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点思考

2020-08-13宋艳

卷宗 2020年14期
关键词:可操作性生成性生活化

摘 要: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育主体借助有效问题,共同参与、积极互动,优势互补,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基于问题的相遇、交融,在问题中对话,思想与思想碰撞、心与心交流,最终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对生命的领悟、对理论的践行。核心素养背景下面对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能力的课标定位,如何设置有效问题,提升课堂时效?

关键词:生活化;可操作性;生成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核心素养成为当今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新定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将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教育对象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及公共参与能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如何找准定位、落实任务、提高实效,避免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流于形式,不致成为政治教师的“独角戏”?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可以在设置问题上着手,让问题成解放学生与教师,实现师生平等相遇的桥梁。况且有效设问本就应该成为课堂的抓手,成为高效课堂的突破口。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爱因斯坦语)

怎样进行有效提问?结合实际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点:

1 走进学生日常——问题要生活化

问题生活化,指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原则,在实际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对于设置问题的素材选择应考虑学生熟悉甚至学生关注、有着亲身体验的生活事件。在讲授人教版教材必修二政治生活模块《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以下简称《民主决策》)这一课时,对于“谁可以进行决策”这一知识点,学生存在认知偏差,认为这只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基于这样的情况,直截了当地去设计“谁去决策?”这种脱离生活,仅凭想象回答的问题,可想而知答案会是什么。这种问题就像是向平静的湖面投一颗石子,无法引起轩然大波。因此,回归生活,向现实生活要问题,向学生的亲身体会要答案,那么该课可以从学生感同身受的市民出行难问题入手,学生亲身体会过上学放学挤公交的无奈,设计“怎样解决出行难?”“你想通过什么方式将你的方案告诉决策机关?”两个问题,整个课堂也因为这两个问题变得活跃,学生纷纷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学生阐述个人想法的过程就是建言献策的过程,就是参与的过程,就是家国情怀的真实体现。这样的问题设置一方面,避免了问题太过抽象,学生无从回答,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亲身参与学生意识到,普通公民也是可以參与民主决策的,纠正学生的认知误区。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知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政治意识,激发学生公共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问题生活化意味着教师对于问题的设置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具有具体性与引领性这双重属性,通俗来说即接近学生的生活空间,又拔高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要求政治教师具有深度的教材研究能力、敏锐的生活观察能力、精准的学情把控能力、跨领域的心理学研究能力。

在问题的选择上应该侧重于教育对象关注的社会热点、教学中的重点、思想上的症结点、理解上的难点,使问题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典型性,使教育对象在面对争议话题、热门话题时,想说、能说、会说、说到位,最后达到“求同解异(疑)”的效果。

2 把自由还给学生——问题要具有可操作性

问题的可操作性,意味着问题的设置给足了教育对象自由思考的时间、自由交流的空间、自由表达的机会、自由参与的平台。“教学的活性因子主要有理解、沟通、参与、互动”,问题设置的初衷是为这四个活性因子服务,最终服务于教学。怎样才能提高问题服务于教学的效果?或者说教师在提问之后,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乐于与同学、教师沟通交流。《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有过这样的观点:“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所以在处理《民主决策》中“社会听证制度”这一知识点时,由于其远离学生生活,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在这个教学难点处设置问题时尽量避免简单的“我问你答”的模式,而是要求学生“针对市民出行难,增设零点公交,模拟一场社会听证会”,把这个自由度很大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陈述。学生在准备此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听证会需要听到来自不同利益方的声音,他们开始分享、交流,整个课堂因为这个需要实际去操作的问题变得异常精彩、激烈,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了思辨,提高了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自由不等于自流,不是没有任务,没有目的,不受教师的指导,教师也不是没有事情可做,而是观察、了解、帮助、指导学生,穿梭于学生之中,引导他们的观点,升华他们的思想。

3 循序渐进——问题设置要具有生成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能会遗憾地发现,当教育对象对问题的回答没有或者超出教师的教学预设,使教学预设难以完成时,教师会想方设法把学生带回“正确”轨道,这种情况严重扼杀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长此以往,教育对象的思考积极性和探索精神被禁锢,这是严重背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

问题的生成性,意味着对于问题的设置必须有反省意识和渐进意识,每讲一个班级,每面临一个突发情况,要求政治教师要根据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回答程度、另类的想法以及教师自身突发的灵感,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教学艺术来整合它,所以一个有效的问题设置是慢工出细活的、是尊重学生话语权的。

4 结语

政治教师只有不断提出有效的、高质量的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与学生在问题中相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其自学能力,真正把学生领进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这个过程中,让教育对象体会到求真、求善、求美的乐趣,享受到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学会创新、探索、进取的本领,提高自律、自教、践行的能力,而这正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陈彩娟.大班环境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153-156.

[4]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04):42-46.

作者简介

宋艳(1987-),女,汉族,山东济南,中学政治教师,法学硕士,山东省济南中学。

猜你喜欢

可操作性生成性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活动中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危化企业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措施研究
探究式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