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背后的爱之诗
2020-08-13叶露
叶露
一、多重身份的创作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邱红根有着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仁心仁术。除了医生的职业之外,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写诗。在其诗集《叙述与颂歌》自序里他写到:“‘写诗是一个晚熟的专业,它像我的职业——外科医生,现在赖以谋生的手段一样晚熟。”在多重身份光环的围绕下,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物欲社会里,他选择睿智而又简短的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表达对诗歌的尊敬。
邱红根出生于湖北汉川的一个小村庄——涂邱,因地处广阔的江汉平原,造就了他广阔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在这样一个“袅袅炊烟”的涂邱,他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后来他读大学离开涂邱,到咸宁求学。在这里,他开始筑起属于自己的诗歌城堡,并担任了咸宁医学院绿雪诗社第四任社长。诗意的校园生活,对生活敏感,有着独特生命感知的文学青年邱红根,因于外部城市生存环境的纷繁复杂与内心渴望静谧淳朴的乡村情结之间相碰撞而产生的情感落差,给了他诗歌的想象基点。大学时代创作很多有关乡村的诗歌,如《山里人》:“山里人的天空/是用饱满的鸟鸣撑起来的/山里人的四季/总延续蓬勃的树色/山里人的目标/总充满绿色的诱惑。”为我们描绘了湛蓝的天空下,鸟群自由歌唱,在一片绿意盎然的大树环绕下有着蓬勃生机的乡村世界。另一首《荞麦花开》:“荞麦花开/民歌唱红田野的热爱/斗笠下的女人/从爱情的田野走來/平原的阳光/在荞麦的上空纷纷扬扬/女人水一样在麦行上流动/露水沾在他们全身/沾在荞麦的深部。”在荞麦花开时节,一望无际的花海,戴着斗笠的女人轻轻走过,仿佛听见荞麦的絮语,沾上荞麦的花香,把我们带入美轮美奂的乡村春意图中。
邱红根的诗歌作品深深地依附在他所热爱并热忱歌颂着的乡村,因为他生长于斯,所以他的诗歌想象与意象,都与家乡涂邱有关。“我必须用一百倍的放大镜/才可能看清/地图上的那个小点/或者根本就看不到//江汉平原的一个小村庄/生长着鲜活的人群/和袅袅炊烟/在一份中国地图册上/变的十分形迹可疑//但我必须宗教般记住它/用整整一生,涂邱/——它是一个流浪在外的人/内心的地理。”(《涂邱》)无论诗人身在何处,家乡永远是精神家园和栖息地,有根他才可以走向更远更广阔的天地去。诚如李大钊在其经典短章《山中即景》写到:“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一样,邱红根也深深眷念这乡村大自然的美景和生他、养他的大地。早期诗歌创作多以乡村、亲人为主要意象。故乡,在诗人心里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是他灵魂栖息的宿地,从乡村的纯粹与美好写起,是他诗歌之旅的起点。这里面有它对乡村、对诗歌、对人生的爱,正因为具备了爱的立场,才能描绘乡村的一草一木、一事一人,抵达故乡的内部,抒发对处在乡村角落小人物的大悲悯,从而诗歌更有力量,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作为一名医生,邱红根有着“医者仁心”的悲悯意识和良知情怀。在从医的职业生涯里,他逐渐养成了遇事都能冷静而准确的做出判断,而体现在诗歌里则是细腻与温润,也有气魄和胆识。在邱红根的诗歌作品里,最打动我的,是他以谦卑的心态、诗意的语言描绘的生活之美。他的诗歌简短而又不简单,立足于日常生活经验,没有无病呻吟与苟且迎合,更多是直面现实的残酷,表现对底层人物的关注和社会责任感。“在城市的缝隙里/生长的梦都是彩色的/且总与生我养我的故乡/有关打工的人/我习惯将他们比作种子/并坚信洒落城市/就是在再坚硬的水泥地上/都能生根、发芽/并开出鲜花。”(《打工的人》)这不仅是对打工者的肯定,更是对自己的激励,无论出身高贵卑贱,只要有梦有坚持,定能开花结果。邱红根是一位有心人,在瞬息万变的都市生活,他总是用他那敏锐的双眼捕捉到那些被繁华外衣遮蔽下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观察他们隐藏在内心细微的情感纠葛,这是他看人生看世界的方式。如看见《城市上空的鸟》想起乡下与鸟有关的的人和事;透过《楼顶上的菜园地》有凡俗的目光不能仰望的高度;偶遇街上的《卖花姑娘》与花构成一幅画,生动着城市僵硬的表情……邱红根写的是他熟悉的城市的细枝末节,没有刻意营造深奥晦涩的诗意,也没有作故作高深的人生思考,有的只是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发现生活里一些小人物、小事情带给我们的感动与美好。
二、用爱对抗遗忘与苦痛
情感是艺术的核心。诗人将日常生活独特的感受与细腻的感知,用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能让我们体悟到生活的温度,达到情感的共鸣。世人都说“医者仁心”,邱红根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要拿起手术刀为患者摘除身体上的“痛苦”。见过太多的生命个体的生死离别的他,有时也感到无能为力和难过,可是,这反过来又给他强大的内心世界与灵魂的震动。他选择诗歌作为情感流淌的出口,用诗歌这支“笔”记录生活,写下自己的“心灵史”,感恩他人与珍惜生活,用自己诗意的眼睛和内心的关爱来打量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用“爱”来对抗遗忘与苦痛。
诗人对故乡及其亲人的爱。从乡村走出来的邱红根,经历城市生活的喧嚣与复杂,并没有改变他作为大山子民的淳朴与善良。他笔下的故乡、亲人是他的牵挂与彼岸的港湾,也是他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玉米,活动在我的故乡/那养人的水土上的玉米/常像一阵细腻的音乐/来到我钢铁水泥的楼房/让我想起高大的父亲/及玉米地的阳光。”(《感激》)玉米是乡村的常见作物,由玉米想到故乡,想到父亲。正因有父亲的精心耕作,玉米养活了贫困的故乡,也给了他健康的体魄。金黄的玉米的色泽就是温暖如春的阳光,父亲亦如阳光照亮他的人生。如果说这是感激父爱的深沉与伟大,那《老家背后的菜园地》则是写给母亲的赞歌。“矮矮的半亩菜地/害羞地站着/在老家背后远远看去/是老家身后的影子。”邱红根用他细腻的笔触写出任劳任怨、勤劳持家的农村母亲,也写出了乡村的宁静和淡淡的乡愁,抒发了他对父母的爱,这是他作为儿子表达孝心的另一种方式。而《织毛衣的女人》写出了作为丈夫的邱红根对妻子的疼爱和守护。在只有八平方米的卧室,丈夫写诗,妻子安静坐在一旁织毛衣。没有对话,没有喧闹,有的只是缓缓流淌心底的暖流和无声的爱。多么温馨的画面,丈夫笔下写的是送给妻子的情书,妻子手里织的是给丈夫沉甸甸的爱。邱红根总能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好,用简短的词句书写诗歌的本真,回归内心的充盈。著名诗人田禾说到“把一些平凡的生活稍加雕琢,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故作惊人的生僻怪异的字眼,把原汁原味的生活用最平实的语言以诗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果多一点诗的质感,就是一首好诗了。”邱红根在乏味的日常生活加上了爱、真诚、感恩这些调味品,使诗歌更饱满生动,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独特口感。
诗人对底层人物的关爱。在当下,大量的城市诗歌,多以追究写作技巧,流于都市的表层,缺乏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审视和批判。每个人都在步履匆匆,或追逐名利或享受当下,过度关注人的欲望。我们在这浮躁的社会里变得更加焦虑不安,从而难以沉到生活的底部,作出对当下生活诗意的关照。而邱红根的诗歌创作则表现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描绘生活的底色。在一首名为《医院内的卖报老人》则是最好的写照。“那位卖报的老人/来自我们乡下/他总习惯背着报纸/用蹩脚的普通话深入病房/向南腔北调的方言们出售”诗人写出了底层人物讨生活的艰辛,不仅要承受生活的重担,还要背负沉重的报纸,对付不同的方言交流。老人七十岁的高龄,一日三遍来回爬过七层楼,他起早摸黑的卖报,可收获的依旧是孤独与寂寞。诗人在这里不仅抱有对老人命运深切的同情,也有隐藏在内心的愤懑与呼声。理应安享人生天伦之乐的老人,却仍疲于奔命,这是世人的冷漠,更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人文关怀的缺失,透露诗人对城市生活价值的质疑与讽刺和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意识。无论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活每天上演多么精彩的戏码,都与老人的生活无关紧要,因为对于老人,一份报纸所赚的五分钱才能给他生活的保障。诗人没有停留在对卖报老人一天生活的客观描述,而是在强烈的愤慨之下有一颗温暖的爱心。另一首诗歌《停顿》写出诗人作为医生这一身份时对病患者的仁爱之心。他对这位未婚女孩就被切除一只乳房流露出叹息。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还没来得及享受生活的甜蜜,就要面对身体的残缺和不完整。而病房外面热烈交谈的男女和他们手里的鲜花,与躺在手术台上的女孩形成强烈的对比。命运是残酷的,可诗人教会我们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遇到人生的挫折与不幸时,我们要适时停下我们匆忙的脚步和行程,反思我们不足与缺陷,从而更好的投入下一段旅程。
诗人对诗歌的热爱。正如“后记”所写:“这么多年,我已经把写诗、读诗当作我抵御寒冷和抗拒失败的唯一有效手段。”正是有着诗人对诗歌的执着,我们才能读到这些真善美的诗句,在喧嚣的尘世生活之下,收获一份诗意的纯真与人生的智慧。邱红根是用生命在写作“他不停地写诗/偶尔拿出去发表//名字上没加上黑框框。”(《活着》)这首诗表达诗人对诗歌矢志不渝的忠贞与感情,让我想到另一位诗人白玛的《我要像写墓志铭一样写诗》表达的果敢与勇气。“一辈子一首诗啊,//我要好好写。让疾行在大地上的眼睛能认出我。”他们都是惜诗之人,拥有一颗热爱诗歌的赤子之心。在当下文坛鼓吹的“诗歌无用论”和浮躁的消费文化背景下,诗歌成了束之高阁的东西。可是,邱红根依然扎根于诗歌,“写诗永远是我自己的事情,仿佛带着一种宿命的力量,这辈子与诗结缘。”这是诗人对诗歌的内心独白,也是他用书写诗歌的形式对抗时间的流逝、记忆的遗忘与生活的苦痛,是他所立的誓言,将诗当作他生命中最忠贞的“情人”。在远离浮躁的世俗生活,没有掌声与鲜花,幸好,他还有诗歌为伴。
三、古典与现代的诗意转换
读邱红根的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来自乡村泥土的气息和风吹麦子的清新味道,这是乡村自然景致的静与动。但我们也能读到古典诗歌的传统韵味。对于邱红根来说,诗的新旧体式并不重要,用心体悟生活的质感,留下生命来过的脚印,书写人情的真善美才是真意。因此,邱红根善于在我国历尽千年所积累的传统古典文化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自由转换。
诗集《叙述与颂歌》中有很多诗都是诗人对古典诗意进行现代转换的尝试。如《采桑子》:“你们这些在古典诗中/反复出现的女子/住在小河以西/那座美丽的村子里/每天清晨脸贴阳光/脚踩露珠/到村头桑园里采桑/纤手玉足兰心慧质/我穿的是你们巧手编织的衣”。初看这一节诗,脑海里就会想到东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女子采桑是一个常见的古典意象,诗人用富有现代感的句法来表现,赋予词句别样的诗意。再比如《十面埋伏》:“一把年代久远的琴/在一位纤纤女子手中/弹起琴声刀锋般坚韧//伫立于战争遗址/我听见埋伏的琴声十面响起/月下绝路的英雄面山而泣//从历史的夹缝中走过/请告诉我是/谁家女子/一双素手弹断古琴”。这首诗古典意象和现代语言相交织:“月下绝路的英雄”“弹断古琴”保留了古典的诗境,让人联想到西楚霸王与汉王刘邦垓下之战的历史画面,感知霸王项羽与爱妾虞姬的凄美爱情。而“琴声刀锋般坚韧”“从历史的夹缝中走过”却又是现代语言常用的词句。诗人在融合古典诗意与现代语言时,为我们重温经典,回顾经历史这条长河筛选后留下的璀璨珍珠。诗人车延高说:“我想看诗歌在古代和现代之间的行走,将古典艺术的珍珠系于现代新诗的项链。”邱红根正是从现实生活出发,走进古典诗词,采摘圆润饱满的珍珠,运用修辞及现代语言,认真细心打磨这条现代新诗的项链。再比如《丝绸之路》第一小节:“它绝非丝绸般柔软/事实上它比我们/走过的任何一条路/都坚硬”运用一组反义词“柔软”与“坚硬”,形成诗句之间巨大的张力,读来很有力量感,既写出诗人对盛世唐朝的赞扬与敬佩,丝绸之路的不易与艰辛。从另一侧面也可以体悟出诗人所说的“丝绸之路”亦是象征着“诗歌之路”,看似几句简单的诗句,谁知背后的咬文嚼字与反复推敲,表明诗人虽知写诗道路的孤独与艰难,可依旧一路前行的信心与执着。“现在当我在哀哀的野风中/沿着这条坚硬的道路行/走古典的月亮长安的月亮/请照着我一路拾起/串串驼铃和这千年的忧伤”。诗的最后一节将思古的幽思转化为对历史的审视与继承。在诗人眼里,古典的事物与意象让他痴迷,它们至今依旧发出夺目的光芒,诗人愿做一名勤劳的“拾穗者”,“一路拾起”延续着华夏不朽的诗魂。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曾说过:“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我们在邱红根的诗中随处都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风景的热爱与歌颂,有田野上恣意的逛欢:“在田野上走/你可以大口大口呼吸新空气/你看见可人的蝶儿飞舞/勤勞的蜜蜂/在恣意的阳光下/把菜花姑娘追随/民歌深处,农人播种和收割的姿势/深刻而纯净”(《在田野上走一走》);也有农忙季节收获的幸福:“麦熟时节/颗颗麦穗攒动纯粹的清香/沿五月的意向/把我们美丽家园的门叩响/我们持镰走向广阔的田野/麦鸟飞临我们头顶/翅膀扇动风扇动着金色的希望/满眼成熟的欢心/连牛羊也在村头不住的歌唱”(《麦熟时节》);有古典的优雅、安谧:“含羞草常在无人的地方/怯怯地站立/一如江南我梦中/那位古典的女子/我爱的就是你那种含蓄的美呀”(《含羞草》);也有现代的幽默与智慧:“我得承认,我能够辨明,/镜中的左实际是生活中的右。”(《镜中》)。邱红根用一颗热爱美好事物的赤子之心,抒写生活中的诗意,让我们在喧嚣浮华的社会里收获一个澄净的心灵家园。他没有故作矫情,歇斯底里,只是寻求和捕捉那些遗失角落里的灵感的瞬间,将其审美化、诗意化,传达出内心的细敏与柔软,守望着诗歌的朴素本真。
责任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