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歌舞剧《古道茶魂》的舞美、灯光特色

2020-08-13江中鸿

演艺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舞美灯光戏剧

江中鸿,李 骏

(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 武汉 430051)

民族歌舞剧《古道茶魂》,以发生在湖北土家族聚居的鄂西山区百年运茶古道的风土人情为题材,以土家族民间说唱和歌舞为艺术表现手段构思创作。该剧以重要商贸古茶道茶乡五峰为背景,以表现种茶人和运茶人不畏艰难而又重信誉的品质为主线,融合舞蹈、歌唱等传统和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凭借细腻丰盈的人物刻画和扣人心弦的情节雕琢,讲述沧桑古茶道发生的动人故事。

在复杂精妙的形式下,该剧探讨关于生命不息与人类真挚情感的核心内容。导演通过跨时空的对话和转换,采取间离的表现手法,整个舞台时空运用载歌载舞和说唱讲故事两条主线的平行蒙太奇表现方式,两条主线相互穿插、辅车相依、相得益彰,在讲好故事的同时,极具创造性地把控舞台的节奏。作为该剧的灯光设计,笔者重点阐述《古道茶魂》舞美设计、灯光设计的特色。

1 舞美、灯光、多媒体相融合

在戏剧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多舞台美术大师提倡光与景的有机融合。例如,瑞士舞台美术家阿道夫·阿匹亚提出“综合艺术整体”的概念;作为“光的戏剧”倡导者,捷克舞台美术家约瑟夫·斯沃博达强调:作为“凝固音乐”的舞台设计要与音乐般流动的光之间完美融合。可见,舞台更强调灯光与布景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灯光设计师与舞美设计师具备很强的综合艺术思维能力,让个性的灵感与共性的显现完美结合,而不应该喧宾夺主、破坏舞台整体效果。

1.1 “移动的山”成为舞美主视觉

图1 纱幕

图2 绳幕

图3 “大树”场景效果

图4 “雪花”场景效果

图5 舞蹈结合叙事的表演方式

舞美设计只有通过光与景的有机融合,才能创造出高度流动的演出时空。因为“光”具有独特的优势,能自由地协助舞台布景创造出有意味的时空转换,特别是在中性景中,通过光与景的某种联系,助景一臂之力,使中性景在舞台灯光的作用下能随时发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通过光与景的融合,可以使简练的布景所包含的意义变得丰富多彩,使不断发展的戏剧冲突有了滋生的土壤,使每个舞台画面构图的变化有了戏剧情节所必须依赖的视觉形象。[1]此外,演出时舞台的移动、舞蹈演员的调度、景片的水平滑动等,也都具有创造流动时空的功能。

《古道茶魂》的主要舞美空间分为三大区域:前区的茶楼及纱幕区;中区三座可上下场移动、前后有层次的山体造型;后区远处两座可以水平移动的山体造型。整个舞台充满流动性,当立体的山体造型景片都移开时,整个舞台空间瞬间成为空的空间。这种空的空间赋予舞台多变性和神奇性,使舞台具有自由的生命力。

1.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20世纪中期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数字技术为标志,对戏剧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数字新媒体把以往影视类、文字图表类等所有的媒体形式融合在一起,并不断产生出全新的媒体表现形式。十年前,很多戏剧工作者对影像进入舞台抱着怀疑甚至阻抗态度,认为影像跟真人表演是“两张皮”,破坏戏剧整体性,尤其认为戏剧表演与投影格格不入、无法相融。“两张皮”的情况确实存在过,现在也还会继续出现,但迅猛发展的多媒体影像技术必将改变人们的观念。当新的媒体技术出现时,敢于创新的戏剧人就会期待通过新技术创造新的审美效果,引导变革的产生。[2]

结合多媒体的运用,该剧舞美设计在台口设计了一道投影纱幕景(图1)、舞台的二道幕设计了一道绳幕(图2)。

在舞台纵深的底部位置,没有采取传统的天幕加灯光铺色的方法,而选取与大幕等高的LED屏,以增强舞台背景的变化。LED屏可以呈现不同的场景,例如村落、大树、码头、远山、星空、雨滴、雪花等(图3~图4),甚至无形的风都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舞台后方的LED屏,用于舞台空间的处理以及氛围的营造,画面设计可实可虚,内容可以是演员看到的实景,也可以是演员心理想象的虚化景象。

1.3 多重空间的表达

舞台上多重空间的表达,对舞美、灯光以及多媒体的设计充满挑战性。导演在调用这种表达方式时,对“空间能影响并控制人们的情绪”有着独到的认识和理解。因为在戏剧舞台中,精神力量大多是从空间的变化、对比中孕育出来的。

第一幕结尾,“傩面舞”暗场后,茶楼的一角亮起,“日白佬”带着讲故事的意味边说边唱,主舞台紧随着起光,骡马汉子舞蹈与“日白佬”演唱同时进行。两种空间同时表演,舞蹈结合叙事的表演方式丰富多彩(图5)。

第二幕,洛巴大叔与汉子们因骡马坠崖悲伤至极,此刻崖壁上骡马奔腾的影像显现,骡马队祭马的舞蹈在虚拟影像的辉映下,越发显得悲壮、崇高,表现出大山里人们善良以及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之心(图6)。这种心理空间外化的影像式表达,导演编排得恰到好处,使舞蹈情绪的渲染呈现一种创新式的表达。

图6 第二幕场景

图7 第二场男子群舞

图8 曲折的“光”路

2 舞美、灯光与演员表演的融合

为了让舞美和灯光更好地与演员表演融合,导演在整体视觉呈现上,要求舞美、灯光、多媒体与演员的表演共同完成一部分视觉内容的呈现。这种表演与舞美、灯光、多媒体的结合,达到1+1+1>3的视觉效果,这正是当前如何发挥好技术优势为演员表演所用的具体实践的现实写照。

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伊天夫教授强调:表演设计的提出是当今中国戏剧艺术实践所迫切需要的,因为它强调演员的表演与设计之间的共生态关系,强调动作被设计所规定的唯一性特征,强调设计本身所具有的表演性。[3]而约瑟夫·斯沃博达认为“通过运动、变化和节奏,创造一个充满巨大感召力的动作空间”。它不以生活逻辑为基础,而是从人物动作逻辑出发,强调思想观念的表达。

在第二场男子群舞中,风雨交加,骡马队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中。舞台时空的表现结合前面三座山体的来回移动和演员跋涉动作的舞蹈表演,“山的行走运动”更好地衬托出骡马队的绝望挣扎与艰辛不易,使得演员的表演充满灵动与神奇(图7)。这样的表演设计不仅加快舞台的节奏,也更好地阐释了骡马队运茶的艰难和拼搏的精神。

图9 西兰表演的场景

伊天夫认为:顺应时代发展,表演设计所要求的就是关注活动于剧场空间中人的动作和行动,强调人与舞台手段朝着更加综合、整体化的方向发展。[3]

第六场男子修路场景中,在音乐的铺垫下,从遥远的地方,一条曲折的山路呈现在观众眼前,众汉子手拿扁担在修路号子的节奏声中修着山路,此时的灯光配合汉子们的步伐,在舞台的纵深处,同时也画出一条曲折的“光”路(图8)。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舞台视觉效果,而且升华了舞台的光影视觉含义,一条“光影”之路在演员表演中升华为一条“心影”之路。

舞美、灯光、多媒体等部门在参与表演设计过程中,与演员互建紧密的动作关系,有利于创造独特的、富有创新的演出时空画面。同时,在以导演为中心的演剧体制下,考验导演对表演设计的综合把控。在该剧结尾,女主角西兰掀起红盖头仰望远方,舞台台口的大幕上一条山路正在延伸铺向远方,似乎要通向天堂。这场表演设计充满寓意,西兰仿佛在告慰天堂的洛巴老汉,轻轻地向他诉说(图9)。

图10 视觉画面

图11 山体造型

图12 静止群像

3 舞美、灯光的核心视觉语言

歌舞剧是不擅长讲故事的,因为它不是以语言表达情节为主要叙事方式。因此,导演在该剧的结构设计中,贯穿始终地安排了“日白佬”说唱以及女子歌队的叙事环节。

3.1 追求富有绘画感的形式语言

在该剧中,导演追求一种极简的美学趣味,以审慎的态度,构建了“简”的视觉表演空间,集中放大了视觉的形式感(图10)。经过实践的洗礼,极简、视觉元素“少”的舞台更具长久的生命力。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刘杏林曾说过:“舞台设计虽然不等同于绘画,但绘画还是舞台设计的基本功,只有所谓的美学眼光,而缺乏绘画基础,恐怕很难做好舞台设计,灯光设计亦然。”该剧舞美设计的造型风格追求中国画形式,山体造型的设计,得其山的气韵,有山重水复之感,在舞台上形成“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意象(图11)。同时,山体造型还遵循中国画的“三远”法则:山有三远,在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雕塑”通常作为一门造型艺术独立存在。在该剧第五场结尾、第六场开始,舞台暗转中,随着“日白佬”伤感地说唱,舞台先后呈现出三组不同的静止群像,如同岿然不动的雕像(图12)。这些“凝固的舞蹈和诗句”,仿佛在向观众诉说着一代代五峰种茶人的艰辛,诉说着他们为了让“宜红”名扬天下而执着不屈、奋斗的精神。

3.2 灯光视觉语言的表达

舞美包含点、线、面、明、暗、色彩、材料等元素,灯光包含光强、光色、光位、光区、光束、光质、光影等元素,通过这些基本元素的组合形成视觉语言,传递给观众一定的情感。对于灯光设计,既要兼顾舞蹈的造型特点,还要充分协助戏剧情节的表达,将舞蹈的情感渲染出来,具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性。

(1)“光位”的选择需要认真研究舞蹈的空间变化,充分理解舞美的空间调度。“流动的山”作为该剧的舞美特点,与两侧低角度的流动“光位”相矛盾。侧地流“光位”对于舞蹈表现具有唯一性、特殊性、重要性,这种光位赋予舞蹈鲜活感、飘逸感、轻盈感、层次感。它们有助于渲染独特的画面,反之,很难创造出干净、简洁、整体而充满流动感的画面。

没有最佳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只能选择高位侧光,但层次感和整体性相对差一些。顶部“光位”形成的造型,容易产生“画地为牢”之感。顶部“光位”的一切变化都在观众的视线之内,处理不好,灯光的转换就会显得忙乱、抢眼、喧宾夺主,分散观众的注意力。顶部“光位”能比较好地适应小动作、静止造型,在表达移动、快节奏的舞蹈情节时,需要多组“光位”的灯光交换着给光,这样就可以不慌不忙、静动皆宜、从容面对。《古道茶魂》的舞蹈采取多“光位”结合,尽量使画面充满层次,整体感强。

(2)光的强弱设计遵循剧情的能量互换法则,考虑整个剧情的强弱曲线走势,把最亮的设计安排在高潮部分,即第五幕合唱的祭奠颂歌场景(图13)。

(3)色彩的运用力求突出、强调主题,运用色彩的对比方法,突出主要人物的造型;谨慎使用色彩,力求简约、单纯。同时,也采用邻近色的调和方法,塑造画面的丰富性,特别是人物的塑造呈现出油画般的质感。

(4)对不同空间“光区”的把控力是评判灯光设计好坏的基本标准之一。处理得当的“光区”,不仅有利于导演的调度,更可以强化、突出舞蹈的表现,提高灯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也能够创造主次分明、层次丰富、构图多变、视觉灵动的并置或交替的舞台时空,表现多情景的戏剧效果。

(5)光影的处理,首先要理解导演对不同场景的意境要求,其次把握受光和背光区域的比例关系,做好整体画面的明暗划分,之后再处理好细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13 祭奠颂歌的场景

作为歌舞剧《古道茶魂》的灯光设计,笔者力求做到始终保持画面简洁、干净;始终有时空的概念,有以演员为中心的责任;不言过其实,相辅相成;不大肆张扬,尽本分;不拖泥带水,干脆利落;该强调时浓墨重染,该素淡时素雅如雪……关键是发挥灯光在剧中的积极作用,准确做好灯光的语言表达。静观该剧,灯光的职责有的做到了,有的还没有做到位,需要不断总结提高。

(摄影:闫京东,江中鸿)

猜你喜欢

舞美灯光戏剧
水中灯光秀
有趣的戏剧课
今晚的灯光亮了天
蔡春山舞台美术作品选
来一场灯光派对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论张曼君导演的现代戏曲舞美观念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