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纪念日活动
2020-08-13张秀丽
张秀丽
美国小学的节假日比较多:有些假期较长,在一周以上,如暑假、寒假、春假、感恩节假,其中暑假长达两个多月;有些假期较短,仅有一天,主要为各种各样的纪念日,如哥伦布日、马丁·路德·金日、总统日、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些纪念日均为美国法定假日,学校不上课,因此就把活动安排在纪念日之前或之后进行:2014年哥伦布日之前,WES四年级老师带领学生制作了一本关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迷你故事书,并要求他们根据这本书的内容做一个Project;2016年马丁·路德·金日之后,WES开展了“为首届黑人历史文化互动博物馆征集学生创作者”活动,不少学生的作品都与马丁·路德·金有关。此外,还有一些纪念日并非美国法定假日,比如埃利斯岛日,美国小学不放假,于是就在纪念日当天举办活动。2015年埃利斯岛日这一天,WES五年级学生装扮成20世纪早期抵达埃利斯岛的移民,体验了激动人心的、在“移民局”接受审查的过程。
哥伦布日
美国的哥伦布日定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为纪念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92年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而设立的纪念日。2014年10月上旬的一次社会研究课上,戴尔·瑞尔老师给同学们每人发了一张大纸,上面印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这个故事包括一个封面和10页正文,每两页之间都有虚线隔开。老师指导同学们先按照她的方法将这张大纸折叠成一小摞,折好后封面恰好在最上面;再沿折线将连在一起的部分裁剪开,使之成为一张张独立的小纸片;除去封面,从上到下检查一下这摞小纸片的页码顺序是否为从1到10(有错误的请按照这个顺序调整一下),最后用订书机将它们装订起来。转眼之间,这张大纸就变成了一本可爱的迷你故事书!
这本书长12.5厘米,宽9.5厘米。封面的上方印着书名《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正中间是一幅哥伦布画像,下方是“姓名:____(学生可在此处填上自己的名字)”。10页正文当中,每一页的上半部分为空白,下半部分是几个简短的英文句子,讲述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故事大意是:
1451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出生在意大利热那亚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年轻的时候,在船上工作。1486年,哥伦布见到了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哥伦布对女王说,他想驾船横渡大西洋去亚洲寻找东印度,亚洲有许多昂贵的香料和黄金,假如女王能为他提供船只和水手,他将会把这些东西带回来献给女王,并且他还能为西班牙找到新的土地。伊莎貝拉女王被说服,为哥伦布购买了三艘船。哥伦布带领大约90名水手、乘坐这三艘船横渡大西洋。他们在海上航行了70天,于1492年10月12日终于看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他环球航行到达的是东印度,不知道自己发现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哥伦布带领部分水手返回西班牙时,没有带给女王黄金或香料,却带回来许多欧洲人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他把菠萝、火鸡、烟草和吊床作为礼物赠送给女王。他还带回来一些美洲原住民。哥伦布于1506年去世。在此之前,他又去新大陆旅行了三次。今天,美国人用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来纪念哥伦布,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定为哥伦布日。
等到同学们把迷你书装订完毕,戴尔·瑞尔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根据这本书的内容做一个Project。在不久前的社会研究课上,他们刚学习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段历史。现在做这样一项作业,既巩固了新知识,又起到了纪念哥伦布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可是,对我女儿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时,她来到WES还不满一个月,尚处于混沌状态——既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也不知道什么是Project,更不知道Project应该怎么做。戴尔?瑞尔老师告诉女儿:她可以根据书里的文字,在空白处画画。女儿一听很高兴:画画她还是没问题的。
放学后,女儿把这本迷你故事书带回家,让我帮她翻译。我翻译一页,她就在这一页上半部分的空白处画一幅画,并用简单的英文单词进行标注。我的十页正文翻译完不久,她的十幅画也画完了。女儿的画很幼稚,不过画面内容比较丰富,也有一定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她完成作业了——这好像是她来到美国之后所做的第一次家庭作业,还有纪念意义呢!
简单分析一下这堂社会研究课的教学内容和老师让学生做的project,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单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是一个历史事件,应属于我们中国历史课的教学内容;单看这本书上的文字,讲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又像是中国小学语文课的课文;让学生画画,应该是美术课的作业;动手制作迷你故事书,又像是手工课的任务……所有这一切,分开来看似乎属于不同的学科,但合在一起来看,却又全都围绕着同一条主线——根据《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这本书的内容做一个Project。这种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就是项目教学法。
马丁·路德·金日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民权运动领袖、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金1929年1月15日出生在亚特兰大。为反对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谋求黑人的平等权,他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赢得了美国黑人的广泛拥戴,同时也引起了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恨。1968年4月4日,金被刺杀,年仅39岁。为了纪念这位伟大人物,1983年,罗纳德·里根总统签署法案,确定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为马丁·路德·金日。1986年,美国各地的人们共同庆祝了第一个马丁·路德·金日。
马丁·路德·金是亚特兰大人的骄傲。这里建有马丁·路德·金国家历史遗址。整个遗址建筑面积约35英亩,包括展览中心、马丁·路德·金出生地、马丁·路德·金中心、埃比尼泽教堂以及马丁·路德·金墓等。每年纪念日这一天,都会有很多人来到这里,参观遗址、聆听有关金的演讲、缅怀他短暂而伟大的一生。WES作为亚特兰大的一所学校、一所黑人孩子占半数以上的学校,对金更是怀有深厚的感情。二月是美国的“黑人历史月”。为了赞颂黑人对美国文化和政治生活做出的贡献,WES会在这个月开展一些纪念活动,其中不少活动都会涉及马丁·路德·金。
2016年1月的一天,WES给四、五年级学生下发了“为首届黑人历史文化互动博物馆征集学生创作者”活动通知:学生在家长允许的前提下,可报名参加一个需借助科技手段完成的黑人历史月项目——放学后和加里斯女士、WES的老师一起做,或自己在家做都可以。参加者每人都要选择一位在黑人历史或文化方面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去找加里斯女士查看有哪些选项)进行研究,并创建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人物介绍(可使用ThingLink,Padlet,Pic,Collage,PowerPoint,Vimeo,或创建自己的 YouTube视频)。每件作品都将被生成一个二维码,在学校里张贴出来。学生、老师以及来访者均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信息。
说起在黑人历史或文化方面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亚城孩子首先想到的就是马丁·路德·金。因此,在这次活动中,一些学生就选择了金作为研究对象。我女儿做的是一个介绍金生平的PPT。这个PPT共十页,每一页分别由一张照片和几句简短的英文组成。例如:第一页,英文是“小马丁·路德·金”,所配图片是一张金的头像,头像旁边标注着“小马丁·路德·金1929.1.15—1968.4.4”;第四页,文字是“1948年马丁·路德·金成为莫尔豪斯大学学士,1951年成为克罗泽神学院学士,1955年获得波士顿大学神学博士学位”,所配图片是一张金在大学期间的半身像;第八页,文字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配图是一张金的画像,旁边标注的是“1964年,马丁·路德·金因贡献而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PPT做好之后,女儿将它拷贝进U盘,带到学校交给了老师。没过多久,老师将同学们的作品生成了一个个二维码,分别印在一张张A4纸上,在教学楼前台附近张贴了出来。二维码的上方是作品名称与作品中的一张图片,下方是作者的姓名和照片。学生、老师以及接送孩子的家长们看到以后,纷纷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查看信息。
美国设立马丁·路德·金日和 WES在“黑人历史月”开展纪念活动意义重大:它使美国孩子从小就听说了马丁·路德·金这样一个伟大人物,接触到了平等、民主、自由等概念,产生了朦胧的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意识,尤其能使非裔美国孩子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
金有一句名言:“人生中最持久和最紧迫的问题是:‘你在为别人做什么?”这句话督促着金积极地为他人服务,同时也激励了无数美国人,在马丁·路德·金日这一天,通过为社区服务、参加公益活动等,用实际行动来回答金提出的这个问题。
埃利斯岛日
埃利斯岛位于纽约和新澤西交界处的哈德逊河河口,与自由女神像所在地自由岛相邻。1892年,美国政府在埃利斯岛设立了入境检查处,1954年关闭。在入境检查处开放的60多年间,从这里进入美国的移民人数高达1200万。据说,如今40%的美国公民,其祖先中至少有一位就是经由埃利斯岛移民到美国的。
当时,在埃利斯岛上工作的联邦雇员有移民官、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警卫、翻译等等。来客在这里接受检查时,需要回答移民官提出的29个问题,包括姓名、职业、所携带的金钱数量等。美国政府关心移民的“钱袋”问题,是因为他们希望移民能够养活自己——至少要有18美元,才能应付在美国最初几个月的生活。由于审查比较严格,大约2%的人因有犯罪背景、慢性传染病、精神病等问题被遣回原籍。还有一些非熟练工人,因为“有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也被拒绝入境。对于成功过关的移民来说,埃利斯岛是他们实现美国梦的第一站,是“希望之岛”;对于被拒绝入境的人来说,埃利斯岛则成了“眼泪之岛”——他们美国梦碎,被迫在这里和亲人分离、踏上漫长而艰辛的返乡之路……
为了纪念这段特殊的历史,2015年12月17日,WES五年级举办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埃利斯岛体验之旅”活动。12月的一次社会研究课上,蒙萨尔维老师带领同学们研究了人们为什么决定离开他们的国家来美国。不久后的一天,她给同学们发了一张埃利斯岛日活动通知和一份Project。通知的内容大意是:12月17日(周四)上午8:30~11:00,在五年级走廊,同学们将模拟展示20世纪初人们来美国的过程。欢迎大家把自己装扮成20世纪初期来美国的移民,着装应符合他们本国的习惯。下面是一张1908年到达埃利斯岛的部分移民的照片(照片略)。每人都要随身携带一个包裹,用来装“自己”最重要的物品。活动最后还将举办一个庆祝会。“如果您愿意捐赠水果、饼干、蔬菜、蘸酱,我们将不胜感激。”
蒙萨尔维老师先简单介绍了一下这份活动通知,然后请大家拿出project,开始详细讲解。这份project共有两页。
第一页:
姓名____ 班主任____
“埃利斯岛日”Project
请记住——埃利斯岛日是12月17日
第一步:确定你将要调查的移民:他是来自你的家庭,还是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移民和埃利斯岛的知识虚构出来的。
第二步:回答下面的问题。如果你正在调查家庭中的某个人,你需要在家庭成员的帮助下,在家中做一些调查工作。
第三步:12月17号移民日这天来学校时,你要装扮成一个移民。下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在你的埃利斯岛体验之旅中为你提供帮助。
1.你来自哪个国家?例如:英格兰,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波兰,俄国,日本,中国和非洲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和谁一起来的(包括他的姓名、年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离开你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开你的国家有何风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离开你的国家感觉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将要乘坐哪艘船?
船名 离港
坎帕尼亚 利物浦, 英格兰
达格玛 W.大拉洪,非洲
航海家 阿尔梅里亚,西班牙
圣布拉斯 贝尔法斯特, 爱尔兰
第二页:
姓名____ 班主任____
7.你随身携带了哪些私人物品?为什么要带?记住,大部分来客只带了一个枕头大小的小包裹。请带一枚你们本国的主币(例如,俄国的主币是卢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准备住在纽约市区,还是打算去其他地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美国,你的生活将会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月17日要随身携带这份资料,确保你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蒙萨尔维老师讲解完如何做这份project之后,请大家把它带回家去完成,等到“埃利斯岛日”那天再将它带回学校。
埃利斯岛体验之旅
得知将要装扮成一百年前来美国的新移民参加活动,我女儿兴奋不已。埃利斯岛日那天,她该怎樣打扮、穿什么样的衣服才算符合要求呢?女儿回家后和我商量。我也很困惑:专门去商场买一件吧?仅仅为了一次活动,买一件也许以后再也不会穿的衣服,未免有些浪费。况且这里是美国,要想买到20世纪初中国人穿的衣服,恐怕也不容易。这可怎么办?
望着身高已经与我接近的女儿,我忽然有了一个主意:她或许可以穿我的衣服!我那条酒红色长袖连衣裙带有古典美,说不定在那种场合穿正适合。于是,我找出这条裙子,让女儿去她的房间试穿。女儿欣然同意。当她穿着这条连衣裙、笑眯眯地从房间里走出来时,我忍不住大笑:“太合适了!还真有点民国时期的感觉呢!”女儿走到穿衣镜前,审视着镜中的自己,开心地笑道:“还真挺像的!就算去买也买不到这么合适的!这条裙子太好了!”
12月17日到了!这天上午,五年级教室外面的走廊里人头攒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装扮成埃利斯岛入境检查处的工作人员——移民官、医生、护士等,对前来的“移民(学生)”进行严格检查。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考数学,比如让“移民”从十数到一,做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方面的习题;有的对“移民”进行色盲测试,比如给他一张图,看他能否从中发现一张笑脸;有的让“移民”读一段话,考察他的阅读能力;有的询问“移民”的生日,假如回答错了,移民官就直接给他改生日……
该女儿接受检查了。她身穿我那条酒红色长袖连衣裙、怀里抱着一个从家带去的大枕皮(里面装着出国用的东西),忐忑不安地走到“移民官”(普鲁特老师扮演)面前。“移民官”问她带钱没有。女儿没想到会问这种问题,一下子蒙了。过了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急中生智说:“在我妈妈那儿呢!”“移民官”让她去把“妈妈”喊过来。女儿没有办法,只好离开“移民官”,回到人群中去找“妈妈”。可是,哪儿有什么“妈妈”呀……
我女儿正发愁,忽然发现人群中有一个华冠丽服之人,仔细一瞧,原来是好朋友玛丽·安娜!女儿大喜,赶忙走过去,问她是否可以扮演自己的妈妈。不料,玛丽·安娜却高傲地拒绝了:“我扮演的是女王!不能当你的妈妈!”女儿急了,向好朋友恳求道:“求你了!” 玛丽·安娜不忍心再拒绝,只好答应了她的请求。女儿带着“女王”回到“移民官”那儿。“移民官”问我女儿找到“妈妈”没有。女儿指着“女王”说:“找到了,这就是我妈妈。”“移民官”看了一眼“女王”,说了句“OK(好)!”就让女儿过关了……
女儿放学回到家,难掩激动的心情:“今天的活动太好了!就像真的一样!有个医生还给我扎了一针(用玩具针);有些同学没通过检查,被退回去了;我在接受检查时还担心:要是我通不过该怎么办啊……我们的想法简直和当时的人一模一样!”
通过模拟当时的场景、扮演当时的人物来开展一场纪念活动,优点真是太多了:它可以把老师所讲、书中所写的知识化抽象为具象、化无形为有形,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吸收;学生身临其境参加活动时,不是只用眼睛和耳朵,而是会动用全身所有的器官,去看、去听、去说、去行动、去感受……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更加深刻地认识那段历史;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发展他们多方面的能力。这种通过创造特定情境来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就是体验式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