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教学机制研究

2020-08-13刘浩王周福马妍韩兵强顾华志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9期
关键词:新工科青年教师

刘浩 王周福 马妍 韩兵强 顾华志

[摘 要] 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是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新工科理念对工程技术人才及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分析了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青年教师的创新教学机制研究提供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新工科;青年教师;教学机制

[基金项目] 2012年度武汉科技大学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材料专业新进青年教师角色转换与创新教学机制研究”(2012Z18)

[作者简介] 刘 浩(1978—),男,山东招远人,工学博士,武汉科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王周福(1965—),男,四川德阳人,工学博士,武汉科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9-0164-02    [收稿日期] 2019-09-29

“新工科”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对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与实践、职业素养、沟通等方面的培养,以及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都有全新要求。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目前国内高校专任教师40岁以下的教师数量超过50%(其中近半数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如下图为以武汉某高校为例统计的专任教师年龄分布。因此,青年教师职业素质与职业成长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及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1]。青年教师,尤其是刚刚离开大学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工作与学习角色转换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的方式帮助这一群体完成角色转换,并顺利投入到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同时也是相关教育机构需要思考、解决的课题[2]。

近年来,在教育部及相关部门鼓励与推动下,各高校通过设立机构、举办系列活动等不同形式对包括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在内的高校教师开展教学培训活动[3]。以武汉某高校为例,通过聘请校外教学名师进校为青年教师做辅导;请校内教学名师开展观摩课传授教学经验;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将青年教师安排在教学小组中,使他们边学边教,在实践中发展。在继续成长和深造方面,为青年教师提供交流、进修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教学研究项目和科研基金项目等。以工科相关专业为例,教学过程中涉及学科内容广泛,涵盖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工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要求授课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既能够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知识,使学生成为“小(专业)领域、大(行业)通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作为青年教师,在掌握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还需要熟悉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并能够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这对于刚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拓展能力需要加强

第一,青年教师的硕士、博士阶段课题研究往往集中于单一研究方向,对于专业知识比较精深和专一,相关基础学科知识掌握较窄,科学人文素养不高;第二,长期的课题研究工作,使得青年教师大都具有较丰富的专业领域内相关课程知识,但通常缺乏教育理论、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知识;第三,硕士、博士阶段的精、专课题研究,青年教师对于专业知识与主要研究方法等方面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缺乏相关工业领域实际生产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技能有待提高

由于缺乏教学经验,部分青年教师上课时大多根据个人的科研兴趣来传授课堂知识,对大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还有一些青年教师授课过程中语调过于平淡,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课堂气氛枯燥;有的青年教师授课只是“站在讲台上读课”,不注重对学生启发、提问或课堂讨论等互动形式的开展,因而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教定位需要强化

“新工科”建设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给高校教育教学与课改提出了新方向,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非技术能力的培养,成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关键。部分青年教师只关注自己的科研工作,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缺少课堂和课后师生沟通,更没有兼顾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视野在不断扩大,新知识、新技术、新的表征方法等不断涌现。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并强化与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的结合,可以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以及新思想、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二、青年教师创新教学机制的方法与途径

笔者对武汉某高校部分工科专业青年教师进行了调查:一是,通过访谈、问卷、间接调查等形式,了解他们进校后在工作、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二是,通过与相关教学、行政方面的领导访谈,了解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法和开展教学工作期间的指导和评估机制,并收集学校开展的措施在青年教师中的反馈情况。通过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获取青年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所面临的困难、机遇和挑战,并由此客观地提出了我们的观点,为青年教师在今后教学工作中的顺利成长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以利于实现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专业化发展。

(一)自我更新意识转换

1.更新专业知识。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所面临的是比读书期间更实际、更宽泛的专业问题。以工科专业青年教师为例,除了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求熟悉物理、化学、结构分析、性能表征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紧跟专业领域发展的新动向,并及时反馈、融合到课堂讲授环节中,以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科学探究的兴趣。

2.教学相长。师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外界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大,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各种媒介获取不同的信息,在课程学习中会不断有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疑问出现。青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解答了学生的疑问、增进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对教学工作进行不断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提问不断总结、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因而通过教学工作,既传授了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3.课程建设主体意识。课程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青年教师的参与和奉献。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很强、头脑活跃、精力充沛、敢于创新,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通过青年教师的融入,激發其课程改革主体意识,发挥青年教师的特长,从课程教学模式、课件编辑等方式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因而可以极大地促进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大环境应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发展平台

学校、学院应为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利于青年教师在教学事业初期的顺利发展。以武汉某高校为例,在教学方面,由教授或教学名师带队,青年教师参与进来,边带课边学习;在科研方面,青年教师大多进入了由学科带头人或教授为组长的科研小组,通过团队的力量,强基础、助发展。通过这种“传、帮、带”模式的开展,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地融入教学和科研群体,因而是一种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史静寰,叶之红,胡建华,等.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7(5):1-14.

[2]高鸾,陈思颖,王恒.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5(5):74-80.

[3]别敦荣,韦莉娜,李家新.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运行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3):41-47.

猜你喜欢

新工科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透视高校青年教师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