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影响
2020-08-13陈方
【摘 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干预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85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前,对照组焦虑、烦躁、疼痛评分与实验组相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焦虑、烦躁、疼痛评分均高于实验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全面应用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疼痛护理干预;创伤性骨折;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113-01
前言
创伤性骨折属于一种骨折疾病,原因在于各种外源性致伤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骨的完整性或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部分或完全性中断。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建筑事业的发展以及人們出行的增加,导致我国急诊创伤性骨折的发生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临床对此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手段。 而术后疼痛不仅影响到患者情绪,而且还会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加快,也是对患者尽早开展功能锻炼的一大阻碍。 因此,术后疼痛护理愈渐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 为尽量控制患者术后疼痛,保证其康复效果,将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因此,为探讨更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作者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 2019 年 1月~2020年 1月我院 ICU 收治的 85 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分为两
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40)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l例和19例;年龄22~67岁,平均(37.85±4.45) 岁。实验组(n=45)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7例和18例;年龄22—68岁,平均 (37.77±4.49)岁。一般资料比较,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P>O.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的差异并不显著,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护理,包括术前心理疏导、术中手术配合以及术后健康教育等等。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护理的同时,在术后阶段同步实施疼痛护理。综合评估患者的治疗情况,确定患者疼痛程度,从病区环境、药物镇静镇痛、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几个方面着手,展开疼痛护理。(1)病区环境。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病区环境。对病房进行定期的通风与消毒,必要时需要采取紫外线消毒手段,从而促进病房消毒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严格控制病房温度与湿度,温度20-22℃,湿度50%一60%。(2)药物镇静镇痛。术后12h,协助患者翻身,适当提高患肢。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按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肢体麻木问题的出现。(3)饮食护理。恢复期遵医嘱行肠内营养,必要时加热营养液,严密观察胃内潴留及大便情况,防止便秘及腹泻。(4)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严密观察患者心理动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通过介绍骨折恢复知识的方式,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实验组焦虑、烦躁、疼痛评分与护理组相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焦虑、烦躁、疼痛评分均高于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 论
近些年,创伤性骨折发病率不断上升,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由于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极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不十分理想,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其进行疼痛护理干预。疼痛护理干预内容为病区环境、药物镇
静镇痛、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几个方面着手来实现,在为患者提供良好康复环境的同时,保证患者的营养支持,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有利于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方案;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协助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并对患者给予四肢按摩、切口部位皮肤冰敷、按压等,促进血液的循环,预防肢体肿胀,缓解疼痛;对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对其内心的烦恼与疑惑进行解除,讲述该疾病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讲述以往成功病例建立康复信心,促使患者积极乐观面对疾病。疼痛护理干预可以在改善患者预后的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简介
陈方,重庆,护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