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援工作中的优势研究
2020-08-13朱咏梅
陈 怡,代 娅,朱咏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之前在人类中从未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英文名称命名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1],并将其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我国从2019年底开始,首先在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感染病例,并迅速扩散至全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将其纳入“乙型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管理[2]。笔者作为首批军队赴鄂医疗队员参加此次救援任务,负责护理人员培训和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深刻体会到加强应急救援护理人才培训的重要性[3];同时在工作中还发现有传染科工作经验的护士在本次应对疫情时具有重要作用,其对传染病相关知识和防护技能掌握较好,可以迅速参与到一线工作中。现将相关调查研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笔者所在的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感染科是上海市传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点收治单位之一,单位组建了应对突发传染病救护机动组,将其设为观察组,共有护士26名,年龄(28.6±1.5)岁,年龄范围23~50岁;主管护师2名,护师8名,护士16名。将武汉某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的呼吸科病区护士(全部为临时抽组军队赴鄂医疗队员)设为对照组,共有护士23名,年龄(29.2±1.3)岁,年龄范围22~42岁;主管护师7名,护师13名,护士3名,其中护士长5名;分别来自监护室5名、内科12名、外科4名、手术室1名、传染科1名。
1.2 培训方法
1.2.1 相关理论培训 从特殊时期感控角度考虑,以自学、网课学习形式为主,并与网络会议讨论相结合,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学习内容包括: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的各类应急预案及护理工作流程、感染防控指南、消毒隔离防护要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典型特征、专科治疗护理要点等。相关培训内容的重要知识点转发至护理组微信群内,便于护士随时学习。
1.2.2 穿脱防护用品培训 护士各自仔细观看穿脱防护用品视频,由拥有20年以上专科工作资历、曾有过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战经验的传染科护士长现场示范穿脱,要求护士认真练习正确穿脱防护用品技能。同时护士长亲自担任考核者,对每位护士进行考核,并根据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个体化指导,直至所有护士均能熟练、准确地穿脱防护用品。
1.3 观察指标
1.3.1 一般问卷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2组护士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既往有无接受过传染病相关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穿摘防护用品、消毒隔离技能的培训等。
1.3.2 理论和操作考核 对2组护士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考核评分,其中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传染病相关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消毒隔离等4个方面,操作考核为穿脱防护用品。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掌握程度越好。
1.3.3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该量表由W.K.Zung于1971年编制[4],包括正向评分15题,反向评分5题,共20个条目,每条目分4级评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轻度焦虑: 50~59分;中度焦虑: 60~69分;重度焦虑: 70分以上。对2组护士进行测试,以了解护士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的心理状态。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士一般情况比较
2组护士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学历与职称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是否曾经接受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方面,观察组100%接受过专业训练,而对照组仅有5人(21.74%)曾有过相关培训经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士一般情况比较[例(%)]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士培训前后理论与操作成绩比较
培训前2组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系统、严格的培训后,2组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较培训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培训后,2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士培训前后理论及操作成绩比较(分,x±s)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士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比较
观察组中大多数护士情绪稳定,其中存在轻度焦虑情绪者为6名;对照组中轻度焦虑者10名、中度焦虑者为2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士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3.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救援工作的特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会严重损害公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5]。此次我国武汉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短时间感染人数持续增长,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极大挑战。护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中重要的救治力量[6],这就要求参与救护的护士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规范的自身防护和急救知识与技能, 才能保证临床护理工作正常运行[7],隔离病房工作有序开展,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从而能够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
3.2 传染科护士在本次救援工作中的优势分析
传染科是医院集中进行传染性疾病诊疗排查的特殊场所,是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首诊科室,传染科护士则是在特殊环境下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也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中坚力量[8]。在本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救援工作中,传染科护士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传染病基础知识扎实。传染科护士作为传染病专科护士,均常规接受传染病护理培训与培养。以我科为例,每月会针对各类传染病的护理工作流程、感染防控指南[9-10]进行专项学习考核,因此护士的理论知识扎实。由结果表2中可以看出,在对2组护士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项知识培训前,2组的理论考核成绩有明显差异;经过专项培训之后,2组护士的理论成绩均有了提高,特别是对照组护士成绩提高非常明显。分析其原因,首先对照组护士均为临床科室精选的护理骨干,专业素养高;其次学历绝大多数为本科,职称也均为护师以上,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2)个人的防护技能过硬。穿脱防护用品、三区划分、消毒隔离技术等均穿插在传染科护士每天的日常工作中,因此观察组穿脱防护用品熟练程度、准确率和速度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虽然对照组经过专业的严格培训,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在培训后的考核中,观察组成绩仍高于对照组。这说明既往有无传染病防护救治经历对防护技能考试结果有一定影响[11]。(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病性强、传播速度快,导致救援人员在心理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只有具备非常强的心理素质与适应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救援工作中。而传染科护士由于长期处于高危的感染环境中,大多数人员能自我做好心理调适[12],因此具备良好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心理状态。根据结果表3显示,对照组焦虑发生率及焦虑程度均高于观察组。
3.3 开展系统化培训的重要作用
传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社会性、突发性、多样性、危害性等特点,疾病发展不明确、数量不确定,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13]。在平时通过系统化培训能提高机动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以应对传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此,医院构建传染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护理管理体系十分必要,通过系统的救援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护士应对意识,提升救援水平,使护士可以快速应对各种突发传染病疫情[14],在救援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传染科护士由于拥有较为扎实的传染病理论知识、熟练的专科技术操作、规范的自我防护技能、良好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心理素质,因此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时能迅速参与到一线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救护能力。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通过建立护理应急管理系统等方法,定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医护配合进行模拟应急演练,通过紧急拉动、组织考核、实战演练等方式[15],检验培训效果,不断提高应对各种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