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IP赋能城市形象推介研究

2020-08-13王翠莹

卷宗 2020年17期
关键词:文化品牌城市形象产业链

摘 要:随着文化产业、创意经济的兴起、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城市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形象打造与营销传播的重要竞争领域之一。本文以大庆为例,通过分析本地独有的文化特质形态,力争把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形象塑造的利器,使之在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的同时为城市建设服务,提出打造城市文化IP和对城市形象推介结合起来的策略,助力提升大庆城市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IP;城市形象;产业链;文化品牌

在新时代数字文化的视野下,城市形象推介也需要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的形象推介应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开发和创新。打造城市文化IP是很多城市形象推介的成功之举,如日本熊本县的熊本熊、西安曲江的大唐不夜城、桂林的印象刘三姐等。

1 文化IP的内涵及意义

在互联网经济语境下,原来特指知识产权的IP概念已泛化到文学、影视、戏曲、绘画、雕塑等多领域,多指某项内容的产品化、市场化。“文化IP”是有着高辨识度、自带流量、强变现穿透能力、长变现周期的文化符号。国内首次提出“文化IP”是在“2018中国文化IP及创新设计展”上。“城市文化IP”是将当地文化符号扩展到产业进而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具有持久性、不可替代性。所以在城市自然资源核心竞争力逐渐下降的情况下,文化才是城市最大的财富。对大庆这样一座处在转型期的资源型城市来说,打造城市文化IP对城市形象推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打造城市文化IP,有利于整合文化元素与文化资源,打造大庆特色文化品牌;2)有利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和文化创作生产的有机统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3)有利于赋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催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助力资源型城市转型,推动大庆内涵式发展;4)有利于提升大庆知名度、增强凝聚力、增加吸引力、扩大影响力。

2 大庆城市文化宣传推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大庆的城市形象宣传有很好的成绩和基础,如“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等称号,更重要的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大庆城市文化的根与魂,已成为享誉世界的精神文化符号。可以说大庆在挖掘文化资源加强宣传城市形象上有探索、有实践、有基础,但文化IP打造仍属于孕育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市场效应。立足大庆自身城市文化特点,与其他宣传效果较好的城市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大庆城市形象宣传推介在文化领域仍很有大空间有待开发:

1)特色文化因素挖掘不够深入。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石油文化以及红色文旅等特色文化打造较好,但以白金宝遗址为代表的青铜文化、以出河店大捷遗址为代表的金源文化、以城市湿地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以高新区为代表的产业文化、以坑考为特色的饮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有很大挖掘空间。2)城市文化体系化、系统化不足。很多文化因素尚处于天然未开发的状态,处在零散无序地沉睡或者自然生长中,这一大部分资源需分类、整合、设计、包装、宣传。也缺少有机联结密切的文化产业,因此并未形成完整产业链,产品的规模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不强。3)缺少城市吉祥物、城市口号等辨识度高的IP。尽管大庆的城市名片有绿色石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等,但趣味性、吸引力、强变现穿透能力还有待提升,IP创意应有所加强,确保长变现周期。4)文化功能辐射与带动的放大效应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大庆的文化产业载体和平台有文化创意产业园、百湖艺术群落、百湖影视基地等,文化活动有湿地文化节、“创意大庆”文博会等,文艺品牌有大庆油陶、冰雪版画、苇编画、剪纸等,但是其衍生文化行业业态不够强大、吸引力不够,没有充分释放辐射与带动其放大效应。

3 打造城市文化IP助力大庆城市形象宣传推介的对策分析

3.1 基本原则

大庆在城市宣传和推介上已经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打造城市文化IP作为一个全新课题和宏观概念,需要深入研究总结探索。实现商品、文化、形象的高度结合和内在统一,打造文化IP的全产业链条,是个系统工程。大庆城市文化IP的打造必须坚持一下原则:

1)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于当前大庆文化自身发展和城市宣传的实际情况,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实践,把打造特色城市文化IP与加强对城市自身特色文化的认知结合起来,深挖内涵,发扬优秀地域文化。2)把我独特性。在与其他城市比对分析,借鉴之余需要避免“千城一面”“略有雷同”的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大庆特色文化IP的打造,关注其成长性、持续性、自主性、独特性以及延伸性。3)横向维度上,提出打造五大IP符号讲好大庆故事,对人、事、物、场、境进行文化再生、再创造。立足大庆城市文化的现状,我们应结合地域特色,将潜力转化为优势。4)纵向维度,提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面向原则。处理好历史、现在、未来的三者关系:运用数字化方式盘活大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不断探索当今流行文化IP与城市发展融合的各种可能;面向未来,推动大庆文化IP的健康发展,助力提升大庆城市形象。

3.2 对策分析

针对打造大庆文化IP构建一个特色鲜明、识别度高、吸引力强的大庆形象提出如下对策:1)加强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做好城市文化IP定位。打造城市文化IP是一项系统而繁复的工程,需反复调研、论证、探讨,必须从组织层面加强重视程度,加强相关部门合作,挖掘城市品牌的多样性独特性,实现城市商品、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的高度统一。2)打造五大IP符号,构建独特大庆故事世界。对“人”“事”“物”“场”“境”进行文化再生、再创造,用好文化资本,加强经济支撑,讲好大庆故事。以“物”为例,利用自身文化特色,量身打造以石油为主题的卡通吉祥物IP,可以借鉴北京市的兔儿爷、阿勒泰的雪怪阿乐和青岛市的海尔兄弟等,进而打造特色伴手礼,在促进城市宣传的基础上拉动经济增长。以更直观、喜人的方式,表现人文情怀。3)引入开发优秀的流行文化IP。网络消费时代必须考虑年轻群体的需求和喜好,满足文化消费升级的需求,更多吸引90后、00后年轻人群,尝试建立网红打卡地,线上线下互动,并在运营上建立持久的商业文化IP模型。4)充分利用各种技术和平台力量。加强与腾讯、抖音、微信等平台的合作,运用更多数字化的手段,推动大庆数字文创生态的健康发展,全方位打造城市文化IP。5)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培养全市有影响的文化名人,注重培养本土学子,积极引进熟悉文化创意设计、文化产品研发、文化品牌经营、文化园区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IP来助力城市形象传播,旨在树立特色品牌形象、形成最直觀视觉系统,来展示一座城市的自身内在魅力。打造城市文化IP,构建大庆立体宣传体系,可以给予人们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特色性的审美印象,提高大庆城市的认知度,推广大庆品牌,带动大庆文化旅游与消费,推动城市文化经济协调发展,让这座城市“鲜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报告》课题组.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2017)[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

[2]《2018中国文化IP产业发展报告》.https://cul.qq.com/a/20180930/011408.html

[3]汤海孺.品牌IP化改造:杭州需要一次城市形象营销升级[J].杭州,2019(11.

[4]周宏春.城市品牌与人文精神[J].中国商届,2018(12).

作者简介

王翠莹(1987-),女,吉林省榆树人,讲师,主要从事文化学、传统文化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品牌城市形象产业链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产业链春之奏鸣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两汉文化”背景下的徐州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