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视角下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2020-08-13邬小慧
邬小慧
摘要: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高校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要借助问题导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激活高中地理课堂,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论文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问题导学视角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问题导学;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借助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前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据此,教师在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时候,必须要立足于新课改下的地理学习要求,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一、问题导学与高中地理教学
问题导学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又被称之为“问题情景教学”,主要是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科学设置一定的问题,并以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学习中,最终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
问题导学法彻底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显著提升了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质量,具体体现在:首先,活跃了课堂氛围。在问题导学模式下,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融洽,进而促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其次,有助于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在问题导学模式下,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进而全面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的地理综合素养。在问题导学模式下,学生在问题的导向下,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均得到了提升,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相适应[1]。
二、问题导学视角下,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策略
1、借助热会热点,引出教学问题
就高中阶段这一群体来说,对社会热点话题相对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學生可充分借助智能终端,接触到各种社会热点。因此,教师在借助问题导学模式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时候,就可以热会热点作为切入点,将其引进到地理课堂上,并设置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学习中。例如,在进行“水污染”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就将与其相关的热点引入到课堂上,进而引导学生在热点材料的分析中,引出“保护环境”的这一学习主体。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结合“红色水污染”的案例,设置出相应的问题:“红色水污染产生的原因?水污染的种类与危害?如何进行环境保护?”在一些列的问题导向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内容的学习中,并通过讨论等形式,深化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
2、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题
地理这一学科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有许多内容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问题导学模式下,教师在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时候,就可以实际生活作为载体,设计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适应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地理学习中。例如,在进行“气候”相关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给学生提供了家乡以及其他两个城市的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图,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认真观察,并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三个地方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之间什么差异呢?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这种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问题中,不仅缩短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地理的探究学习中,全面提升了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质量[2]。
3、巧用地图提出问题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图是最为重要的工具,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地理信息,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在问题导学视角下,教师在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时候,应对地图进行有效的利用,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对地图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从地图中寻找到隐藏在其中的地理信息,最终完成地理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中,就充分借助了地图这一工具,带领学生通过地图对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成因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荒漠化成因和危害”进行归纳和总结。如此一来,不仅完成了高质量的问题导学教学,提升了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读图识图能力,真正提升了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
4、基于谚语设计问题,实施问题导学
古代人们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名言。其中,在部分名言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因此,在借助问题导学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时候,就可以将这些名言警句搬到课堂上,以此作为切入点,设计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究学习中。例如,在“区域地理”内容讲解的时候,就可以结合”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谚语设计问题,在讲述“地理环境和人们生活之间关系”时,就可以结合“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设置问题,在讲述“气候与地形地貌之间关系”的时候,就可以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引入到课堂中,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模式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全面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地图和谚语等,科学设计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韩金荣.高中地理“问题教学”的课堂实施[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4):20-21.
[2]孙婷婷.“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5):235-239.
[3]金积仓.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9(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