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2020-08-13
商务部:未发布过有关口罩及其生产原材料出口的禁令
据报道,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3月5日介绍,口罩属于自由贸易产品,中国政府未设置任何贸易管制措施。疫情发生以来,商务部从未发布过有关口罩及其生产原材料出口的禁令,企业可以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相关贸易。
李兴乾在商务部当日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是全球口罩生产大国,多年以来,一直为世界各国提供医用和民用口罩出口服务,每年出口数量稳定在生产规模的70%以上。尽管中国口罩产能产量得到快速提升,供需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随着各类企业大范围复工复产,口罩需求仍处于高位,存在较大供应缺口。
“在前一阶段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少国家向我们伸出了援手,我们愿意在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在口罩等医疗防护物资方面给予有关国家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各国抗击疫情。”李兴乾说。(中国青年报)
科技部等5部委:重点支持3D打印和激光制造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据报道,3月3日,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5部门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该方案指出,国家科技计划突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给予长期支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制造技术与关键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地球观测与导航、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生物育种、高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和微波器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每日经济新闻)
国家稀土创新中心通过专家论证
据报道,3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组织召开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创建方案专家论证视频会议。会议由论证专家组组长干勇院士主持,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柳百成院士、卢秉恒院士、黄庆学院士、聂祚仁院士,中国科学院张跃院士,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屈贤明主任等组成。国家工信部科技司及技术创新处、内蒙古工信厅、包头市、江西省工信厅、国瑞科创稀土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注册地包头市)等有关领导及相关人员约40人参加会议。
会上,工信部科技司范书建副司长指出:實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是针对我国制造业创新体系存在的成果转化不畅和共性技术缺失两个短板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创新中心建设要充分汇聚行业的力量,融合产业创新资源,形成能够代表本领域最高水平的创新平台;要聚焦共性技术研发,瞄准技术成熟度4~7级的环节,着力解决行业的关键材料、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难题,跨越从实验室到工程化、产业化之间的“死亡之谷”;要体现支撑行业发展的作用,明确技术转移孵化目标,将创新成果快速引入生产和市场,形成对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要构建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确保创新中心高效运行、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
专家组经过质询和讨论,认为《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创建方案》符合创建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要求,一致同意通过论证(。内蒙古工信厅)
国内首个稀土交易市场管理办法出台
据报道,3月13日,包头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包头稀土产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办法为全国首个关于稀土交易市场管理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全面系统地对稀土交易市场的原则、市场主体、交易行为、争议的处理、监督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稀土储量、产量,以及应用量均占世界第一。但是,由于稀土元素的特殊功能和技术开发水平的制约,稀土矿物配分的不均衡,以及产品应用广泛而用量小、产业规模小等因素,造成了贸易方式原始、定价机制不充分等缺陷,使得我国稀土产品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稀土产品的价值。定价形成机制的难题成为制约我国稀土产业健康发展的短板。
为了保护稀土资源,以市场化的手段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稀土行业可持续发展,包头市政府出台了该办法,旨在利用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建立规范的稀土交易市场,牢牢抓住“价格”这个关键点,实现中国稀土的国际定价权和话语权,实现稀土资源均衡利用,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稀土交易是稀土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将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抓手。办法的出台,有助于以稀土交易市场为核心不断加强稀土上下游产业协同联动,有助于树立稀土交易市场的公信力,进而促进稀土行业健康发展。(包头市人民政府)
工信化部公布第九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据报道,3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九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同意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黑龙江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39个产业集聚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据了解,名单中涉及化工、装备制造及新材料等产业的示范基地包括:以石油化工为主的黑龙江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以及宁波大榭开发区,以现代煤化工为主的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以装备制造为主的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江苏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新材料(碳纤维及差别化纤维)为主的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新材料(石墨)为主的黑龙江鸡西经济开发区等。
《通知》要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要按照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聚焦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生态,加快产业集聚向集群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加强分级分类指导,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定期开展发展质量评价和动态调整。(上海证券报)
山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方案出炉
据报道,《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020-2021年)》近日印发,将推动山东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该方案提出以下“目标”:着眼于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济南信息技术服务、青岛轨道交通装备等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青岛节能环保、淄博新型功能材料、烟台先进结构材料、烟台生物医药、临沂生物医药等5个国家级产业集群整体规模和综合竞争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培育认定一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探索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集群发展新路径。
到2021年,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过2 000亿元的2个,过1 000亿元的4个,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在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70家左右、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0家左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新培育认定15个左右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力争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进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把山东建设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区。(经济导报)
光威复材:子公司主导修订的一项国家标准获准发布
据报道,光威复材日前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并参与修订的国家标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GB/T26752—2020)获得批准发布,代替《聚丙烯腈基碳纤维》(GB/T 26752—2011),实施日期为2021年2月1日。
光威复材表示,此次国家标准的修订,体现了我国碳纤维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前瞻性,以适应并引领中国碳纤维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目的,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一起共同起到规范市场、促进产业进步的作用。(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