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地质与地貌学”课程的应用研究

2020-08-13石生伟刘云段碧华梁琼刘杰郭家选夏孟婧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9期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课程

石生伟 刘云 段碧华 梁琼 刘杰 郭家选 夏孟婧

[摘 要] “地质与地貌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采用互动式教学有效提高该课程学生的考试成绩。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地质與地貌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新途径,对本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地质与地貌学;互动式教学;野外实习

[课题项目] 2019年北京农学院内涵发展定额项目-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经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作用发挥的研究——以中澳项目为例”教改项目(5046516641/105);北京市农委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科技能力提升项目(01021011);2017年北京农学院教学团队项目“生态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项目(BUA201702)

[作者简介] 石生伟(1984—),男,甘肃酒泉人,北京农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土壤碳氮循环与生态模拟研究;夏孟婧(1985—),女,安徽安庆人,北京农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9-0288-02    [收稿日期] 2019-11-17

一、引言

“地质与地貌学”是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发生和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1]。该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核心课程“土壤学”“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等课程的先导[2]。“地质与地貌学”课程不仅涉及地质学理论教学,同时兼顾室内观察实验和野外实习,才能形成完整的高质量教学体系,达到培养人才的教学目的[3]。

随着高校教学体制改革和通识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校开设课程种类增加,专业课程的课堂学习时长普遍被压缩[4]。“地质与地貌学”专业性强,术语众多,抽象思维的理论较多,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效果在有限学时内受限制[5]。因此,需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对于地质基础知识背景相对薄弱又没有其他地学辅助课程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来说,在有限的课时内学好这门课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3];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如何在压缩课时的情况下,将内容抽象和实践性强的“地质与地貌学”教透,是该课程亟待解决的教学改革难题。

互动式教学模式兴起于欧美国家,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6,7]。目前,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多个学科、领域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互动式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地质地貌学”抽象思维和实践性强特点[3,7]。因此,本课程教研组针对“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北京农学院实际教学情况和野外实习基地,从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入手,将互动式教学方法融入该课程教学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符合时代特征、体现专业特色的“地质与地貌学”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促进教学效果。

二、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互动式教学则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对课堂内容做好充分的预习和准备,而课堂上需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提供学生展示自学成果,为学生探索发现知识提供机会。由于地质学理论较为抽象,而地貌学相对具体,感性的素材较多,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实际情况,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分为两部分。

1.在地质学理论部分,互动主要体现在“状物与岩石”章节。该部分通过收集常见的北京地区矿物标本和图片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矿物岩石的兴趣。课堂随机分组,收集不同矿物岩石的标本,让学生观测岩石与矿物的特性,讨论三大岩石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加深了状物与岩石的主要特性,理解矿物的含义及其成因和分类,掌握矿物的认识方法及常见矿物的典型特征。

2.在地貌学部分章节,把“地质与地貌学”相关原理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设置多种互动方式。例如,采用学生辩论的方式,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是个生命共同体”开展辩论,相关知识点为水循环、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方面。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专业特色,符合时代特征。整理《地理中国》等经典科教片在课余时间供学生们观看。安排学习小组就典型地貌类型开展5分钟课堂展示。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材料,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该方法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资料搜集、PPT制作、统筹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这些活动对学生以后毕业设计答辩和社会求职面试等环节的心态把控能力是一个锻炼机会。

三、野外实践环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构建野外实习环节多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野外实习前,首先利用北京市地质地貌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带队教师对“中国地质博物馆”“房山石花洞地质公园”和“门头沟妙峰山地质长廊”等进行野外实习前考察。其次,收集相关视频资料,讲授具体知识,引用大量的图片和素材,深入浅出地讲解,对学生们思维能力的培训、启发,此课告诉学生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分析问题。

在野外实习环节,首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相关工具和仪器(GPS、地质图和地质包等)。学生分组测量岩层及构造面产状,采集岩石并仔细观察等。教师采用提问方法讲解实习地区岩石地质构造。2018年我们在门头沟军庄附近,发现地表玄武岩伴有大量的杏仁构造和石英、蛋白石等硅质矿物。通过老师提问引导,同学们反复观察、思考、分析后,终于明白玄武岩都具有杏仁状构造。通过这些知识点的贯穿,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结束时,以4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写一篇不少于8000字的实习报告。通过编写报告,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总结,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地质思维的训练。在实习报告的内容上,要求学生必须查阅相关文献,引入相关研究结果,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在野外实习环节穿插与北京西山地质景观研究相关的地质学家野外调查的故事。这些细节有助于他们建立地质学的兴趣。

四、教学效果预评价

互动式教学模式还设置了平时成绩奖励机制,对于辩论优秀和课堂PPT展示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对两个年级期末考卷成绩分析也表明,采用互动式教学后,有效提高优秀学生的比例,大幅度降低及格和不及格的比例。由此可见,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地质和地貌学”课程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五、结语

本文针对“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主要将互动式教学方法融入该课程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利用课堂展示、野外提问讨论和课下自学环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教学实践表明,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新途径,对农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玉英,王玉侠.论地质生态学教育[J].地质科学译丛,1996(2):2,90.

[2]黄智刚.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9,98.

[3]魏晓,文雪峰.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地质与地貌学》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学周刊,2017(28):1,10.

[4]罗晓锋,王艳艳,颜春军,等.基础地质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6(2):60,147.

[5]李晓刚,王鹏.地方本科院校地质地貌学“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师理科学刊,2019,39(4):5,102.

[6]Deslauriers L,Schelew E,Wieman C.Improved Learning in a Large-Enrollment Physics Class[J].Science,2011,332(6031):4,862.

[7]凡少影.浅谈互动式教学在“地质地貌学”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4):58-60.

[8]王数,李保国,吕贻忠,等.“资源环境野外综合实习”课程的创新与实践[J].农业教育,2014(1):6,63.

猜你喜欢

互动式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