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0-08-13严雯

乡村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旅游扶贫精准扶贫旅游业

严雯

[摘 要] 随着“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提出,越来越多地区开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力求做到真正的精准脱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采取“一体两翼”扶贫模式(“一体”是整体推进,“两翼”是指以产业扶贫和以劳动力转移扶贫)的背景下,桂林市作为国际化的旅游城市,旅游扶贫必定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本文主要分析桂林市旅游业发展现状,阐明桂林市采取旅游扶贫政策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优化旅游扶贫举措的建议。

[关键词] 旅游业;精准扶贫;旅游扶贫

[中图分类号] F323.8;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9-54-3

1 研究背景

贫困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也是涉及社会、健康、知识等诸多方面的社会现象。各国为缓解贫困问题,采取了诸多脱贫措施,其中财政补助和贫困地区产业化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脱贫这一项艰巨的事业中,全方位大力投入资源,确保贫困地区人力、物力、财力充裕,使得我国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贫困人口仍有3 000多万,扶贫脱贫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提出,不仅是对前几十年扶贫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扶贫更高的要求,力争做到真脱贫、脱真贫,才能彻底攻破扶贫防护线,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需要注意的是,在精准扶贫中应根据贫困对象实际情况,为其创造一个赖以生存的生计,不仅仅注重暂时脱贫,更要注重永久性脱贫。因此,应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这一理念来具体落实精准扶贫项目,而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明显符合这一理念要求。对于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来讲,充分利用好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当地居民真正脱贫致富。

目前,国内学者对“精准扶贫”实践与理论研究已相当丰富,本文通过引入“旅游扶贫”这一新视角,并以俗有“国际旅游城市”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该市旅游扶贫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桂林市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提出相应建议,希望对桂林市旅游扶贫具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

2 桂林市旅游扶贫现状

桂林市,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现代旅游业起步早,曾被誉为中国旅游业的晴雨表、风向标,是中国旅游业的缩影。近年来,全市旅游行业和涉旅部门坚持改革创新、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全力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打造升级版的桂林国际旅游产业发展体系,促进桂林市旅游业平稳、健康、向上发展[1]。

桂林市旅游与发展委员会公布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分析显示,随着近年来桂林市旅游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旅游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旅游形象宣传的着力推进等,使得桂林市旅游业精准营销成效显著,旅游业长期保持健康持续发展,这些均为使旅游成为扶贫和富民的重要渠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为了响应国家“精准脱贫”的号召,桂林市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部门共同努力,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发展特色农业体验旅游产业。譬如,桂林市打造花海基地、葡萄园基地、金橘基地、砂糖橘基地等;创建临桂区莲花岛休闲乐园等3家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的示范点;新增五星级乡村旅游区1家、四星级2家,新增五星级农家乐2家、四星级10家。市旅发委与Airbnb爱彼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龙胜县桂林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项目,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

2018年,桂林市继续深化旅游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以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特色小镇创建为抓手积极主动作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旅游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与Airbnb爱彼迎的战略合作,指导推进桂林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龙胜县龙胜镇金江村民宿与爱彼迎合作试点,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径,力争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重点推进打造粤桂旅游扶贫合作试点的龙胜金江村、资源塘洞村。

这些措施若实施得当且落实到位,无疑会给桂林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贫困户依靠自我劳动逐步摆脱贫困,让部分失业人员参与就业,也可以将未开放的旅游资源利用起来,实现增收增益。通过逐步发展,让桂林人民早日迈向全员小康生活。

3 桂林市旅游扶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旅游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扶贫措施。作为一个国际化的旅游城市,桂林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带动了桂林市经济发展,同时带来了明显的效益,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旅游扶贫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3.1 扶贫地区选择方面的问题

旅游扶贫,通常是以贫困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面向市场,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扶持下来发展旅游业。其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在促使贫困地区经济更好发展的同时,帮助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过上幸福生活。但是,由于一些贫困地区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往往又急于摆脱贫困,从而出现发展标准制定和选择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导致旅游项目质量不高,甚至缺少旅游资源。此时,政府就要有所作为,积极引导相关部门选定合适的旅游扶贫地区,注重其精准度,使原有的政策方向和期望目标达成一致。

3.2 旅游地建设方面的问题

在贫困地区实施旅游扶贫,应根据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状况,结合地区实际的资源状况和经济状况,发展该地区旅游业。然而,在旅游扶贫中旅游地建设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不着眼于当地的实际情况,盲目做大,在旅游地项目建设上投入巨额资金。由于大额资金投入的项目成本回收期往往较长,建成后面向市场开放时收取的费用较高,所以致使很多游客望而却步,进而导致出现越扶贫越贫困的现象。二是忽略基础设施建设。公路交通、水电设施、公共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不健全,满足不了游客的消费需求,造成游客对该地区的满意度降低。

3.3 旅游扶贫观念方面的问题

旅游景区的生命力依赖于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正如位于桂林市旅游地的贫困地区要摆脱贫困的面貌必须依托这些稀缺且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一样。要充分发挥好现代化大都市所不具备的独特的自然山水风光和人文情怀,打造桂林市乡村旅游特色。但是实际上,很多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只是复制品,其他景区有什么就照搬照抄,自然景观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效仿城市的旅游娱乐设施建设较多,地区资源原有的特色几乎没有体现,可想而知最后的收益成效甚微。

3.4 企业协同发展方面的问题

要想使旅游扶贫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就要使旅游业与第一、二产业结合起来发展。但是,当前桂林市仅仅单方面发展旅游业,不注重与第一、二产业,农、林、牧、副、渔及乡镇企业等相结合,走共同发展之路,影响了桂林市经济发展。该问题在旅游淡季表现得尤为明显,以阳朔县为例,国庆节过后到来年劳动节均属于旅游淡季,在此期间旅游收入微乎其微,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3.5 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步问题

旅游扶贫的开展,改变了当地居民固有的思想,活跃了当地的市场经济,但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步,导致当地居民思想教育缺乏,进而社会治安环境变差,偷窃打劫现象屡屡出现,导致旅游景区的形象大打折扣,会使一些游客望而却步。另外,一些商铺和商家宰客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歪曲的服务观念导致游客对该景区的满意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人们对该景区留下极其恶劣的印象,打消了游客故地重游的想法。因此,仅仅从物质上实现脱贫的脱贫是存在问题的脱贫,需要物质和精神协同推进脱贫。

4 提升桂林市旅游扶贫水平的建议

4.1 精准旅游扶贫对象

旅游扶贫重在“精准”二字,要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为做到精准扶贫,要选择好旅游扶贫对象,其直接影响旅游扶贫的目的和效果,关系到是否将扶贫资金用在了刀刃上。精准旅游扶贫对象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旅游扶贫对象必须是真正的贫困地区,严防有些地区为了地方经济利益而冒充贫困县以获取贫困资金;二是评估贫困地区是否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潜质,是否有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一定的社会条件作为支撑[2]。有些贫困地区并不具备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果走旅游扶贫的道路成效不显著,那么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脱贫。

4.2 协同发展,打造“旅游+”的经济发展模式

将旅游业与第一、二产业结合起来,促使当地在通過发展旅游业实现脱贫致富的基础上,兼顾农、林、牧、副、渔及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不仅可以有效缓减旅游淡旺季产生的空闲劳动力问题,而且能增加当地群众的额外收入,促进当地群众更快、更有效地实现脱贫致富的伟大任务[3]。

4.3 加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关系到游客对当地旅游业的满意度,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逐步完善扶贫地区的公路交通、水电设施、公共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为发展扶贫地区的旅游业提供较好的硬件设施条件[4]。目前,桂林市正在实施“厕所革命”的新3年计划,计划每年新建厕所约100座,共计302座,并且今后将“厕所革命”向乡村深入推进。

4.4 打造地方特色,政府搭台,群众唱戏

地方特色是旅游宣传中的一大亮点,打造好地方特色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并且能让游客在参观地方特色中更好地领悟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例如,桂林市阳朔县的印象刘三姐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之一,前来阳朔县游玩的旅客普遍认为观看印象刘三姐是游阳朔的必经之旅。值得学习的是,印象刘三姐的大多数表演人员是当地的原著居民,他们通常白天上班或者干农活,晚上表演印象刘三姐。这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的参与度,而且让旅游扶贫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所以,在旅游扶贫的实施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打造地方特色,同时充分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度,真正让旅游扶贫的好处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所获得[5]。

4.5 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加强旅游市场整治

在很多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加之信息不够畅通,当地很多人并未意识到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的大好发展前景,很多人仍将旅游业与“吃喝玩乐”等同起来,不赞同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来使当地实现脱贫致富。观念是行为的指导,在旅游扶贫过程中要转变地方群众的思想观念,加强指导,鼓励、引导和支持当地群众参与旅游扶贫行动。此外,很多地方出现了“拉客”“宰客”现象,这就要求加强地方治安管理,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针对这一问题,桂林市开展了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如开展打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开展“非法经营旅行社”专项行动,严厉整治旅游购物消费市场,加强“黑社”“黑车”“黑导”的整治等[6]。随着旅游扶贫工作的推进,在扶贫地区展开这些专项活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促进地方旅游业健康平稳运行。

4.6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旅游扶贫的同时必须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这是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时要事先做好整体规划,避免过度商业化。很多旅游景点正因为其古色古香、原汁原味才吸引了众多游客,如果在开发过程中过度地注入商业元素,形成城市化发展格局,反而会破坏人们的观景体验,影响景区长远发展。此外,由于大量游客前来旅游,旅游景点势必会有一些残留的垃圾、废弃物等。这就需要当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定时清理,严防旅游污染[7]。

参考文献

[1]梁珣.广西河池市巴马县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经贸实践,2018(23):69,71.

[2]韩连贵,李铁君,刘春生,等.农村脱贫致富综合开发治理、科学精准扶持建设方略规程[J].经济研究参考,2017(57):33-42.

[3]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桂林市旅游发展情况报告[C]//桂林旅游学会会议论文集,2015.

[4]殷开明.城口县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7(5):22-23.

[5]刘倩.上半年我市接待游客数旅游总消费增幅强劲[EB/OL].(2017-07-23)[2020-06-03].http://news.guilinlife.com/n/2017-07/23/400153.shtml.

[6]罗建章.创新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促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N].中国旅游报,2018-06-21(001).

[7]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J].老区建设,2014(1):8-13.

猜你喜欢

旅游扶贫精准扶贫旅游业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扶贫发展战略研究
关于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助力平山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广西各地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间演变分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