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琢如磨
2020-08-13
当我们开始要求手机要拍出既真实又漂亮的照片的时候,一场关于手机影像能力的角逐就此拉开了帷幕。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不停在提出需求,手机厂商们也在拼命满足我们,并一步一步调高我们的胃口,唯此我们才能看到那些不断创新的硬件和算法技术,唯此才让我们在白天与黑夜中发现曾经被我们忽略掉的种种。今天我们甄选了四款不同品牌的影像手机,透过它们的镜头走进缤纷多彩的影像世界。
OPPO Reno4 Pro
普通人享受视频拍摄的乐趣
有人说5G是视频的时代,因为高速5G网络会催生大量的视频创作者。调查显示大部分的视频VLOG创作者都会依靠5G手机进行视频拍摄和剪辑,而提到5G视频手机,我相信多数人首先想到就是OPPO Reno系列。从Reno2 的“稳”开始,我们就看到OPPO已经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有意往Reno系列上加入一些特性和功能,让普通人也能做到视频随手拍和轻松剪。今年6月Reno4 Pro发布,在这款5G手机上OPPO突破了普通消费者视频拍摄的一个痛点——夜景拍摄,推出“超级夜景视频”。那么Reno4 Pro到底怎样?就跟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夏天的色彩
任何一个手持设备都会讲究手感,而Reno4 Pro应该是我用过手感最好的5G手机之一。首先是因为它的机身重量仅为172g,而机身厚度也仅7.6mm。据OPPO内部人员透露为了实现7.6mm极薄机身,Reno4 Pro的设计师在机身内部做出了毫米级的调整,用指尖上跳舞来形容也不为过。首先是采用厚度仅1.294mm的曲面柔性屏,其次光学屏幕指纹方案厚度更是缩减至0.266mm。并且通过优化主板上器件的间距使主板面积在Reno3 Pro的基础上再减小15%,为电池仓留出足够的空间,使电池厚度在原方案基础上减薄0.43mm。与此同时,设计师还通过优化内部堆叠使纵向空间进一步减薄0.12mm,最终实现7.6mm的完美手感。
Reno4 Pro完美的手感还来自其采用的“Reno Glow晶钻工艺”设计的后盖,这是一种从观感到质感都非常特别的工艺。AG玻璃工艺在很多手机后盖上都有采用,但经过“Reno Glow晶钻工艺”处理的AG玻璃,会在玻璃表面会形成一百多万个微米级棱镜面晶坑,在灯光或者阳光下这些晶坑的反射光效很有一种很轻微的 bling bling观感。得益于“悬空涂布技术”,注入AG玻璃下层的颜色颗粒尺寸被减小至2~5μm,使得Reno4 Pro后盖颜色精细度提升16倍,整体非常均匀、极致细腻,目视根本看不到任何噪点,渐变过渡细润无声。最后,Reno4 Pro的玻璃表面还覆盖了一层AF抗指纹膜层,使其拥有不易沾染指纹的特性。而最让我叹服的是,这种“Reno Glow晶钻工艺”还拥有一定的抗划伤性,钥匙之类的金属物件很难在Reno4 Pro上形成划痕。所以对于Reno4 Pro的用户,我的建议就是尽量不要使用外壳,因为这样会极大地遮盖了它本身极好看的颜值。
這一次除了常规的黑白配色外,OPPO再次邀请彩通色彩研究所(Pantone Color InstituteTM)共同为Reno4 Pro打造特别配色“Galactic Blue晶钻蓝”“Sparkling Red晶钻红”以及专属夏日色“Green Glitter仲夏荧光”,我们这次拿到就是“Galactic Blue晶钻蓝”,这个颜值是不是很有夏天的感觉呢?如果你买了“Green Glitter仲夏荧光”,那么恭喜你,拿着它逛街会让你得到100%的回头率。
影像系统再升级
事实上,前面我们谈到的颜值仅仅是Reno4 Pro的表象,它的真正的内在其实是影像拍摄,我们甚至可以认为Reno4 Pro就是OPPO在影像方面的旗舰级产品。影像旗舰自然有旗舰级的硬件来支撑,Reno4 Pro采用后置三摄组合,分别是4800万超清主摄、1200万超广角和1300万长焦。4800万主摄采用的是IMX586传感器并配有OIS光学防抖,从而构建起了主摄成像和视频拍摄的硬件基础。支持两倍光学变焦、五倍混合变焦以及最大20倍数码变焦的1300万长焦镜头让Reno4 Pro具有了基本的看远能力。
不过三摄组合中的1200万像素的摄像头才是我想说的重点,因为它采用的是OPPO在全能旗舰手机Find X2 Pro上配备的那颗IMX708传感器。OPPO将这颗1/2.43英寸、原生16:9画幅、拥有单颗像素尺寸1.4μm的传感器加载在Reno4 Pro的超广镜头上,就是为了解决视频拍摄中一个难点——夜景拍摄。因为这颗传感器的帮助下,Reno4 Pro的超广镜头能在夜景模式下开启四合一像素、实现大到2.8μm单颗像素,从而得到更出色的夜景成像品质。
再夜都能美
当然,仅仅是Reno4 Pro影像系统硬件上升级是不够的,要实现手机夜景视频拍摄的突破还需要算法上的改善。不过在讲夜景视频拍摄算法之前有必要先讲讲夜景拍照算法。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在用手机夜景模式拍摄时,按下快门后还需要数秒甚至十几秒之后才能成像。这就是因为手机夜景拍摄都是通过多帧堆栈合成的方式实现,简单来讲就是在短时间里拍摄多张照片然后合成一张照片输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拍摄时会看到提示要求使用脚架或者尽量握稳手机的原因,因为需要保持机身100%稳定,否则最终输出的照片将出现重影、模糊。多帧堆栈合成的方式可以说很好地解决了夜景拍摄时的进光量、噪点、宽容度等多项传统夜景拍照的难题。
那么夜景视频拍摄能用到这个方法呢?OPPO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就是Reno4 Pro。Reno4 Pro首次搭载了OPPO自研的“月光夜景视频算法”,能够在极暗环境下(约5lux)可有效提升74.4%进光量,画面纯净度可提升33.7%。这个算法通过高速多帧对齐方案,对噪点进行像素级优化处理,使信噪比提升近3dB,最终使画面纯净度提升,实现稳定、流畅拍摄1080P@30fps夜景视频。此外在色彩表现上,算法在拍摄视频时加入实时场景智能分析,使画面色彩表现更符合用户观感偏好。
坦白来说,在拿到真机体验之前我真不敢相信Reno4 Pro能用静态照片的多帧堆栈合成算法来实现夜景动态视频的拍摄,因为静态夜景照片拍摄时都还有几秒或者十几秒系统处理的时间,视频要做到实时的演算合成,那得需要多大的处理器算力才可以。不过,待我拿到真机体验才发现,Reno4 Pro的夜景视频拍摄确实不错,尤其在低亮度的环境下,能拍摄出普通手机视频所不能拍到的场景,而我比较关心的视频噪点并没有因为亮度提高而明显增多,整体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那么Reno4 Pro是怎么实现这么大的运算量的呢?那就是OPPO在Reno4 Pro上引入自研的OFusion框架,对“月光夜景视频算法”进行拆解再融合,将不同的算法数据模块运行在不同的计算单元上,实现多计算单元协同工作,使算法功耗最高降低40%,高负载时视频拍摄帧率提升21%。简单来说就是Reno 4的“月光夜景视频算法”在OFusion框架的帮助下,充分合理利用了高通骁龙765G处理器的全部算力来处理夜景视频拍摄。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静态照片使用的多帧堆栈合成的方式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稳定,要保证机身的100%稳定。那么这就不得不叹服OPPO在Reno系列上的提前布局了。早在Reno2系列上,OPPO就搭载了视频超级防抖技术,而这一次的Reno4 Pro则搭载了最新的视频超级防抖3.0技术,除了一如既往稳定的后置视频,这次新增了前置视频超级防抖和移动延时。
移动电影机
其实OPPO Reno系列一直都在倡导视频拍摄的随手拍和轻松剪。前面提到的强大硬件和领先算法能够帮助普通消费者做到随手拍,那么OPPO Reno系列搭载的Soloop即录APP就是在软件层面帮助普通消费者实现轻松剪。坦白来说,Soloop即录应该是我用过的最方便、最好用的手机视频剪辑软件,新升级的版本可以直接利用Reno4 Pro全新电影模式拍摄的21:9画幅视频,搭配APP自带的丰富模板、滤镜以及电影旁白、AI字幕等功能,依靠手机就能轻松剪辑出一部很有氛围的“大片”,可以说Reno4 Pro就是一台移动电影机。
写在最后
在我看来,OPPO Reno4 Pro不仅是Reno系列最为成功的一款产品,而且它又一次旗帜鲜明地为Reno系列树立了“视频手机”的标志。我非常喜欢Reno4 Pro,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超高的颜值,更是因为它还是一款从硬件到软件都能让普通消费者享受视频拍摄乐趣的“移动电影机”。这里我想提到的重点是“普通消费者”,而不是专业人士,所以这才是Reno4 Pro最厉害的地方。此外,Reno4 Pro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其引入了Ace2 、Find X2 系列标配的65W SuperVOOC 2.0閃充,这个超级充电技术的引入完全解决了Reno4 Pro在拍摄过程中突然没电的尴尬,因为65W超级闪充能够在极短的时间让Reno4 Pro“满血复活”。至于有多快,你试试便知,肯定会是又一个让你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Redmi 10X Pro
要性价比也要拍出乐趣
任何行业都有一个规律,高端系列价高和寡,入门系列难调大众,但都不如中端系列的竞争大。大多数消费者都期望以一个尚可接受的价格得到更好的产品性能,所以往往是这一层级的产品越发让厂商头疼。
Redmi作为一个专注于性价比的手机品牌代表,一直在为普通大众打造既实用又实惠的手机。这次,我拿到了Redmi新系列机型——Redmi 10X Pro,来看看这款主打超性价比的手机又有哪些让我们心动的地方?
外形是第一印象
虽说现在大多数手机都是全面屏,从正面区别不大,但从后面却能分辨出各自的特点。Redmi 10X Pro背面是采用了3D四曲面设计,触感不错,握持舒适。现在有很多人都是拿着手机走路,所以手机厂商也在重量下足了功夫。Redmi 10X Pro的重量只有208g,即使是女生长时间拿着逛街也不会觉得累赘。深海蓝的颜色男女通用,在光线照射下还会有光纹效果的变化。
Redmi 10X Pro的后置摄像头是“浴霸”式排列,采用了4800万像素主摄像头+119度超广角镜头+30倍数码变焦镜头+500万像素微距镜头,所有的摄像头都放在了中间位置,这样可以避免拍照时手指不小心遮挡镜头的情况发生。Redmi 10X Pro正面是一块6.57英寸的AMOLED屏幕,水滴屏设计区别于现在大多数手机的挖孔屏,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屏幕的亮度达到了800尼特,支持HDR10+,具有4300000:1的高对比度,显示效果相当不错。Redmi 10X Pro的前置摄像头是2000万像素,具有AI美拍功能,喜欢自拍的朋友有福了。
因为Redmi 10X Pro走的是大众普及路线,所以在扬声器方面并没有采用立体声的设计,但也能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其实现在很多朋友都是戴着耳机的,毕竟外放声音既会影响他人,效果也难以达到最好。难得的是,Redmi 10X Pro还保留了3.5mm的音频线接口,这样可以保证用户在充电的同时,也能正常使用有线耳机,这也印证其作为中端手机的本质。Redmi 10X Pro的电池容量有4520mAh,满足一天的正常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另外,随机配备了33W的疾速闪充电源,充分满足了用户急需充电的需求。
給它比个“心”
聊了外形,再看看内在。Redmi 10X Pro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芯片,它采用了天玑820高性能处理器,4大核+4小核的CPU最高主频达到2.6GHZ,GPU是ARM的mali-G57处理器,这是基于7nm制程工艺的中高端5G平台,其综合性能与去年高通旗舰晓龙855平台接近。
我先用安兔兔跑个分,可以看出由于芯片的高性能,分数接近40万,与官方宣称的41万+的得分很接近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另外各具体项的分数也相当不错。已经达到了5G手机准旗舰水准,是5G中高端市场的重量级选手。再来看看安兔兔AI评测的结果,19万多的综合得分在同级别手机中也是很突出的了。
如果说Redmi 10X Pro最大的特色亮点在哪里?那必定是双5G双开双待,这是同级5G平台所不具备的。简单来讲,就是Redmi 10X Pro的主副两张SIM卡可同时接入高速5G网络,同时支持未来的5G VoNR高清通话,还能根据网络环境在主副卡之间智能切换——当一个运营商的5G网络表现不好时,自动切换到另外一个运营商的5G信号上,从而实现5G不掉线。
我在5 G信号覆盖的商圈测试,下载速度达到每秒494Mbps和574Mbps,上传速度达到每秒129Mbps和110Mbps,这个速度相当不错了。你可能注意到测速图片右角的信号显示是一个5G和一个4G,而并非双5G,在咨询了厂商后,得知需要等过段时间固件升级后才能支持双5G双开双待,希望不会等太久。对比一下双4G信号下的速度,下载速度是每秒47.2Mbps和49.4Mbps,上传速度是42.1Mbps,和5G相比简直是“龟兔赛跑”。
此外,Redmi 10X Pro系列还具有360度防抱死天线设计,拥有超强5G信号,能大幅改善高铁、高速、电梯、地库等复杂场景下的5G连接稳定性和速度,确保“Always-on 5G”的高速网络体验。
更有趣的拍照
拍照早已经成为智能手机最重要的卖点之一,配备像素越来越高的前后镜头,各种花样繁多的AI、滤镜功能让我们目不暇接。随着网速的加快,网络平台的丰富,对拍照的功能要求也是越来越多,清晰只是最基础的,更多的要求成片有亮点、能出彩,还得一键轻松完成,不能有过于复杂的编辑。
Redmi 10X Pro采用了4800万像素主摄像头+119度超广角镜头+30倍数码变焦镜头+500万像素微距镜头,前置摄像头是2000万像素,成片效果相当不错,可以完全满足用户的日常拍摄需求。同样你可以选择4800万像素的超清输出,在放大照片后可以看清更多细节,没有出现马赛克的情况。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4800万主摄的色彩饱和度尚佳,但局部暗黑场景曝光不足,即使强行提高曝光局部依然有些暗淡。用4800万像素超清拍摄,照片反映的是真实的被摄物的光线和色彩,呈现出的照片质量不如AI状态下拍摄的照片讨喜,后者更适合在朋友圈集赞。
用Redmi 10X Pro的30倍变焦拍摄,可以看到长江对岸的山城网红打卡点——过江索道站楼。
有些画面就要用超广角镜头拍摄才能突显出气势。超广镜头拍摄出的画面并未出现明显的畸变,值得称赞。在拍摄建筑时,能明显感觉到超广角的优势,能够使拍摄的建筑显得更加恢宏大气。
山城的夜景很美,正好可以用 Redmi 10X Pro的夜景模式來拍摄。手持夜景模式把灯光的细节表现得很到位,江面上倒影出的灯光与实际物体的灯光相呼应,让画面显得更唯美,天空的云层也能比较清晰的呈现。
虽说手机拍照成为主流,但要用手机拍出好照片,拍出有趣的照片却是绝大多数普通用户的难题。此次Redmi 10X Pro搭载的AI流光相机就非常有意思。利用AI流光相机,普通用户不用拥有专业摄影技术就能拍出如“创意光绘”“霓光夜幕”“璀璨星空”“浪漫星轨”等特效照片。我对这个功能非常感兴趣,迫不及待地来试试。在相机里面的“专业”选项下选择“穿梭人群”模式,一拍即成。
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背景相对静止,这个时候拍出的照片很有电影的感觉。这个模式还可以用来拍摄人像,模特站在近处静止不动,配合后面人群走动的虚影,十足的艺术感。我又试了“霓光夜幕”模式。流动车流的灯光虚影增添了许多别样的韵味,几秒钟就能拍出一张大片发朋友圈了。这里要提醒一下,当你选择“霓光夜幕”模式时,并不会提醒你使用三角架,经过我的实际拍摄后建议大家用三角架,拍出的光带会更明显,静物的灯光效果也不会模糊。
写在最后
作为主打性价比的Redmi 10X Pro,不仅外形时尚而且功能实用,值得年轻朋友的青睐。在我使用的这段时间,流畅不卡顿、拍照丰富极致和续航给力这几个特点让我印象深刻。和之前的Redmi手机一样,Redmi 10X Pro给人带来很好用的感受。在同级别机型中,Redmi 10X Pro确实表现出色,加上2299元起的价格,相信有更多的朋友会觉得它是真的“香”。
vivo X50 Pro
让你从此远离模糊照片和视频
X系列一直是vivo影像旗舰产品系列,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差不多半年左右就有一款新机问世。继去年年底发布的X30系列后,更加强大的X50系列在今年6月初横空出世。尤其是搭载了超感光微平台的X50 Pro可以说开启了手机机身防抖的新时代,那么这款突破传统手机的光学防抖固封,推进机身无损防抖理念的X50 Pro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像体验呢?就让我们带着vivo X50 Pro一起去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的重庆大足石刻看看吧!
漂亮的皮囊
有人戏称现在出门什么都可以不用带,只要带上一部手机便可走遍全国。这个说法并不夸张,如今的手机早就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而是钱包、相机、交通卡……各种人们生产生活的必备工具。比如外出旅游时数码相机不再是必选,取而代之的自然是影像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手机。不过对于要随时随地拿出来拍摄美景的摄影工具,一个漂亮的皮囊是我们对手机的必然要求。
值得庆幸的是,vivo X50 Pro就是一部具有漂亮皮囊的手机。一直以来,vivo都相信设计是一种可以去感动消费者的感性体验,因此对于影像旗舰X系列vivo是在以科技为底色,致力于塑造专业影像形象的同时,向消费者传递着质感生活和人文时尚风格。今年6月初发布的X50 Pro在设计理念上以“雅致”二字始终贯穿,其中我最为欣赏的就是其双色云阶设计。由于微云台的加入,因此X50Pro的机身会有超过2mm极高的凸起,这对于手机的外形设计来说是一个最大的难题,而双色云阶设计就能巧妙地解决微云台和主摄凸包的厚重感。第一阶是承载主摄、人像和广角镜头的高阶梯,采用具有专业感的经典黑色。第二阶为承载潜望模组的中阶梯,为银色设计,透出别致、优雅的设计内涵。双色云阶设计让整个摄像头模组如云层一般扁平而舒展,呈现出极为干净、轻薄的视觉观感,拿在手中丝毫不会感觉到镜头部分的凸出感。
X50 Pro机背的配色也很有意思,我拿到的是名为“液氧”的配色。坦白说没拿到真机之前光看图片很多人和我一样无法理解明明是淡蓝色,为什么会叫“液氧”?但当把真机拿在手中的第一瞬间就会立刻明白了。因为这是一种在光照下充满流动感的蓝色,仿佛气态的氧凝结成液体铺满了整个机背,很有治愈感。
另外要说明的是“液氧”配色采用了目前流行的AG磨砂工艺,这种工艺最大的优势在于一不会沾染指纹,二是触感细腻温润。再加上X50 Pro采用3D柔性曲面屏和COP封装技术,整机厚度最薄仅有7.49mm,因此X50 Pro的手感非常好。
强大的灵魂
在X50 Pro漂亮的皮囊里面居住的并不是一个有趣的灵魂,而是一个强大的灵魂。X50 Pro的摄像系统算是强悍,其后置主摄为4800万像素高感光微云台主摄+800万像素120°超广角镜头+800万像素潜望式变焦镜头+2400万像素50mm人像镜头组成,其不仅覆盖16~135mm焦段,还可实现5X光学变焦,最高60X数码变焦。不过下面我们要聊就是这个强大灵魂的核心部件——微云台。
在vivo微云台问世之前,手机普遍采用的是OIS光学防抖,主要的目的就是解决手机拍照或者视频拍摄时不可避免的手抖问题,毕竟多数情况都是手持拍摄。但是如今的手机影像已经到了比拼暗光成像、夜景视频拍摄的阶段,那么更有效的防抖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因为无论是OIS光学防抖还是EIS电子防抖都无法根本解决画面模糊、晃动的问题。vivo影像团队在2019年5月首次提出“给主摄增加微型云台防抖机构”的“微云台”方案,将手机防抖从“双轴平面防抖”推向“立体防抖”時代。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OIS光学防抖的原理是通过在镜片组中增加一个使用磁力悬浮的镜片,这个镜片会配合陀螺仪工作,当机身发生震动时,能检测到轻微的抖动从而控制镜片浮动对抖动在X轴和Y轴方向上(左右和上下方向)进行一定的位移补偿,从而避免了光路发生抖动,实现光学防抖。vivo的微云台则是基于仿生学的“鸡头防抖”原理,通过机械运动补偿,微云台可以稳定拍摄画面,让镜头主动“抖”起来,进而抵消用户在拍摄时产生的抖动。“比OIS防抖多一个维度”是微云台与传统防抖最大的不同。X50 Pro主摄中搭载的微云台不仅可以实现“X轴、Y轴双向运动”,还能实现围绕两轴的转动,形成YAW和PITCH轴向的运动,从而达到更多维度的“立体防抖”,防抖角度由传统OIS防抖的正负1°以上提升至正负3°以上,可防抖的范围面积是传统光学防抖产品的约3.2倍,更好地解决了用户在拍照以及拍摄视频时遇到的防抖难题。如果你了解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手机或相机稳定器,那么大家就可以这样简单理解——vivo把一个微型三轴稳定器放入了X50 Pro中。
那么问题来了,vivo是怎样做到的这一点的呢?毕竟X50 Pro的机身还是很轻薄的,而传统微云台面积约为普通主摄平均占板面积的5倍,是潜望式摄像头的3.2倍。
首先vivo研发团队经过不断尝试独创了堆叠方案——异形磁动框架,将占板面积节省约40%,厚度减少1mm,压缩微云台与屏幕的距离至微乎其微的0.13mm,再加以良好的结构保护措施,形成一套外观设计与主板布局“完美”平衡的堆叠方案。其次为了压缩空间,vivo将大量传统垂直水平放置元器件重新进行了电路设计,采用了异形排布,从内部结构上优化空间。第三为了做到稳定连接,同时减少微云台的扭动拉力(连接镜头模组的FPC柔性电路板的反作用力,会影响镜头模组的转动角度),微云台采用vivo史上最薄的,厚度仅为0.07mm的“双S型FPC”排线,相比行业普遍的0.1mm厚度在加工精度上难度更大。
估计大家新的问题就是微云台的效果到底怎样?我觉得还是用实际样片来说话吧。如果大家用手机长焦镜头手持拍摄就知道一旦焦距超过10倍,镜头机会不由自主地晃动,焦距越大晃动就越厉害,如果没有脚架,多数手机的最长焦端成像根本就模糊不清的。X50 Pro最高支持60X数码变焦,因此我手持X50 Pro在超级月亮模式下分别用10X、30X和60X拍摄了月亮。从实际成片来看,无论哪个焦段的月亮都非常清晰,边缘模糊情况基本没有,而这就微云台的功劳。
暗夜精灵
除了微云台之外,X50 Pro对色彩滤光片和传感器整体也做了调整与优化,整体感光性能相比X30 Pro提升了39%。更得益于微云台防抖的加持,X50 Pro暗光场景的曝光能力大幅提升,手持场景感光性能提升873%,充分保证夜景环境下的拍摄表现。vivo联合索尼定制了专业的Color Filter色彩滤光片,大幅提升了R/G/B通道的透过率。根据仿真结果,R/G/B通道QE峰值各提升12%、10%、12%左右,整体感光性能提升10%左右,充足的进光量使夜景拍摄的画质更加优秀,堪称暗夜精灵。
在大足石刻某个石窟里,光线比较微弱,肉眼观看以及普通手机拍摄仅能看清楚佛像,而无法完美展现佛像真实的色彩。而X50 Pro优秀的暗光拍摄能力(非夜景模式)非常出色,不仅清晰地还原了石窟佛像身上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细节,就连佛像身上以及身后雕刻的云彩的色彩都展现出来。我在拍摄这两张洞窟照片时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旁边一位也在参观拍照的川美教授看到我拍摄的照片后赞叹不已,还专门留下邮件让我把这两张照片发给他。原来美真的是可以传递的。
影像的乐趣
其实很多人为什么喜欢手机拍照或拍摄视频,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手机上集成了很多很有意思的滤镜、拍摄模式,让拍照成为一件简单且有趣的事情。比如X50 Pro具有的星空拍摄模式,基于天空分割对齐技术,将星空与地景部分进行分割处理,利用对齐算法将多帧的星空画面对齐,解决长曝光期间地球自转带来的星星位移,同时保证地景细节清晰,这样即便是不懂摄影的人也能拍摄璀璨星河。
左边这一组夜景色彩准确,细节还原,噪点控制好,画面干净。左下在晴朗天空的反衬下,房屋的暗处亮度适中,店旗的红黄两色精准。
华为P40的镜头能力
P40的后置三摄依然是莱卡设计, 每一枚镜头都符合莱卡标准。主摄镜头5000万像素,超广镜头1600万像素,长焦镜头800万像素。虽然这次主摄光圈为F1.9,但是光圈小了大底可以来补,而且RYYB高感光成像能力也能保证良好的成片率。拍摄时提供莱卡三种模式即莱卡标准、莱卡鲜艳和莱卡柔和模式拍摄,而莱卡鲜艳模式颜色浓郁,是标准的莱卡担当,是“用过就回不去”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讲,1~3倍(等效35mm胶片焦距 24mm~72mm)是日常拍摄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焦段,其次是3~5倍(等效35mm胶片焦距72mm~120mm),所以在P40系列三款机型中做了很好的区隔与定位。华为P40 Pro+搭载超感知徕卡五摄:包含5000万像素超感知主摄像头、4000万像素电影摄像头、10倍光学变焦摄像头、3倍光学变焦摄像头和一枚3D深感摄像头;华为P40 Pro采用超感知徕卡四摄:包含5000万像素超感知主摄像头、4000万像素电影摄像头、1200万像素5倍光学变焦摄像头和一枚3D深感摄像头。
P40实现3倍光学变焦、5倍混合变焦和30倍数字变焦。此次的XD Fusion图像引擎为变焦成像提供了保障。“图像引擎”多见于电视机领域,用于提升电视机画质,而此次P40系列采用XD Fusion图像引擎就是为提升手机画质而来的。通过多摄像头RAW域信息融合、语义理解和分割、像素级画质处理,增强图像细节。在变焦拍摄时,长焦模组与主摄采用XD Fusion进行融合成像,在主摄和长焦之间加入一个或者两个小长焦进入进行融合成像,这样就使得变焦过渡平滑。P40还支持OIS光学防抖。
用莱卡鲜艳模式拍摄,颜色浓郁色彩夸张,德系风格辨识度很高。山城的路弯弯曲曲不知深处,尽头又是峰回路转。怀旧模式的拍摄,赋予了场景颜色的层次感和年代感,其间的人物服饰偏淡,蒙上一层年代的记忆。初夏的绿植鲜嫩,再加上之前的夜雨,让一派老气的小巷生机盎然。大光圈模式捕捉到这绿色的细腻,暗部细节提亮还原,背景虚化能力出色,绿色成为主题。
写在最后
P40系列的三款机型,从屏幕尺寸、镜头及焦段的划分来看,其中P40和P40 Pro是为了让更多消费者能感受到华为P系列的时尚和影像能力,让普通消费者点开相机随手就能拍,拍下的画面细腻丰富,特别是小巧轻便的P40,单手握持很舒适,而P40 Pro+则集顶尖的影像技术于一身,凝结是华为超感知影像技术的精髓。所以,作为消费者的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P40系列中選到一款适合自己的影像旗舰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