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学习中心的构建探讨
2020-08-13刘玲玲
刘玲玲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考对语文科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现实中由于其他科目学习压力过大等因素,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在语文学习上作出的努力不足。如何扭转这一现状,提高学生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和重视程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研究的。本文将结合当下教学现状,探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学习中心的构建。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一、构建新课改高中语文学习中心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学习有它硬性标准的一面,是为了高考的成绩。语文作为一个主科占分比很高,实际上是体现了这一科在教育部眼中的重要性。那么构建高中语文学习中心它那么重要呢?如果说一些情怀的、家国的,作为中国人,中华民族,汉语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语言,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息息相关。学习语文,同时是在推进对国内外的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学习。在内肩负起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民族任务,在外弘扬民族精神、了解世界文化、拓宽个人视野。
如果说一些实用的、功利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软实力。在高考后的学习或工作中,公文写作、论文写作、包括各种申请当中涉及的文字资料,都需要自己的语文写作功力。在日常与人的交往中,文学素养总是会影响着你的言谈举止,渗透在你的談资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给人留下的初印象。好的文学素养会把人与“彬彬有礼”“博学多识”等词联系到一起。
一、高中语文学习的现状与问题
1.对语文重视程度不足
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当下高中生对语文学习存在这样的心态:进入高三之后,语文科目的学习已经超过十年,因而在高三时间紧迫,学习任务量大的情况下,语文科目学与不学差异较小。在这一心理的驱使下,许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抱着消极心态:语文课可听可不听,语文作业可做可不做,特别是在课业繁忙的时候,语文作业经常敷衍了事。更有甚者在语文课上学习其他科目。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同学,他们认为一时的对语文稍有放松不会引起成绩上的大幅度波动,在这些心态的驱使下,当前高中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
2.对语文学习存在“听天由命”的心理
除去认识不足的一部分学生外,还存在一些将语文摆在重要位置的学生,但这些学生由于基础较为薄弱或学习方法存在误区等因素,及时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语文成绩依旧上不去。因此对于语文学习丧失了信心,认为自己学不好语文。随着高考的临近更是加大了心理负担,在考场上背负的巨大心理压力使考生不能发挥出平时的水平。久而久之,在考试中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出现了放弃心理,出现"听天由命"的心态。在语文学习上不再积极思考,在语文考试中听之任之,任由自己处于被动状态。
3.学习重心偏差
还存在一部分的同学清楚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同时也拥学好语文的能力。但是由于对高考语文的认知出现偏差,认为高考语文的材料大多来自课外,因此自己购买了大量的课外教辅资料,埋头搞"题海"战术,希望在大量的习题中"押中"高考原题。所以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常常不注意听老师所讲,认为课本上的知识高考不会考到,但却忽略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才是高考的重点、难点和答题技巧。所以这样重心出现偏差的学习往往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二、构建高中语文学习中心的策略与方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学习中心应当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从学生角度来看:1.认真研读考试说明,高考真题和参考答案。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仔细阅读考试说明,并参考历年考试真题,在做完真题后对照标准答案,分析找出得分要点和评分标准。利用答题模板和打分要点,不断使自己的答案向标准答案靠拢,认真对比自己与标准答案的不同之处并加以改正。2.阅读题目要依据考试说明根据不同的文本总结题干类型,收集不同类型文本中相似的设问多加总结,总中找出答案的规律。掌握考试的题目、答题技巧和采分点。
(二)从教师角度:1.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如果自身对教程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因为思想落后等因素教学观念老旧,因循守旧,无法给学生传递最新、最准确的语文知识,学生的学习自然也就无法深入。因此作为一线教学教师要时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给学生传递最新、最详细的知识。2.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提高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分为课上评价与课后评价两方面:课上评价教师要尽量避免对学生是与非的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而是要在对学生给予激励性言语引导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课堂任务,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点拨;课后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作业批改方面,语文科目尤其体现在作文批改方面。面批作文时更不能用统一的规则去束缚学生,而是依照每位同学不同的文笔风格加以指导,更好的贴近作文主题。3.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阅读作为高考中比重很大的考察项,对高中生尤为重要。阅读能力本身就是一项评价标准复杂的抽象能力,传统的阅读方法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为了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通过营造真实、有趣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可以提前下载好相关视频,通过多媒体放映,让学生以全面直观的方式了解当时的历史,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三、结语
综上是本人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拙见,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当下教学实践,校方应积极搭建学生与教师双向沟通桥梁,在多方的共同配合下,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开春.阅读鉴赏和写作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究——以《荷塘月色》为例[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