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020-08-12朱洪征范艳玲
朱洪征 范艳玲
【关键词】凝血功能;食管癌;肺癌;开胸手术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6-0043-02
恶性肿瘤患者开展手术过程中,许多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血凝成高凝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凝血功能,容易出现患者的血栓现象,血栓并发症的出现,不利于患者手术的康复。在肺癌和食道癌患者开胸手术圍手术期中,采用血栓弹性扫描仪观察患者的血凝功能,获得的相应结果,对后期患者治疗有指导影响作用。基于此,本组研究食道癌、肺癌患在开胸围手术期使用血栓弹性扫描仪记录观察,获得两种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改变情况。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食道癌患者有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患者年龄45.3±3.6岁;肺癌组患者10例,男3例,女7例,患者平均年龄43.1±2.4岁。其中还有对照组10例,对照组为健康患者,男7例,女3例,患者平均年龄42.1±3.5岁。
1.2方法
(1)麻醉和手术管理:患者手术期间对患者使用合理的麻醉方法,保证使用麻醉安全性,同时患者手术期间,对患者补充液体,补充血液等,保证患者正常血压。手术期间还需保证患者身体体温正常,手术后对患者盖棉被,送回病房[1]。
(2)标本采集和检测:对患者三个阶段血液采集,分别是T0、T1、T2,采血需在4分钟内完成,血液采集完成后经过处理放入血栓弹性扫描仪进行
检测[2]。
1.3统计学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p<0.05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肺癌食管癌开胸围手术期TEG参数的变化的变化情况在表1中呈现:
表1 围手术期TEG参数的变化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一般情况下患者的血凝都是处于高凝状态,在再加上对患者进行手术创伤,容易导致患者的血栓形成,对患者手术后形成不良影响[3]。而且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后,患者需长期卧床休养,该种情况下也容易导致患者血栓形成。为保证患者手术后的安全,笔者建议有血凝高风险患者使用抗血栓药物防治[4]。
在肺癌和食管癌患者开胸手术过程中,使用TEG检测患者血凝情况,该种方法和常规血凝实验不相同,采用的TEG检测方法通过血凝形成的稳定性、强度、速度等之间的平衡检测,可实现动态观察血凝的形成。在本次使用该种检测方法观察肺癌和食道癌患者的开胸围手术期的检测中获得,两种患者中开展手术前患者血凝是高凝状态;而组肺癌患者手时是低凝状态,手术后是低凝状态;食管癌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是高凝趋势。医务人员在防治患者血栓形成方法中,可根据以上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此来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5]。
参考文献
[1] 余耀宗.术中保温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体温变化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320-321.
[2] 蒋丽君,张伟,钮晖,马燕萍,包慎,姚辉.379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9,41(07):681-684.
[3] 潘玉玲,唐红卫,李绵洋,王成彬.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0):1280-1281+1284.
[4] 江素华,周旭红,黄慧,曾波航,冯莹.391例实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血栓与止血学,2009,15(05):207-210.
[5] 刘宿,蒋耀光,葛衡江,唐小唪.肺癌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09):77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