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子管风琴缩编管弦乐总谱的技巧

2020-08-13莫恒峰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摘 要】在电子管风琴上对管弦乐作品的曲式结构与声部的编曲,并不是对原作品原封不动地全部移植,而是改编后的曲式结构与音响效果要符合逻辑性与听觉习惯。由于受音区、演奏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也无法在电子管风琴上再现原作品,因此要对原作品的曲式结构与各声部层次以及移调乐器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缩编 管弦乐总谱 京剧交响曲第四乐章

电子管风琴人性化的现场演奏特点,给其他乐器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给观众呈现出多重表演艺术形式,譬如:电子管风琴与其他电声乐器或传统乐器的重奏或合奏,为声乐提供伴奏,为舞蹈、音乐剧、话剧等提供配乐和伴奏。《京剧交响曲》第四乐章使用了大量的打击乐,并且乐队编制比较大。根据这个特点将《京剧交响曲》第四乐章改编为协奏形式,电子管风琴负责乐队的管弦乐部分,鼓点节奏由真实打击乐器以协奏的形式演奏。以这样的改编形式优点是不但没有影响合作者的现场发挥,而且可以不用担心在演奏过程中由于伴奏乐队编制的大小与演出场地大小发生冲突等客观条件制约的问题,起到优化人力物力资源的作用。同时,《京剧交响曲》第四乐章也可以改编为独奏的形式,如果改编为独奏的形式,鼓点节奏就必须提前在琴内制作,由于琴内的节奏编辑程序比较繁琐,并且具有机械性的特点,这个特点会在演奏中影响表演者情感的充分发挥。改编为独奏形式的优点可以充分发挥演奏者的表演个性,不用担心整体音量的平衡性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乐队编制比较小的音乐作品以独奏的形式进行改编,乐队编制比较大的音乐作品可改编为电子管风琴重奏或与其他乐器的重奏、协奏的表演形式。

一、作品曲式结构的删减

《京剧交响曲》第四乐章演奏时长约为12分37秒。当以管弦樂队形式演奏时,从视觉效果而言,观众可以把注意力分散到台上的任何一位乐手。从听觉效果而言,那宏大的气势能扣人心弦。但如果独奏形式在电子管风琴上演奏,由于时间过长难免会造成视觉与听觉的疲劳,因此有必要对原作品进行段落上的删减。在删减前必须要对原作品的曲式结构有深入的了解与分析。

《京剧交响曲》第四乐章是快板奏鸣曲式。以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赤壁之战为音乐形象,以三国人物诸葛亮京剧唱段为音乐素材,使音乐具有象征符号的意义。引子(第1小节—第17小节)突出表现了赤壁之战冲天大火的战争场面,乐队齐奏及长号、弦乐的滑奏跳进呼应了全曲的引子,具有终曲的意义。主部主题(第18小节—72小节)以西皮小开门的音调为基础,表达了三国人物周瑜—意气风发的少年英雄形象。副部(第73小节—106小节)以三国另一著名人物诸葛亮《空城计》中著名唱段“我在城楼观山景”为主题的二声部固定对比复调。体现出足智多谋、老谋深算、鞠躬精粹的人物性格。

通过对比两组结构图,与典型奏鸣曲式不同,本乐章呈示部仅保留主部与副部,省略了连接部与结束部。因此,四个因素直接影响《京剧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曲式结构:1.主部结构本身具有展开性并呈现三部曲式结构特征。2.主部材料本身具有连接意义与连接功能。但在再现部时,以副部主题片段作为连接部材料。3.副部结构为京剧中完整的唱腔,具有声乐化、歌唱性、独立性的特征而不需要以结束部作补充。4.再现部的结束部,材料来源于主部主题,起到调式服从的作用。

根据曲式结构特征的分析,可把呈示部的副部、展开部、再现部的主部删除。删除后的曲式结构图示,请看图例1-3。

从曲式结构而言,只演奏了呈示部。就演奏速度而言,形成了具有清晰逻辑性快—慢—快三部分。就曲式结构而言,不仅要考虑到音乐内部矛盾发展逻辑与作品的整体结构,而且删减后的曲式结构要符合曲式学的逻辑性。

因此,并不是毫无章法、随心所欲地删减段落,而是要对乐曲的曲式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做到删减后的曲式结构富有逻辑性与规范性。

二、乐曲声部的选择

《京剧交响曲》第四乐章由于声部较多,因此想要在三排键盘组成的电子管风琴上把每个声部弹奏出来是不可能的。因为在音色分布方面虽然所有的音色都可在上键盘、下键盘与脚键盘使用,但上键盘只有四组音色群可同时弹奏,而下键盘与脚键盘各只有两组音色群。因此,演奏前必须分析每个声部的主次关系,然后再合理的选择。

乐队总谱第10小节—第15小节依次由大管,单簧管,长笛,短笛演奏旋律,而长笛刚好与单簧管音高相同,所以可省略长笛声部。铜管组作为中声部的铺垫,虽然圆号声部较为复杂,但仔细分析总谱得知由大号、长号、圆号、长号依次奏出一个分解和弦,所以在声部的处理上以内声部来丰富和声色彩,圆号低声部可省略。

根据声部的选择方案,改编为电子管风琴乐谱请看谱例2-1。

上键盘的音色由大管、单簧管与短笛音色组成,下键盘的音色由长号、小号、圆号音色组成。脚键盘的音色为低音提琴与大管。

第230小节到244小节。这乐段从听觉上不难判断,弦乐组两个旋律分别分布在高声部与中声部,采用复调的作曲技法写成。如果只选择了其中一个声部,则不符合作曲家的构思,所以为了保证两个声部的完整性,作为背景色彩的竖琴与圆号可省略。

在电子管风琴上的声部安排请看谱例2-2。

以弦乐组乐器为主,上键盘选择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声部,下键盘选择中提琴与小提琴声部,脚键盘选择低音提琴声部。

第244小节至259小节。在244小节可省略原来弦乐组的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的声部,融入小号的声部。首先小号的出现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并将乐曲推向全曲最辉煌部分;其次小号声部出现的同时是弦乐组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声部另一乐节的开始,因此这里的主要声部由小号、中提琴与大提琴、低音贝斯构成。245小节到259小节从听觉角度分析得知有两条旋律线:旋律线一为圆号声部,旋律线二为木管组与弦乐组的合奏。小号和长号声部只起到点缀效果,因此可省略。低声部大管与低音贝斯的音高相同。(乐队总谱见附录)

上键盘的高声部由弦乐组和木管组构成,下键盘声部是圆号独奏,脚键盘由大管与低音提琴构成低声部。上键盘与下键盘声部如果互换,由于下键盘的音域比上键盘窄,那么弦乐组在下键盘演奏将会超出下键盘的音域范围。请看谱例2-3

在声部选择的同时要考虑到电子管风琴演奏时的习惯,通常用右手在上键盘演奏主旋律,左手在下键盘演奏副旋律或中声部,右脚控制表情踏板,左脚演奏低音声部。由此可见,在对声部进行删减时,首先对各个声部要有细致的分析,分清主次关系然后再考虑声部与音色、键盘相结合的特点,最后以听觉为向导,以内声部来丰富色彩,尽量接近乐队音响效果。以上段落在总谱缩谱中关于声部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他段落在此不做一一说明。

三、移调乐器的改谱

在电子管风琴理性的选择声部必须要懂得总谱阅读法。阅读方法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声部选择的正确性,体现了演奏者总谱阅读的能力。《京剧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移调乐器有:单簧管、双簧管、圆号、小号。特殊谱表有中音谱表与次中音谱表。

在移调乐器的读谱时很容易存在一个误区:忽略短笛、低音提琴的记谱与实际音高的关系,从而造成整个音响效果层次的模糊,缺乏短笛高音区的金属感或低音提琴正常区域演奏的厚实感。短笛的实际音高比记谱高八度,低音提琴的实际音高比记谱低八度,因此在音程功能设置时要加以注意。

以谱例3-1为例,第三小节与第四小节的脚键盘是低音提琴声部,记谱虽然是在大字组的降B,但实际音响是在大字一组的降B位置。第一小节左手的五音是单簧管音色,实际音高比记谱高大二度。第二小节左手5音是圆号音色,实际音高比记谱高纯四度。请看谱例3-1。

谱例2-2右手是大提琴音色,但是用了特殊谱表的次中音谱号记谱,在阅读次中音谱号时可用D大调的实际音高转换为电子管风琴乐谱。

因此,电子管风琴的记谱为常规记谱法,即和钢琴的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一致,只是在低音谱表下面多了一行用脚来演奏的低音谱表。但在管弦乐作品改编时,交响乐队有各种各样的移调乐器,这些乐器的记谱方式与常规记谱法有所区别,因此要熟悉各种移调乐器的记谱方式、特殊的谱表才能准确地转换成常规记谱法,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体现了演奏者具有正确阅读总谱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对《京剧交响曲》第四乐章进行乐段的删减时,首先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与分析,然后根据特点进行合理的删减,删减后的曲式结构仍然要具有鲜明的逻辑性。想要对声部有深入的了解,首先要具备乐队总谱的阅读能力,能熟练地将各种移调乐器或特殊谱表的记谱转换为常规记谱法,最后在声部的取舍时要做到主次分明以及在音乐发展中各自所起到的作用。只有长期不断地进行这些方面的训练,作品的分析能力、总谱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鲍元恺<京剧交响曲>(附赠CD)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11

作者單位:

莫恒峰,男,汉族,1983-09,广西桂平人,广西艺术学院,未评级,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