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悟道山水:斟酌情志表达的简约之美

2020-08-13陈宇峰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主语山水

陈宇峰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信中的一个片段,最早见于初唐人编的类书《艺文类聚》(卷七),全文仅144个字,却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骈文佳作。其述说富春江沿岸之美,语言清丽简练,将奇山异水描绘得极为生动逼真,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作者鄙弃功名利禄和厌倦官场政务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此篇文章现被选入部编版语文材料八年级上册,其独具特色的山水描写和情志表达,为中学生赏析与学习优秀诗文的写作手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第一部分 文本研究综述

一、《與朱元思书》的写作背景

1.吴均其人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官至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想撰写《齐书》,却不被允许,后私自撰写《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因而触犯了梁武帝,不仅书稿被焚,还遭罢官。不久又奉旨撰写《通史》,但书稿还未写成就去世了,时年51岁。吴均是历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他又是著名的文学家,著有《吴朝请集》,另有小说《续齐谐记》。

《梁书》本传说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他的诗文也深受沈约的称赞,清代许梿在他的《六朝文絜笺注》中评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扫除浮艳,澹然无尘,如读靖节《桃花源记》、兴公《天台山赋》。此费长房缩地法,促长篇为短篇也。”给予了吴均之作《与朱元思书》极高的评价。今存吴均书札有《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

2.朱元思其人

《与朱元思书》是篇脍炙人口的山水小品,为历代传诵,然而,这篇作品的题目却有《与朱元思书》和《与宋元思书》二说。曾有学者就朱元思姓“朱”还是姓“宋”展开过举证讨论,有学者认为马东震的《元思姓氏考略》中所举证的认为“元思宋姓”之说较可靠。其实,收信人是谁无关宏旨,因为吴均这封信的选段专谈风景,虽也隐含着自己的志趣,但几乎不涉人事交往方面的事项,故也不必作赘述。

3.关于写作缘由

宗白华曾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政治最混乱、社会最黑暗,却又是精神上极自由、极富有智慧和艺术的时代。当时盛行的佛道思想,影响了很多像吴均一般的官场失意者,这些知识分子受其影响,产生归隐之意,于是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感慨自身坎坷的遭遇,在动乱中生发寄寓山水风光之情,其乘船游览富春江,见山水怡人,遂融合其情,给他的朋友朱元思写了一封书信,《与朱元思书》即是其中的片段,后成了独立的经典山水小品文。

二、《与朱元思书》的词句考释

《与朱元思书》虽多用骈偶的句子,却不显得呆板繁复,可以说是“吴均体”的一个样板。但即便如此,对于文本的结构与内容上的争论在学术界还是存在的。通过整理发现,主要有三大方面: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主语为何

(1)主语为“高山”。在部编版教材中,“负势竞上”解释为“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可以看出编者认为此句的主语为“山”。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负势竞上”这样的话,在南北朝文章中并不少见,已经成为熟语。如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云:“南则积山万状,负气争高。”《水经注》中则有“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桀竖,竞势争高”“左右岫壑争深,山阜竞高”“双峰共秀,竞举群峰之上”等句。在这些句子中,“负气”“竞势”的主语无疑是山。其进而认为:“吴、郦命意铸词,不特抗手,亦每如出一手焉。”从当时惯用写法的角度来看,“负势竞上”的主语应是“高山”。

孙丽莉在《也谈〈与朱元思书〉的两处注释》中指出:第一,从语法上说,“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前边两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不容置疑,主语是“高山”,宾语为“寒树”。按汉语语法,后面句子的主语如果和前面的主语相同,可以承前省略,但主语和前面句子的宾语相同,一般不能省略,否则会造成歧义。第二,从修辞的角度看,这个句子应看作比拟。在作者的想象中,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了无数的山峰。按常规想法,说山借着高峻的地势不可思议,但是本文想象新奇,在这里以动写静,说山在比高,更显山之高,山之奇,也使文章摇曳生姿。

顾农在《四望亭文史随笔》中认为,“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就是一种化静为动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舟行途中所见高山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并与开头几句暗暗地遥相呼应,可见其亦支持此句主语为“高山”。

(2)主语为“寒树”。李恩中在《〈与朱元思〉两处注释的商榷》一文中指出:第一,此句的前句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因此“高山”和“寒树”都可能是主语。第二,“负势竞上”的“势”,课本注释为“(高峻的)形势”。这个“(高峻的)形势”即指“山势”,而“高山”负着(高峻的)形势是说不通的,因此,只能是“寒树”负着高峻的山势。第三,从修辞的角度来说,这个句子应是比喻,即作者是想通过描写夹岸高山上依恃着山势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的、好像形成无数个山峰的阴森森的树木,来表现山的高峻。

张万葵在《〈与朱元思书〉注释商榷》一文中则从文意和常理指出:从文意上推敲,本文第一段把富春江一带的山水之美概括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段对“异水”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第三段是写“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句,已明确指出了山的高,但句意却重在写高山上的“寒树”。“寒树”大约是指耐寒常绿的松柏之类。“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正是这类树木的特点。因此,“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应当是指这些树木凭依山势的起伏和走向,互相攀比着向高处和远处生长。“争高直指”意为这些树木互争高下,竞相上长,笔直地指向天空,而“千百成峰”则是说那些树木因长势的不同,使山峰呈现出千姿百态。

孟宪永在《“负势竞上”的主语是什么?》一文中指出:富春江两岸高山上以松杉树居多,树形多呈宝塔状,远远看上去“寒树直指苍穹,参差起伏,蜿蜒连绵”,正像一座座山峰。它们长在高低不同的山上,才形成了“千百成峰”景象。后文写到的泉水、好鸟、蝉、猿,与“寒树”一样,都是高山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只有将“负势竞上……”的主语理解为“寒树”,才能和后文的几个景物统一起来,共同构成富春江高山的独特美景。作者并“没有铺写重岩叠嶂,奇壁陡削之状”,而有了山上“树”之奇、“鸟”之奇、“蝉”之奇、 “猿”之奇、“泉”之奇,“山”能不奇?

丁長河曾指出,“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是指寒树不畏天高气寒,顽强地生长,互比高低,给山增加了无限生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认为的“主语”乃是“寒树”。

2.《与朱元思书》的结构

经整理发现,多数学者认为《与朱元思书》一文的结构就是典型的“总—分”格式,先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体概括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并总领了下文对第二段“异水”和第三段“奇山”的分写。

另有学者认为此文第二段应写“奇山”,第三段应写“异水”,因没有注意到前后的照应,致使“白璧”有了“微瑕”,所以其认为将第一段“奇山异水”改为“异水奇山”更为妥帖。

而姚勇文则依据钱钟书先生在 《管锥编》中提到的“‘有起必承,而应承之次序与起呼之次序适反的现象称为‘丫叉句法。即从‘句法到章法,都运用甲乙——乙甲的次序,逆接遥应,而不顺次直下”的看法,认为《与朱元思书》的这一结构实是“丫叉句法”的体现,它既可用于数句片段, 也可用来谋篇布局。

3.有关文末四句

部编版教材对“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解释是:横斜的树枝在上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四句写景的句子,因其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一表达作者归隐情志的句子后边,故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孔德普和陈致认为末句无论从结构、内容还是文章中景与情的关系上看,都显得突兀、甚至有悖于人们的认识和思维规律,故应该删去为好。

孙绍振则认为,这一个句组并非多余,它表现了作者在激发了自己情致的高峰体验以后,并没有向理性升华,因而也没有转移对于自然景观的迷恋,仍然一如既往地沉醉在美好多变的景色之中,它构成了文章结束感和欣赏者欣赏持续的一种张力,实为妙处所在。

还有学者认为最后的四句,是在常态的空间世界里加入了时间要素,人似乎把握了自然瞬间变化的感觉,在“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的常态背景中,插入了“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这两句。对“有时见日”的描写,既可能暗示了有时起风的状况,枝条摇摆中,把阳光漏进来;也可能并没有风,只是时间移动,太阳绕开了重叠的厚密枝叶,从一些相对稀疏的枝条中,把阳光穿透进来。而人在感受这种细微的变化中,和自然一起分享的时间意义、生命意义才得以凸显。

操乐发在《〈与朱元思书〉结尾三解》中提出,作者并不会作无用之笔,此句能达到以景喻“境”、以景喻“理”、寓“情”于景的美妙效果。

三、《与朱元思书》的艺术特色

1.卓尔不群的语言

《与朱元思书》作为一封与友人来往的书信,又是一篇专描山水的散文作品,它也是一篇具有骈文特色的文章。文章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在后半部分则出现大量对偶句,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此种对偶语言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并且具有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的表达效果。

但本文一改当时骈文形式上束缚,脱颖而出,可以说是一种可贵的突破与创新。其一,在四字句、六字句中运用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样的五字与四字交替运用的句式,使语言变得更为活泼;其二,文章前半部分几乎没有对偶,无异于一般散文(尤其是第一节),后半部分则基本上都是工整的对偶句,这样骈散结合、疏密相间的安排,使语言灵活多变,更具韵律美。

2.简而脱俗的用典

《与朱元思书》并没有像一般骈文那样堆砌典故以致生成隐晦难懂的弊病,而是自然形成一大特点,那就是用典精练有致、含蓄典雅。

全文两处用典都恰到好处,一是在描写山水之间的声响时,作者写道:“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这里巧妙地引用了《诗经·小雅·伐木》中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但又非直引,而是融化成自己的语言,自然晓畅地表达了好友的鸟,相向和鸣,从而衬托了山林的寂静,写出了山境的深邃、优美。再一处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鸢飞戾天”引自《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一句;“望峰息心”语出《南史》“豫章王泉,命驾造何点,点从后门遁去。司徒竟陵王子良闻之曰:像章王尚望尘莫及,吾当望姑息心”。两处用典自然,说明景物对心情的影响,虽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但又有对祖国美好山水的流连忘返,表达了寄情于山水,不欲与世沉浮之意。除此两处用典外,其余均采用白描手法,准确传神地进行写景状物,使得文章语言显得灵动自然,在当时以绮丽浮靡为主流的骈文中显得卓尔不群,清新脱俗。

3.丰富多彩的手法

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应用以及视听觉角度的精彩描写,让简短的文字俨然成为跳动的音符,谱出动人的乐章。

且先看对“异水”的描写,先用“缥碧”,从颜色上写出了江水晶莹剔透的静态美,“千丈见底”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江水虽千丈之深却能一望到底,再次表现了水之“清”。接着写到“游鱼细石”,这汪江水仿佛可以通彻透明到连水底忽来游去的游鱼以及层层累累的小石头都可以一览无余。再看“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勾勒出了江水急湍猛浪汹涌的动态美。

“奇山”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视觉的角度写了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奇在“争高直指”,山本是静止的,但“竞”和“争”二字却化静为动,将山拟人化了,在作者笔下,这两岸的高山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仿佛要挣脱大地,欲上青天,却又欲罢不能,便最终“千百成峰”。

接着从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天山空籁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清越的声响,百鸟和鸣,和谐动听,蝉啭猿啼,这些欢快的声音,组成一曲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以声衬静,让这寂静的山谷,瞬时变成了一个和谐、热闹的欢乐世界。

第二部分 案例设计综述

一、各版本收录编排简析(略)

二、典型教学案例

《与朱元思书》一文因其写景达情的艺术性,在各版本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上都有收录,历来对其的解读与赏析不在少数,现对2004—2018年间发表于各大刊物的典型案例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教学目标

《与朱元思书》一文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有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文本阅读的基础理解问题,并积累文学知识和词汇,意在提升识读识记能力。

(2)注重文本语言的探究。《与朱元思书》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山水小品文,其骈文的语言特色与所描写的优美景色,都是作者志趣的体现,故探究景物描写方法与语言特点是理解作者情志表达的重要途径。

(3)注重作者情感的品味。《与朱元思书》一文,通过写景来达情,作者吴均所要表达的情志并非是显山露水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其物外之趣、物外之理,皆需通过细细咀嚼方能有所体味。

2.教学内容

无论是记叙文、散文、小说,还是文言文等的教学内容的确定,都一直是学者们研究讨论的一个重点。《与朱元思书》虽字数不多,但其中包含由“言”到“文”的知识却是极为丰富的。通过整理发现,在典型案例中的教学内容多数有分析“言”中所含的知识,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如“异水”“奇山”作分析,对文章的结构以及作者的情感作剖析,从而细细挖掘文本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深层意味。

3.教学方法

通过对《与朱元思书》课例的整理,发现关于《与朱元思书》的教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朗读法。吟诵是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式之一。王丽在《吟诵,让文言教学如此美妙——运用吟诵法教学〈与朱元思书〉》中提到自己以吟诵法为主线,引导学生疏通文意,体会情感,背诵课文,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①比比谁字音读得准;②比比谁停顿读得对;③比比谁重音读得好;④比比谁语气、语调、语速读得巧;⑤比比谁能背下来。赵德广则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来开展教学:①听录音。注意其中的字音、停顿、节奏和所包含的感情。②跟读。请同学们跟着录音轻声地朗读,体会其中的意境。③请两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④请全班同学集体朗读课文,注意感情投入。

(2)问题讨论法。设疑讨论,分组辨析,让一个问题的答案变得更加丰富,更能激发学生品味探究的兴趣与积极性。赵平把小组分成“奇山派”和“异水派”进行小组讨论,并把相应的任务分配给学生。问题:①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山的?写出了山的哪些特点?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任务分配:“奇山派”解决②、③题,“异水派”解决①、③题。通过组内讨论、分享,形成研讨成果,让《与朱元思书》一文的疑点得到解答,同时也提高古文学习的乐趣。

(3)对比阅读法。对比阅读是对文本特点进行认识深化的一个好方法,通过对比阅读,文本的特点会更加明晰。沈艳春在《与朱元思书》的教学设计中,设置了一个拓展助学、比较《答谢中书书》的环节:《答谢中书书》与本课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相似点,请同学们比较本文与《答谢中书书》的异同。通过文本比较阅读,能加深同类文章的学习效果。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略)

第四部分 参考教例

【教学目标】

1.掌握并积累文言词语,感知文章旨意。

2.通过朗读、赏析文章,学习文章景物描写方法。

3.感悟作者所創设的意境,理解景与情之间的关联,在情志表达中品味简约之美。

【教学过程】

一、名画导入,梁朝来信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的祖国有数不胜数的名山秀水,元代画家黄公望把自己对富春江美景的感受付诸笔墨,为后世留下了不朽名作——《富春山居图》。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也曾乘船游览富春江,而他用文字描绘了这一段奇丽的山光水色,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他把这美好的景色与朋友朱元思分享,把自己的人生情志一并付诸于山水文字当中,让人不觉感叹其文简约,其志高洁。

(需提点:题目中“与”是“给”的意思。“书”是“书信”。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

二、静读巧解,山水之“言”

1.一读山水之“音”

①听读、仿读

听范读录音,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听清句子的停顿。听完后仿照示读放声自由朗读,并借助课下注释,掌握字词字音。

②重点字音

缥(piǎo)碧 急湍(tuān)

轩邈(xuān miǎo)泠泠(líng líng)

鸢(yuān) 嘤嘤(yīng yīng)

千转(zhuàn)不穷戾(lì)天

经纶(jīng lún)窥(kuī)蔽(bì)

2.二品山水之“韵”

配乐读,同桌互听互评,推荐两名同学全班示范。教师引导节奏情感的把握,学生以此细细品味文章的音韵美。

(设计意图:《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散文佳作,描山绘水,娓娓道来,因此朗读时速度宜慢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美的意境。以“乐山水”之心去读,吐字清晰,音韵和谐。并要注意停顿,节奏要随情随景而有所变化。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中,重音当落在“竞”“轩邈”上,会使人感到形象更加鲜明。学生通过配乐品读,掌握了一些朗读的技巧,同时也感受到了山水骈文的美“韵”。读其文,感其美,后能会其情。)

3.三说山水之“感”

自读文章,借助注释,思考文章大意,并以如下句式回答(学生可自由回答):

读完本文,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完本文,我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完本文,我发现作者在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朗读完后,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可以考察到“学情”,在学生的自我学习总结中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生成”。翻译文言是较容易的,体会“言”外之“意”却需细细思考。)

4.四析山水之“妙”

①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山水的总特征?为什么?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奇”“异”这两个字在做文章,它是作者对富春江山水极高的评价,可以看出其对美好山水的喜爱。

②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明确:总──分(异水、奇山)。

③第二段写“异水”,作者是如何来写水之“异”的?请与《小石潭记》中写水部分进行对比。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明确:《与朱元思书》先抓住水“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写江水之急,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小石潭记》则是由面到点,先总体写鱼的数量和其状态,再聚焦潭中的游鱼,把日光、鱼影的静态描写和鱼的“远逝”“往来”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同样是动静相结合,接着写鱼和人相逗乐,写水不提水,写人乐却指鱼,亦别有趣味。通过分析两者的妙处发现,《与朱元思书》描写上更为简约,其情志表达亦更为隐晦。

④第三段写“奇山”,作者是如何写山之“奇”的?

明确: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叠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你听到的是欢快的声音,它们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日,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⑤文章的描写手法有什么特色呢?

明确:动静结合是本文描写最主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描写动静之间的转换极为迅捷;二是以动态写静景。

三、慢酌细悟,山水之“情”

(先把学生分成九组,每组选择前三个问题中的一个和第⑤个问题,再派代表阐述小组看法。教师进行组织引导。)

①本文以写景为重,寡于情感的表达,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品悟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明确: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这是有特定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的。从社会根源来看,当时士林崇尚清淡、鄙弃世务,作者思想亦是当时文人的缩影;而从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由于作者出身于寒贱家庭,在仕途上又很不得意,便由此转向逃避现实。情感的抒发与文中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作者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时俗作对比,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也更加反衬出桐庐山水的惊人之美和具有一种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文章内容之间相互呼应,渲染出沉静超然的境界。

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那么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明确:“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③(疑点讨论)文章至此(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是已经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了吗?那最后一段可否删去?

明确:不可删去。“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一句是表现光影变化的写景句,其由前文所绘明亮清新之态转至晦暗沉寂,富春江景物的丰富多变也从中得以凸显,可谓是又一奇景。在抒情之后又对富春江景物进行着墨,可见美好的山水给作者的厌倦世俗官场之情、归隐之志的触发是极为深刻的。写景的反复,实则是作者情感表达向纵深延展的体现,至此,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山水景色的痴迷再次以一种似隐晦却灵动的方式得以呈现,由此亦可见作者情志表达的微妙。

④吴均写信给朋友朱元思,谈些奇异的山水景色,用意何在?

明确:《与朱元思书》一文是信中描写富春江山水的片段,看似专谈山水,实则在清丽的语言中蘊含着作者的情感与志趣,只是作者情感和志趣的表达是有节制的,并非肆意地高歌,而是蕴藉地抒情表意,让人读罢全文,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山水境界之中,并且内心深深被吸引和感动。这即是作者情志表达的春秋之法,一种简约之美亦自然呈现。

四、熟诵深味,山水之“法”

1.背诵全文至脱稿熟稔,配乐朗诵并录成音频。

2.仿照本文写景达情的手法,写一写家乡的山水。

五、板书设计(略)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市福永中学]

猜你喜欢

主语山水
谈谈引导主语从句的连接词的用法
巧用无灵主语,让续写更灵动
爱在一湖山水间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大美山水
山水怀抱
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汉语中的虚主语“他”异同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