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与常规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8-12方海明
方海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6-0198-01
对于精神科而言,SP是就诊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患者发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体现在情感、思维、感觉、行为及知觉等多种障碍。临床在治疗SP疾病时,极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甚至有恶化的可能。有研究提出,给予SP患者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SP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改善SP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也可以显著提高SP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本研究以70例SP住院患者为对象展开临床研究,现对此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SP住院患者70例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35例;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5~46岁之间,平均(30.12±2.53)岁;实验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6~44岁之间,平均(29.67±2.61)岁。两组的基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要适当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保护患者的自身安全,同时还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①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营养情况及BMI指数进行评估,并以其为依据为患者制定营养方案,进而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②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需要护理人员对其展开心理评估,分析其产生不良情绪的具体原因,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SP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及家属更加深入的了解SP疾病,进而积极配合治疗;③用药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遵照医生嘱咐指导患者服用药物,进而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积极配合治疗;④不良反应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同时还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配合临床护理的重要性,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使用SQLS(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情况,包括心理状态、动力与精力及症状与不良反应等,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4数据处理
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数据处理分析。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动力与精力评分及症状与不良反应评分分别为(28.37±7.42)分、(40.34±7.30)分、(22.57±4.64)分,实验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动力与精力评分及症状与不良反应评分分别为(21.66±7.17)分、(29.34±6.25)分、(17.57±5.50)分,两组比较后可知: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T值依次为3.847、6.772、4.111)。
3 讨论
SP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疾病类型主要有偏执型、紧张型、青春型和未分化型。由于不同类型的SP患者存在着不同的临床表现,这也为疾病的临床治疗和临床护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有研究证实,临床护理严重影响着SP患者的预后效果,尤其在SP患者的思维障碍或妄想等因素的影响下,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2]。而优质护理服务的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不良反应护理等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服务,改善SP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负面情绪的同时,提高SP疾病的临床效果。相较于常规护理,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并以患者的具体病情为依据制定饮食方案、心理方案、用药方案及预防不良反应方案等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的负面情绪及情感障碍等方面的异常,也帮助患者养成了较好的饮食习惯和用药习惯,进而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心理状态评分(21.66±7.17)、动力与精力评分(29.34±6.25)及症状与不良反应评分(17.57±5.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依次为28.37±7.42、40.34±7.30、22.57±4.64)(P<0.05)。这一结果与赵美平[3]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更加利于SP住院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和预后效果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露思.优质护理服务与常规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比较[J].心理月刊,2019,14(21):99.
[2] 刘均连.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饮食保健,2018,5(13):138.
[3] 趙美平.住院精神分裂症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2):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