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材料设置与生命价值引领
2020-08-13段艳敏
段艳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高考命题应“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这就明确了情境化试题在评价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上的重要作用。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第22题: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创设了校园生活中存在不尊重劳动现象的情境,从而要求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开展写作实践活动,参与校园演讲活动。全国卷作文试题创设社会生活情境,要求学生参与生活,反思生活,凸显了“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的特征。2020年春节前后,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武汉市高三学生转入线上学习。一场全球大流行病的发生,让人类再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身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也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的课堂。教育领域如何“逆袭”,既能实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又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呢?疫情生活情境直接体现了语文知识、思维方式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所以生活是最具意义的课堂。我们有责任让高三学生从这一段独特的紧张复习备考生活中提取独特的思考,要学会利用疫情教材持续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科学素养教育、人文精神教育。
情境材料的设置是指“将学科知识与技能及其运用的‘触发条件‘镶嵌在测评情境中,使测评指向的任务紧密地结合生活现实,使学生在与问题情境持续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理解、提炼、分析,并最终探究出问题的应对和解决之道”。以这次灾难中全社会的表现为情境,作文教学课引导学生思考在生命面前,个人、专家、政府、全社会的所为与应为,当灾难以极端的方式对人类生存提出严峻挑战的时候,人类如何淬砺意志,进而寻求灾难问题的解答。在疫情生活里精选情境材料,结合语文学科知识,丰富学生思维方式,提升学生道德境界,从而达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疫情之初,直面当下,教会学生敬畏生命,善待自然
高三作文课堂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积极观照现实,提升学生人生境界,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价值思考,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因为对生命的关注与尊重,才是一切和谐发展的基础。生命教育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即个体生命的意义和生命质量,最终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例如:疫情之初,教师首先选择各大媒体的报道,引导学生思考新冠肺炎发生的原因。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此次的新冠肺炎,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然后教师布置任务:学生结合材料内容,参与某某中学团委与学生会联合举办的“敬畏自然,拒绝野味”线上主题座谈会,向全市市民写一篇倡议书,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最后教师可以就这篇作文的写作内容进行教学讲解,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地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继而尊重生命,树立珍视生命、敬畏自然的价值观,如倡议市民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不抱猎奇心理;倡议市民熟知捕食野生动物的危害,不抱侥幸心理;倡议市民心怀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不抱自大心理。
二、疫情之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观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学生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学生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在所创设的情境中调动更多的知识因素,有效发挥情感因素以及价值因素的作用,帮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方面主动、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例如:疫情之中,教师首先选择两张刷屏照片,第一张是2020年3月,某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房,一位小患者治愈出院,向护士鞠躬致谢,护士忙回礼。第二张是20世纪初,某医院院长查房时,小患者对他鞠躬致敬,他也顺势回礼。然后教师布置任务: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最后教师可以在线指导:通过这两张照片,我们可以解读出小患者的感恩、医生的知礼、由感恩和知礼建构起来的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跨越时空的美好对话中所呈现的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医患之间的感恩与尊重。这两张照片之所以被广泛传播,是因为它们引发人们的无限慨叹与由衷感動,渴望找寻、回归或者重塑这种美好的医患关系及民众关系。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学生珍爱生命,更是在于启发学生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
三、疫情之外,进入情境,帮助学生珍爱生命,完善人格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疫情之外,补上“生命教育”这门人生最重要的课程,让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融合,引导学生建立自觉而清醒的生命意识,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要让学生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获得身心的和谐,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从而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例如:复学前后,教师需助学生做好返校复课的心理预期建设,从体力、心理、意志上做好准备,学生才能更好适应线上学习,重返社会大课堂。首先教师可以推送相关的材料,如钟南山刷屏的肌肉秀健身房照片,并介绍钟南山、袁隆平的体育锻炼相关事件,重温毛泽东28岁时的文章《体育之研究》,思考“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时代意义。接着教师布置任务,在中学校园网络平台的“健康生活方式大家谈”论坛上,写一篇发言稿,在论坛直播中发言,在线向师生阐述你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最后教师在线指导,发言稿可采用递进式结构,先分析现状,谈健康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再从历史到现实角度论述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比如个人层面上,健康生活在疫情期间对人身体、情绪、心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社会层面上个人健康发展推动国家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最后指明出路,呼吁大家在抗疫期间,不要一味读书、一味玩耍,而应适度锻炼,行动起来,保护自己,抗击疫情。
情境化的命题设计在高考语文科考试中已经逐渐从自发的感性探索转向自觉的理性实践,情境化设计能对知识、能力、素养和价值观等层面内容有所调动,唤醒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认同,激发良好的情绪情感,实现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疫情下的高三作文教学,语文老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习的丰富性和灵动性,努力发掘当下疫情资源,精心设置情境材料。作文课以学科知识为教学载体,以生命教育为价值引领,以精神品质为培养目标,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语文天地和更加丰富精彩的生命世界,还时代更有意义的教育良田。
[作者通联:武汉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