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灭火救援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应对策略
2020-08-13李文博
李文博
摘要: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势必会以破坏相应程度的自然环境作为代价,不管是尾气排放、事故漏油、工业废水还是秸秆焚烧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相应的冲击;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能够拯救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消防灭火救援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最近几年,因为消防灭火救援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极大程度地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本文从多方面着手,针对性地分析了消防灭火救援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求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借鉴。
关键词:消防灭火救援;环境污染问题;应对策略
最近几年,世界各国均在不断推进自身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整体安全防护意识开始显著提升,并且正在积极地开办有关消防灭火的工作,但是在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过程中却仍旧存在些许问题。虽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成功率大幅增加,但是消防灭火救援完成后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成为了困扰人们的难题。在此种情况下,相关部门有必要全方位地强化在消防灭火救援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上的投入力度,为人们创造更为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一、形成火灾的主要原因
火是人们正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正是由于其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所以与其相关的火灾出现概率大幅增加,形成火灾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多方面,主要可以被分为下列几种:首先,非规范用火。部分人在用火的过程中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心态,麻痹大意,最终自然而然地导致火灾被引发,主要包含各种用火的不良习惯等等。当然,用火安全制度的不安全性也包含在非规范用火的范围内。其次,非规则用电。电气设备的非正常使用或者超负荷使用将会导致其老旧速度加快,在此种情况下便会大幅增加电气火灾的出现概率。如果能够按时地维护电气设备,那么最终造成火灾的概率还是相对较小的,但就目前来看,常常有部分民众因为个人目的而乱接线路,最终导致线路承受过高负载,引发短路或者断路现象,进而出现火灾。再者,吸烟。吸烟是很多人都有的生活习惯,虽然只是小烟头,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将其熄灭便扔掉,最终很有可能引发大火灾。在最近几年,因为烟头而引发的火灾事故数不胜数。最后,自然原因致火。此种火灾的发生原因主要来自于自然雷击等方面。
二、消防灭火救援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灭火剂所引发的环境污染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灭火剂是水成膜泡沫灭火剂、蛋白泡沫灭火剂以及氟蛋白泡沫灭火剂等,这其中的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最大特征是其难以被有效降解,因而会长时间存在于人体之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蛋白泡沫灭火剂呈现出焦黑色,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臭味,能够完全被生物降解。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将会释放出氯、氮等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性的气体。而氟蛋白泡沫灭火剂则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同时其保质期较短,所以如果时间长远,很有可能引发变质或恶臭等问题。在使用此种灭火剂的过程中,其释放的液体将会对水生植物的生长造成直接冲击。
(二)灭火方式所引发的环境污染
首先,目前我国民众对于火灾防护的认识还不够完善,部分民众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扑灭初期火灾。在提到火灾之后,大家普遍认为应该用水或者湿被子来进行扑灭,但实际上,引发火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因为电器引发的火灾问题的話,贸然用水扑灭火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很有可能引发严重的触电事故。与此同时,现有家庭的被子普遍都是纤维或者羽绒材质,其并不具备相对较强的吸水性,加之此类材料属于易燃材料,因此无疑会增加危险,可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就大型火灾来看,诸如森林着火以及楼栋着火等等,消防员普遍会直接采用水泵灭火的方式,在利用此种方法灭火的过程中,如果救援地点是装存大量化学物质的仓库,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各种化学物质流入土地中,进而引发土壤、河流污染等,威胁到农作物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三)废水处理所引发的环境污染
在消防灭火救援中,最为普遍的灭火剂便是水源,如果说在消防灭火的过程中,废水中融合了相应的化学物质,便很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消防灭火结束后,能够针对性地处理产生的废水,否则废水很有可能流经地表,使当地的河流水源等受到严重污染。
三、消防灭火救援中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发生原因
(一)消防人员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关注力度较小
长时间以来,我国在积极有效地开展消防救援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忽略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例如,在部分化工类生产厂着火的时候,并未严格地控制水污染,最终使得救火工作中的废水混合大量化工物质,此类废水直接排放到当地的污水处理体系中,最终导致地方的土壤、河流等受到污染。然而,立足于长远角度的话,因灭火救援产生的环境污染仍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二)消防灭火救援产品缺乏充足的科学性
目前我国消防灭火救援产品还存在相应的不足之处,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便是消防灭火产品并不具备相应的环保功能。相关部门在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并未对消防灭火器材市场进行深入监督管理,这就使得部分已经被当前市场所淘汰,不具备充足的环境防护功能的工具被投入到使用过程中,此类消防器材将会严重威胁到当下环境安全。泡沫灭火器便是其中一种,不管是此种灭火器的生产过程还是最终投入使用的过程,都会给环境带来不可忽视的威胁。
(三)消防灭火救援环境防护机制尚且不成熟
就目前来看,我国相关消防灭火救援部门并未针对性地建设有关环境防控的应急机制,因而导致政府在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预测,更无法针对性地设计出解决消防灭火救援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工作方案。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出现突发火灾事故,根本无法行之有效地利用各种合理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消防灭火救援防护工作。
(四)缺乏专业完善的消防灭火救援防控措施
完整的灭火防控措施不仅仅能够提高消防灭火救援的基本效率,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加大环境污染防控的力度。但就目前来看,在我国有关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不仅不具备完整的消防灭火救援环境污染防控措施,而且缺乏最基本的消防环境保护宣传,最终使得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冲击,后续造成环境问题的概率大幅提升。
四、消防灭火救援中保护环境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消防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完善有关消防灭火救援的法律法规是保障消防人员具备更为完整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前提,我国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有效地借鉴西方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同时深度契合当前我国时代发展进程以及现有工作模式,针对性地强化对有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全方位地强化其法律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使消防人员能够深度明确环保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制度模式,不断提高消防灭火救援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将消防灭火救援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在完成消防灭火救援任务的同时,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对于部分化工生产企业来讲,需要综合性地考量相关法律规定,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保障企业的消防工作有效开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构建消防联动保护机制
首先,我国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地优化完善有关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保障事故信息能够获得迅速分享,推进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保卫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针对性地预测相应的火灾事故,探寻能够快速联动的途径,综合分析高效灭火救援的方式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方法,而后设计出相应的应急方案;最后,全方位地推进演习防控机制的建设,保障消防灭火救援演练工作的正常开展,借助模拟火灾训练工作,切实有效地强化消防灭火救援人员的工作能力,促使其形成更为完整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推进现下各项工作的建设,在满足消防灭火救援的基础目标的情况下,达成环境保护的重要目的。
(三)研发创新环保型消防产品
就目前来看,我国消防单位所采用的消防产品质量并未受到相关的硬性规定,这就导致部分与当前时代发展相互背离的消防设备被应用到相关单位中,此类设备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面对此种情况,相关部门有必要针对性地采用下列措施:首先,全方位地强化资金投入,研发出具备更为强悍的环境保护功能的消防灭火救援产品,在达成灭火救援任务目标的前提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深层次研究有关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策略,提高整体工作中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將消防灭火救援过程中产生的环境破坏降至最低;最后,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工作策略,合理地应用各种灭火设备,避免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
(四)优化消防灭火救援环境保护设施
第一,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定期地拨发资金或者推行有助于地方消防建设的政策,提高救援设施的环保水准;第二,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消防部门需要和当地的环保部门保持良好的交流互动,环保部门需要为消防部门提供充足的意见支持,保障相关消防灭火救援人员具备充足的环保意识,同时也能够帮助消防部门更为清晰地了解到各种设施以及器材的环保情况;第三,消防部门应该定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等工作,保障消防人员能够更为有效地完成消防任务与环境保护任务,全面强化对环境问题的防控。
五、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均在不断推进自身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作用产生了大量正向认识。针对目前我国消防灭火救援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相关部门有必要及时着手,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制定与其相互对应的解决策略,如此便能够保障消防灭火救援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共同开展。
参考文献:
[1]熊小兵.城市公安消防灭火救援可视化调度平台建设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19):20-21.
[2]李永鹏,王勇.关于消防灭火救援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应对策略的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2):60.
[3]黄建.基于新时期下做好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对策研究[J].今日消防,2019,4(06):28-29.
[4]沈翔.浅议消防灭火救援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应对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18,4(09):67-68.
[5]程宏伟.柴油发电机房消防灭火方式的分析[J].给水排水,2018,54(04):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