻转课堂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慕课,也可以利用其他线上教学平台,而利用学生最常用的微信平台来开展翻转课堂是比较简便的一种方法,对于那些不完全采取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科目很适用,实现起来也比较简单、方便。由于大学期间每门课程的内容都比较多,而学时非常有限,因此要想开展大范围的翻转课堂不太可能,利用微信偶尔开展是比较实用的,不用教师和学生花费太多精力去適应新的平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也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去维护平台,省时又省力。
4 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教育”大趋势下,大学教育应该积极寻找教育教学转型升级的途径,创新课程教育形式。微信使用范围广,支持多种设备登录,能实现移动学习,很多教学平台和网络工具都支持微信登录,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应的学习内容,发送消息,收集学生反馈,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微信俨然已经成为学生的第二张身份证,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分享信息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利用微信来辅助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利用微信的优势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侯熙格,田宏.以微信平台为载体构建高职专业课程学习共同体[J].中国成人教育,2019(2):60-62.
[2]曹娃·策登加甫,王玲.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课堂课程资源整合策略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15):145-146.
[3]吴海龙,夏美武,张银飞.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9(4):146-148.
[4]袁惠玲.微信辅助教学的八种功能实践探索[J].数字教育,2019(5):75-79.
[5]赵雪,胡明爽.基于微课、微信和自动评价系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6):51-55.
[6]顾江新,蒋锐,曲植.微信公众平台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