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四、十五届健美操世锦赛有氧踏板决赛队伍成套编排的对比研究

2020-08-13王珂

神州·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编排规则

摘要:本文以2013版和2017版竞技健美操规则为导向,对第十四和十五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有氧踏板决赛共13支队伍成套动作的编排进行对比分析,在研究中了解各个国家的创编特点及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及创新办法。

关键词:有氧踏板;成套动作;编排;规则

有氧踏板项目是竞技健美操项目的一个分支,是极具观赏性及凝聚力性的大集体项目,对教练员及运动员要求更高,同时也因为规则的更改以及更高的要求推动项目的发展。艺术分、完成分是有氧踏板项目的成绩构成因素,是通过音乐与乐感、踏板内容、主体内容以及空间与队形等展现出来。

1第十四、十五届健美操世锦赛有氧踏板决赛队伍成套创编的对比分析

第十四届世锦赛有氧踏板决赛8支队伍按排名依次为法国队、中国队、蒙古队、俄罗斯队、韩国队、匈牙利队、乌克兰队、西班牙队。第十五届世锦赛有氧踏板决赛5支队伍按排名依次为俄罗斯队、中国队、乌克兰队、西班牙队、葡萄牙队。

1.1两届世锦赛决赛踏板队伍成套音乐使用对比分析

第十四届中音乐速度最快为蒙古队和匈牙利隊,达到了每十秒28.5拍,其音乐速度快,动作强度大,给裁判及观众展现了不错的视觉效果。第十五届中速度最快为乌克兰队,达到了每十秒29拍,但低强度动作与高音乐速度的脱节导致艺术性评分略低。

1.2两届世锦赛决赛踏板队伍踏板内容的对比分析

由于规则对踏板内容要求的变化,第十四、十五届踏板内容总量平均值由11.1个八拍上升到11.4个八拍;一致性踏板动作单元的平均值由6.4个八拍上升到8.8个八拍,占总踏板内容的比值由58%上升到77%,各个国家开始重视踏板成套中一致性的表现;原地踏板动作单元的平均值由5.6个八拍上升到7.6个八拍,占总踏板内容的比值由50%上升到67%,各个队伍开始注重动作与板之间的关系。

1.3两届世锦赛决赛踏板队伍主体内容使用的对比分析

2017版规则中对主体内容的评判包括转换/连接、换板方式、配合(协作)及托举。通过对两届世锦赛成套转换连接的对比分析发现,两届比赛未出现高分值转换连接内容,转换连接出现次数最多的队成绩排名都是决赛最后一位,分别为西班牙队6次,葡萄牙队4次。转换连接动作出现次数的平均值由3.9次下降到2.4次,这意味着在发展中的有氧踏板成套的整体性有所提升。对换板方式的对比分析发现,受规则改变的影响,具有复杂程度和创新性的换板方式才有高分值,换板次数总平均数由11.3次下降到6.6次,创新性换板方式由平均0.9次降为0.6次。对配合(协作)的对比分析发现,配合(协作)高分值动作次数平均值由0.5次上升到1.8次,最高次获得高分值配合(协作)队伍为第十五届中的俄罗斯队与乌克兰队,为3次。新周期的规则对托举的要求放宽,成套中可以出现一次托举动作,无分值,但若托举动作完成不好将会进行减分。受规则调整影响,第十五届只有4个国家在成套中加进了托举,这四支队伍的托举都未减分,托举平均时长较第十四届有所下降。

1.4两届世锦赛决赛踏板队伍队形运用的分析

第十四、十五届世锦赛决赛踏板队伍成套队形运用总数都在6-9次之间,在两届比赛中运用对称队形的占比远大于非对称队形,对称队形在赛场上的完成度高,艺术分值高;几乎不用到聚集型队形,相反的是几乎全部应用的是分散型队形。

2结论及建议

2.1结论

2.1.1音乐速度的快和慢不是成套艺术性以及成套整体展现强度的决定性因素,高强度动作与音乐速度的匹配以及结合运动员自身能力水平的创编才是音乐的艺术性得分点。

2.1.2踏板内容编排中,原地动作与一致性动作占比大可以使成套显得更规整,移动踏板动作与多样性动作占比大会使成套显得复杂混乱。

2.1.3主体内容编排中,转换/连接并未出现复杂高分值动作;换板方式的常规动作过多,创新性动作出现次数少,故获得高分值次数较低;配合(协作)的复杂性动作出现次数低,但获得高分值的趋势有所上升;托举获得高分值次数最高。

2.1.4成套对称队形的占比远大于非对称队形,分散队形的占比远大于聚集型队形。

2.2建议

2.2.1音乐的速度应选择偏快,按照音乐的乐段、成套的主题风格、在编排过程中依据运动员自身素质水平,在最大限度内使运动员动作速度可以做到与音乐融合默契,展现出运动员能力与成套主题。

2.2.2踏板内容编排中,注重动作的复杂多样性与整齐一致性,并且最大限度使用踏板,减少脱离踏板的动作。

2.2.3主体内容编排中,应保证托举动作出现即高分;换板方式、转换/连接、配合(协作)应加强动作创新性及复杂多样性,增加高分值动作比例,有效提高成套艺术性及观赏性。

2.2.4成套队形主要以对称且分散型队形编排为主,最多出现2次非对称队形,尽可能避免出现聚集型队形。

参考文献:

[1]赵明.2017版规则下健美操有氧踏板艺术评分点对成套创编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2]黄诚开.2013版和2017版规则导向下有氧踏板成套中动作内容使用的对比分析[J].运动,2019(01):48-49.

[3]张小龙.对第14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有氧踏板项目成套动作研究[J].体育科技,2018,39(03):16-17+19.

[4]覃丽.2017-2020新规则导向下有氧踏板成套动作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8.

[5]赵美佳.FIG规则下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有氧踏板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7.

作者简介:王珂(1997.5-)女,汉族,北京市平谷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编排规则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规则的正确打开方式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初中两种版本教材中电学实验的编排比较与分析
提高报纸编辑版面编排策略的探析
电视节目编排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搜索新规则
分层,多变,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