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性课堂:教学内容的剪裁与设计

2020-08-13冯红梅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磁性教学内容素养

冯红梅

一场精彩的报告,人们并不都是因演讲者的演讲魅力而折服,但一定会为内容的精彩、见解的独到而喝彩;一位优秀的小品演员,有的演出让观众拍案叫绝,有的演出却让人淡然一笑,究其原因,不是演技发生了变化,而是脚本品质差异!在磁性课堂创设过程中,课堂组织方式、教师教学艺术、教师教学机智、教学评价机制等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忽视教学内容整合与分设、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唯有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意识、基于学生中心的学情研判、基于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才能让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才能让磁性课堂本质追求落到实处。

一、教学内容裁剪的道法术

常言道:生活即语文。按照大语文观的思想,生活无处不语文。磁性课堂也强调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主张学科融通和语文的吸附力。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于浩瀚的人文世界中采撷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又该如何裁剪教学内容呢?我认为从道、法、术三个层面寻找依据。

1.道——瞄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道,指的是方向和终极目标。语文教学内容取舍的方向和终极目标是什么?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我们在选取语文教学内容时,首先要明确内容对标何处、立足何在,并不是每篇好文章都适合教学,并不是每个新鲜的素材都适合走进课堂,教师在选取时要有深思而慎取的境界。例如,阅读名著《老人与海》时,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进行专题研讨,但一般不从语言上去深钻细究,因为那是译者语言,不同译本语言不尽相同,因此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只能从小说中一些名句中感悟,重点放在审美鉴赏与创造上,从桑地亚哥的性格中感悟硬汉精神,同时让同学们观看“老人大战大马林鱼”图片进行场景描写,又实现了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其次,素养立意,不能把内容的选择与考试和分数简单对应,如果把名著阅读与考试题、高考分直接挂钩,所有教学内容立即变得索然无味,课堂也会随之而磁性尽失。毕竟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素养发展的过程,素养达到一定阶段,成绩和分数就会水到渠成。

2.法——立足课程标准和教材

法,指的是策略和方法。语文教學内容选取的策略应该是抓标务本,兼采众长。根据新课标关于课程结构、课程目标、任务群学习等方面的要求,区分必修与选修,恰当选取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本价值,在此基础上适当取舍和引入。例如,在执教《荆轲刺秦王》一文时,根据课标中“提升思维品质”“传承中华文化”“语言表达与交流”等课程目标要求,围绕“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的思路,我让同学自读《史记·刺客列传》,课上提出一个问题:刺客列传中5位刺客,太史公为什么把荆轲作为压卷的人物?于是,有人重读《史记》,有人研读《荆轲刺秦王》课文,有人在稿纸上进行要素分析……这个案例,就是恰当掌握了教学内容取舍之法,学生在课前课上都展现出极大兴趣并积极参与,这次课堂充分体现了磁性课堂的特征。

3.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我们在学习内容的选取时,首先要做好学情研判,不能盲目把课堂的触须外引内联。例如必修一“梳理与探究”模块“对联”部分,我过去总是大量引入古今名联趣联,课上学生饶有兴致。可是,在一次考卷分析时,我才发现学生对对联并没有建构起必备知识和能力。于是在本届教学中,我改变教学设计:用足文本,让同学们充分阅读文本,梳理出相关要素;然后引入生活资源,让学生走街串巷,搜集对联、发现每一副对联的妙处;在此基础上让大家分享赏析,最后为班级春节起草一副对联。这一改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让我叹服,学生的创造力和鉴赏力让我惊讶,我深深感觉到他们真正学习了、学会了。

二、教学内容选取的点线面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按课本的结构依次处理教学内容,根据教师的经验设计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多少毛病,但是长此以往形成的习惯就十分可怕:教语文就是教教材,学语文就是学教材。影响所及,语文的世界越来越窄,语文的趣味越来越差,语文的素养越来越缺乏。我们在磁性课堂创设中,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有整合与分设有度、综合利用与透彻其一相济的本领,以求达到点、线、面相得益彰的效果。

1.点——以主题学习为目标的纵向研究

在分析教材、研判学情基础上,恰当确定教学目标,根据主题的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或纵向贯穿同中求异,或横向对比异中求同,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透彻其一。如,必修一先秦历史散文单元,有很多内容值得探究,我们在教学时一般采用多维教学目标多重设计教学活动,但教学效果并不如意,课堂的吸引力和活力也大打折扣。我在最近一届高一教学时,将单元内打通,设计“读先秦散文,想人生角色”这一主题开展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从《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荆轲刺秦王》三篇课文中找出不同身份人物,分析每个人的功过及原因,思考三篇中帅—将—士的履责情况以及与事件成败的关系,最后悟出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角色的道理。这次教学设计,我重新整合了单元内容,从一个点切入进行纵向开掘,最终达成了鉴赏、感悟、发现、创新的目标,课堂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2.线——以群文阅读为基础的向外延伸

“课文是个例子”,它的作用是以此一例启发一类,告诉我们一种手法、一个特征、一种思想、一番情怀……,但要理解这些,靠单篇课文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于是,在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要选准其中一两个方面,向外延伸,引入相似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在对比阅读或链接互补中建构关于这类文章阅读的知识和方法。例如,学习《荷塘月色》中关于荷塘的描写,我们可以引入宗璞《西湖漫笔》、孙犁《荷花淀》和周敦颐《爱莲说》,对比阅读后,就会明白景物描写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内容裁剪,让学生在阅读感悟中素养得到提升;这样的课堂,在阅读感悟和文学浸润中展示出磁性的光辉。

3.面——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内化提升

如何在一节课或几节课的学习中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训练,发挥内容的综合效能?我认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情景学习是很好的方式。例如,选修教材《杜甫诗四首》一般在高二下学期学习,此时学生有了古诗词鉴赏的经验和一般能力,对杜甫也有零碎的了解,如何借课文的学习建构起杜氏风格和杜甫人生的模块呢?我在分析学情之后,采用问题解决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探究和研讨,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开展多形式的学习活动。以“设计‘漂泊诗中看杜甫的文化展位”为任务,让同学们拿出设计方案。这一任务既包括对杜甫漂泊诗的鉴赏,也包括对杜甫晚年生活的了解与分析,还包括对杜甫思想情怀的全面把握,尤其重要的是,要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还必须了解与会展活动、平面设计相关的知识。这一任务,历时20天,学生各显其能,广泛涉猎,最终拿出了几套方案。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语文学科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信息收集与筛选能力、多种表达形式综合运用能力都得到锻炼,语文学科的吸附力、语文课堂的张力全部表现出来了。

三、教学内容设计的长宽高

教学内容选取与裁剪,体现的是对文本和课标的把握能力;而要使这些内容恰当而有效地在课堂上绽放出光彩,就一定要有科学而又精巧的设计。在此,我建议从长、宽、高三个维度去设计。

1.长——告别单篇讲析,实行单元整体设计

相当长时间以来,语文课堂習惯于单篇课文解读、局部写作构件预制,让语文戴上了“少慢差费”的帽子。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是当今教学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价值的有效方式,它是教与学方式的大变革。它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打通单元,在整体构架单元内容的前提下分课时实施。例如,在必修二散文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点——散文的结构探究。《荷塘月色》的行文结构是圆形的,《故都的秋》的行文结构是并列式,《囚绿记》的行文结构是时序式。通过这个点的研究,我们就能得到散文写作的收获,培养散文解读的能力。单元整体设计,把教学内容恰当地剪裁、合理地布局,使学习过程变成探究过程,探究过程则充满吸引力。

2.宽——告别低层次互动,巧设体验生成的学习过程

磁性课堂,不是靠精彩的课堂艺术吸引学生,而是用有效的活动留住学生,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在主动参与和自主体验中产生兴趣、发展思维。例如,讲《论语十则》时,不少学生感到乏味,也有教师感到无助。我在设计教学时,选择了“君子”这一关键词,让学生分析孔子心中的君子标准,然后联系成语“谦谦君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围绕“当今时代是否有君子是否需要君子”为题展开论辩,这样的两节课充实而饱满,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益。

3.高——告别知识本位,实行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必备素养逐次进阶

国家考试中心提出了“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命题思想,把命题方向分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层级,必备知识是最基础层级,如果课堂教学定位在知识获得上,自然就让学生失去了高阶思维发展的机会,让高考输在课堂上了。为实现磁性课堂,我们必须提高站位;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俯视教材和教学内容,参透学生状况和期待视野,在这个观念指导下逐步提高课堂设计定位。如,在讲《赤壁赋》时,除了理解这篇优美散文外,还有许多学习思考角度:三咏赤壁的诗文,几度沉浮的人生,还可以引入林语堂《神·鬼·人——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等群文,在此基础上拓展讨论:①读了本文之后,你有哪些感悟?②作者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种观点在今天是否还适用?③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这样就把文章的思想与当今社会对接起来,将文学鉴赏活动上升到社会参与和责任担当之中。

“磁性课堂”是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也是教学的理想样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达到吸附利于学生成长的资源,吸引利于思维发展专注力的目的,通过教学内容的剪裁和设计,当是我们要重视和关注的根本。

[作者通联:湖北赤壁市赤壁一中]

猜你喜欢

磁性教学内容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自制磁性螺丝刀
磁性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其对Cr3+的吸附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种新型磁性指纹刷的构思
磁性纳米Fe3O4促进的固相合成2,2’-二羟基-1,1’-联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