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趣例谈

2020-08-13吴世基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阿凡提羊圈倍数

吴世基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点燃学生求知欲的火花,是克服困难,自主学习探究新知的强大内驱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所学科目感兴趣才能自觉学习、乐于学习。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数学科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课堂内外做了一些探索,现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导入中激趣

一出好戏,开场就应是悬念重重;一首好歌,第一个音符就应先声夺人,;一节好课也要有一个好的导入。好的导入,不仅在于铺路搭桥,更在于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如何在导入新课就吸引学生的注意,迸发求知的热情和探索的欲望呢?

(一)故事导入,引人入胜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编讲《猪八戒分西瓜》系列故事。先是猪八戒要多分得一份西瓜,被悟空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戏弄的故事。再在“分数大小比较”时讲猪八戒误以为1/5比1/4大, 又吃亏的故事。这些充满趣味的故事牢牢的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兴趣,激发学生期待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又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说出几个是3的倍数。我说:“我能根据你们说的一个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很快说出另外几个3的倍数的3位数。”说着我便将其中一个三位数的各个数调换位置,如351变成531、315、513、135、153,让学生检验。结果都是3的倍数。我又提出看谁能最快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是否是3的倍数。结果我总是能很快判断出来,这时教师沸腾了,学生的求知渴望以下激发出来了,纷纷要求老师尽快地把这个本领教给大家。

(三)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兴趣

我们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精心设置认知冲突,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从而产生了求知欲,并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先让学生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然后出示题目:26+ 7=  ,有的学生得23,有的学生得33,这时,我抛出问题:到底谁的答案对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好吗?我特意设计这个悬念或者说是疑问来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中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我们要在认识过程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从教学内容上、组织形式上、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之境,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激活学生思维,使之不断地发现和探索。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首先让同学们把一个圆形硬纸片平均分成16等份;然后用剪刀把它剪开,最后,把剪开的小纸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问: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学生进行交流后得出: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πr),宽就是圆的半径(r)。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πr×r=πr2。就得到了圆的面积公式。这样教学生不仅学会了圆的面积计算,而且还了解了公式的来历,加深了印象。我在数学中的圆的周长圆柱表面积的体积等内容时,都让学生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获取直接的感官认识,在操作中思考,从发现中深化。当得出结论时,学生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三、巧练中激趣

练习不是机械重复,在落实“双基”,训练能力的同时,教师应在“趣、活”上多下功夫。遗憾的是很多学生都成了解题机器,毫无兴趣可言。

我在设计练习时,想法设法增加一些趣味性题目,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思考。如在“倍数与因数”的整理复习课,我把本单元有关知识在有趣的“破解密码”中呈现出来,学生兴致高涨,人人争当“密码王”。

又如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中有这样一道练习: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长9厘米,宽6.7厘米,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学生若见题做题,势必觉得枯燥无味,这道练习题也没有收到应有效果。我将这道题编成阿凡提的故事:“巴依老爷要阿凡提把羊赶进一个用铁丝围成的羊圈去,阿凡提发现羊圈太小,羊装不下,巴依老爷要阿凡提在不能多花钱的条件下,把羊圈变大,否则不给工钱。聪明的阿凡提把铁丝围成的长9米,宽6.7米的长方形羊圈依次围成正方形和圆形,最好把羊顺利的赶进羊圈,拿到了工钱。”学生议论纷纷:“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改成圆形就能把羊赶进去呢?”......有学生恍然大悟:“我知道了,一定是羊圈的面积发生了变化。”我顺势提出:“到底羊圈的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大家来算一算。”这样经过“包装”的练习,让学生耳目一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四、课末激趣,意犹未尽

一首好歌,余音不绝;一节好课,余兴未尽。课末设疑能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产生浓厚的应用兴趣,激发学生课后的求知欲。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课的末尾时,我向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可以运用比的知识计算出校园里那颗英雄树有多高吗?”思维再次被激活,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下课后,很多学生走到英雄树下,冥思苦想,期待下一节数学课的到来。

五、多彩课外,兴趣延伸

教师应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开辟趣味横生的“数学广角”,开阔学生视野,带领他们走进多彩的、实用的、有趣的数学世界。

我致力于办好数学园地,采用摘抄、剪报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可读性强的数学趣闻、趣题......如“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以碗知僧”......

我还指导学生亲身实践,到操场感受1公顷的大小,用比的知识点解决计算高大建设物(树)高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很多,如学生性格、智力、所学内容、教师的水平等,要充分调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寓激发兴趣于教学的始终。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課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趣味”犹如亚马逊河流域的那只“蝴蝶”,可以引起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一场“飓风”,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极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阿凡提羊圈倍数
阿凡提的奇缘之旅
立体羊圈
亡羊补牢
倍数魔法
阿凡提巧装盘子
足智多谋的阿凡提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农庄里的羊圈
“6个羊圈”
关于“3与9的倍数特征”引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