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2020-08-13周艳红谢娟华郑容斌刘枧辉
周艳红,谢娟华,郑容斌,王 华,刘枧辉
创伤为急诊科主要收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世界各种创伤致死人数将增至840万,我国每年大约70万人死于创伤或残疾,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影响[1]。创伤后“黄金1 h”内是挽救患者生命决定性时间,急诊绿色通道可为患者提供高效、快捷的抢救服务系统[2]。手术室是创伤后危重症患者抢救重要地点之一,患者病情危重,受急诊医师素质参差不齐、科室沟通不到位、电话占线无法沟通等因素影响,常有急诊患者进入手术室才知道急需抢救,手术室医务人员十分被动,以致患者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延误疾病治疗[3]。为了缩短急症患者急救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深圳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制定出应急预警系统,同时给予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114例急危重患者,均由深圳龙华新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进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7例,其中男38例,女19例;年龄(44.66±3.23)岁,年龄范围18~69岁;车祸创伤47例,坠落伤10例。对照组57例,其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44.69±3.26)岁,年龄范围17~68岁;其中车祸创伤48例,坠落伤9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具体情况可参与本研究。(2)排除标准:①不同意参与研究;②孕妇;③哺乳期患者;④心脏疾病、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⑤肝肾功能异常及慢性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急救绿色通道抢救和治疗,术后密切留意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预防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保证患者安全。观察组患者给予应急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应急预警系统组成如下:伤员急救信息屏(通过电脑输送入显示屏显示)、应急语音呼叫平台(护士站控制中心,发出的信息以反复的语音提示直至医护人员接收信息为止)、声光报警器(护士站中心可启动声光报警器,提示在岗的医护人员立即进入急救岗位)。急症患者通过120呼叫后,及时取得患者信息,提前将患者信息显示在急救信息屏上,护理人员反复语言提示指导救治医护人员接受信息。患者入院急救时开启声光报警器,提醒在岗医务人员及时参与急救,更快缩短抢救时间,保证患者安全。手术室集束化护理实施方案如下:(1)入室前准备:①人员分配。巡回护士3~4名,洗手护士1~2名,麻醉医师2~3名。②工作分配。巡回护士安排工作、保证联络通畅、备好常用抢救药品、工具、仪器设备等;洗手护士备所需器械、布类及一次性物品及敷料;麻醉医师准备麻醉相关设备。(2)入室后工作:①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快速核对基本信息;②麻醉医师组织抢救、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置管、有创动脉穿刺置管监测;③洗手护士快速开台准备手术。(3)术中规范:①巡回护士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各出入量、保持各通道通畅;②洗手护士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与巡回护士共同认真清点器械、纱布、缝针;③麻醉医师积极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密切配合以顺利完成手术。(4)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完成后密切留意患者情况,叮嘱患者及护理人员注意事项,防止意外发生,若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者休克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救医务人员到位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平均手术时间、 绿色通道停留总时间、患者ICU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采取问卷调查,由家属填写,或患者协助填写。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组间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χ2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休克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休克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休克、抢救成功、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急救医务人员到位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平均手术时间、 绿色通道停留总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急救医务人员到位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平均手术时间、 绿色通道停留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急救医务人员到位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平均手术时间、 绿色通道停留总时间比较(min,x±s)
2.3 患者ICU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d,x±s)
2.4 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比较[例(%)]
3 讨论
危急重症患者病情发展快,病情急,且并发症较多,若发病治疗不及时可能引发休克、导致致残、死亡[4]。我国目前并无创伤急症患者统一急救模式,严重创伤救治目标为缩短急救绿色通道停留时间,黄金时间给予患者关键性急救处理措施,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保证患者安全[5]。潘明华等[6]研究了应急预警系统在成批伤员急救中的应用,此方法能让相关医务救治者提前到达现场,并提高急救医护人员的反应速度,为抢救伤员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本次笔者探究应激预警系统在急症患者中应用价值,建立、完善预警系统,包括伤员急救信息屏、应急语音呼叫平台、声光报警器等,各岗位责任明确,医务人员均可快速到位,快速、专业完成各岗位工作,使得急救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明显缩短,抢救成功率提升。急危重患者病情凶险,若无充分术前准备,仅靠安装预警系统远远不够,如果手术室护理人员没有一定临床理论基础、急救临床经验及有序的工作流程,是无法完成此重任的。这就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让手术室急诊绿色通道患者更安全、更快捷、更有效得到救治。集束化干预是美国卫生保健质量改进研究提出,由循证基础治疗、护理措施集合起来改善某种疾病病情,在急救、颅脑损伤躁动、脓毒血症、恶性肿瘤患者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7]。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需注意:(1)每个集束化护理方案应包括3~5个被临床医生认可的护理措施。(2)方案中各护理措施相对独立。(3)一个护理方案在同一所医院被用于某一特定患者。(4)护理方案由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5)护理方案中应是描述性措施,并允许实施医院自行制定,可适当调整。(6)方案的依从性采用“全有或全无”原则来评价。本研究提示应急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救治急症患者效果良好,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休克率及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同时,可显著缩短急症患者急救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得到危症患者及家属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