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

2020-08-13郭方莹

神州·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园

郭方莹

摘要:人才是国家强大发展的基础,为了培养全能型人才,需要从幼儿阶段入手,提高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包括幼儿的心理健康、社交能力、自觉性、规则性、承担责任等。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体成长,而且能够锻炼幼儿的意志,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体育教学活动与幼儿社会性品质概述,具体论述了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幼儿社会性品质;幼儿教育

前言:

幼儿主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合群性、社会交往能力、责任心,幼儿园需要注重对每一位幼儿的观察,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了解幼儿的性格特征与社会品质,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策略。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开展,幼儿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玩耍,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过程,引导幼儿融入集体,营造和谐欢快的氛围,从而帮助幼儿之间相处,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教育要将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进而提高幼儿教育的实效性。

一、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与幼儿社会性品质概述

(一)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介绍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指有组织、有计划,为了完成某种教育目标的教学活动。传统思想上的体育教学活动就是体育课,带领幼儿学习体育知识,并且进行简单的训练,从而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现阶段,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要传授幼儿体育知识、锻炼幼儿体能,还要渗透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品质,使得幼儿学会与人相处,能够快速融入群体[1]。因此,现代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是有目的性的,针对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设计教学环节,构建教学情景,从而引导幼儿的心理,提高其适应能力、责任感、交际能力。通过体育活动提升幼儿的认知与情商,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品格,对于幼儿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社会性品质介绍

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可以理解为幼儿的思想、行为在群体中的表现,一般情况下,社会性较强的幼儿表现较为成熟,能够很好地处理问题,与伙伴友好相处,受到群体其他人员的喜爱。社会性是指人在群体生活中的运行与发展特征,表现为人际关系,规则性、约束性等。社会性是人对事物的心理感知,例如,对他人想法的理解、行为的目的与动机[2]。品质是指人在群体中的行为与思想,代表词有素质、修养、品德等。为了塑造全能型的人才,需要从幼儿阶段入手,培养其社会性品质,使其拥有人际交往的高情商与高尚情操,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将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纳入体育教学活动目标

为了提高幼儿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幼儿园体育教学目标需要进行更新,增加幼儿社会性品质教育内容,将其作为教育任务之一,从而制定教学策略。体育教师要认识到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在体育活动各个环节设计相关内容,引导幼儿通过相互协作完成项目,从而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体育活动设计要满足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给幼儿创造适合社会性发展的机会,引导幼儿之间的交流活动,控制好集体活动的氛围,从而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培养社会性品质有助于幼儿心理成长,体育教学开展,要注重示范教学,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通过示范可以使得幼儿快速了解[3]。例如,在排队时,教师若是要求幼儿抬起手臂与前面人肩膀同宽,有的幼儿会不知道怎么做,若是教师直接示范,大家向我这样做进行排队,幼儿会很快站好。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也是一样,一味给幼儿讲解道理,幼儿未必体会到其中的意义,但是通过体育活动直接体验,可以直接感受到什么是责任、与人相处等。

(二)借助体育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发展

体育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要具有多样性与游戏性,使得幼儿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每一位幼儿的性格特征都不同,教师要结合幼儿社会性品质发展水平,制定分組体育活动计划,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进而帮助每一位幼儿得到提升[4]。体育活动开展,除了集体的组织形式以外,还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个人方式,活动场地可以是室内也可以是室外,例如,社区、公园等都可以,不断创新组织形式进而满足幼儿的心理。例如,简单的体育热身活动,教师可以选择相互配合的动作,就像俩人一组帮助对方压腿,或者是背靠背相互摩擦运动。通过此种活动方式,会使得幼儿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同时促进了儿童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彼此之间的友好相处。

(三)结合体育教学相关环节培养幼儿社会性品质

幼儿园体育教学的核心是游戏教学,相关教学环节包括准备阶段、开展过程、结束环节,教师要合理的安排三个环节的时间,并且在各个环节渗透社会性品质培养,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体育活动准备阶段与结束阶段经常被忽视,教师比较重视基础过程中的幼儿社会性品质引导,而准备阶段与结束阶段的引导也必不可少。体育活动准备阶段可以使得幼儿提高兴致,教师要给幼儿塑造阳光的心理状态,为后续活动开展做好铺垫。活动期间,幼儿要相互配合,考虑同伴的感受,相互合作进而完成体育活动。此过程,培养了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在考虑对方的感受下与同伴相处,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任务,幼儿体会到了融入集体的快乐。结束环节幼儿经历过体能运动身体感到乏累,教师要帮助幼儿放松身体,并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表扬,将体育活动渗透的社会性品质进行传递,从而深化对幼儿思想的影响,提高幼儿社会性品质教育的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将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纳入体育教学活动目标,借助体育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发展,结合体育教学相关环节培养幼儿社会性品质三方面,论述了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培养,进而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红莲.幼儿园教学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的影响[C]..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280.

[2]蒋路易.基于社会性品质的幼儿园运动活动设计要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张昆.幼儿园武术教学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的影响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08):291.

[4]石庆丽.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