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主任医师风池穴捻转法治疗眼病验案举隅
2020-08-12黄泽颖潘岳鑫
黄泽颖,潘岳鑫,张 卫*
(1.厦门市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张卫系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现为厦门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从医二十余年,医德高尚,技术精湛,重视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针灸治疗临床常见病及疑难杂症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还有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笔者在跟师学习中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曾遇数例眼病患者多处寻医问药均不见明显疗效,经张老师在中医辨证选穴基础上,加以针刺风池穴捻转法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现特择其中三则验案予以整理介绍,举隅如下。
1 验案举隅
验案1:王某,女,42岁,2018年7月18日初诊,以“左眼视物模糊5天”求诊。患者工作压力较大,既往血压偏高。此次缘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物模糊,无视物重影,无头晕、头痛等不适,于外院测视力右1.0,左0.2,行眼底血管造影,诊断为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区水肿,建议予以雷珠单抗治疗,患者拒绝。为求进一步诊疗,就诊于张卫主任医师,症见:左眼视物模糊,纳可,入睡困难,二便如常,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数。治疗取穴:患侧睛明、阳白、四白、球后、太阳,双侧合谷、太溪、太冲,均以平补平泻法,配合眼部红外线烤灯治疗,每次留针30 min,1次/日。中药予以和血明目片治疗,并嘱患者清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畅达。患者针后症状改善,视力提高0.1,隔日就诊自述症状较昨日针后再次加重,舌脉象基本同前。张老师在原取穴基础上,加用风池穴为主穴治疗,使针尖缓慢向对侧眼球方向刺入,进针1.2寸左右,予以小幅度捻转法。患者诉双侧风池穴胀痛不已,针感向眼部扩导。当日治疗后患者诉左眼模糊程度明显减轻,视力达0.5左右,隔日无明显加重,遂连续针刺1个疗程,患者恢复原有视力,复查视力右1.0,左0.8,继续针刺1个疗程巩固疗效,随访至今视力稳定未再下降。
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常见的致盲性眼底血管疾病,属于中医“暴盲”范畴。患者年过五旬,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加之平素易怒,暗耗真阴,致使真阴亏损,阴不制阳,肝火上炎,灼伤血络。张卫主任医师认为肝藏血,肾藏精,肾精则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肾可藏五脏六腑之精,而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承于目,肾精充足则目视精明,肝赖肾精以滋养,肾得肝血而精充[1]。《内经》云:“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泄。”《针灸甲乙经》云:“五脏取决于胆。”肾中精气的疏布需赖于胆气从而得以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故在补肾、疏肝解郁基础取穴上加以针刺少阳胆经之风池穴,取其一穴通肝、肾两经之功,行胆气以泄肝火,益肝血、助肾精,共奏滋养肾阴、清肝明目之效。
验案2:方某,女,47岁,2018年9月17日初诊,以“双眼干涩1周余”为主诉就诊我科。患者长期用眼过度,1周前因连续用眼疲劳出现双眼干涩感,伴灼热、畏光,无异物感,自行休息并以温热毛巾敷于眼部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就诊我院眼科,诊断为干眼症。患者1个月前因鼻炎于我科规律针刺治疗,疗效满意,故再次就诊鼻炎时询问能否针灸治疗干眼症。患者舌红少苔,脉细数,平素大便干结。治疗取穴:在神庭、迎香、太渊、丰隆、足三里、太冲等鼻炎治疗常规选穴基础上,加以针刺风池,针尖朝向对侧目内眦,采用捻转手法,使针感向眼球方向传导,行手法后即出针。当日治疗结束后,患者诉眼部干涩程度及灼热感减轻,予继续针灸治疗4次后,患者诉双眼干涩未再发作,无灼热、畏光等不适,随访至今诉双眼干涩未再复发。
按:中医学认为,干眼症是阴津不足而导致的眼目干涩,属于中医“白涩症”范畴,证属少阳风热[2]。《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肝受血而能视。”且肝开窍于目,有封藏血液、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胆者中精之腑,为少阳春木,具有应春气而发万物的功能,在生理上肝胆相连,又互为表里,因此胆在很大程度上有厥阴肝木之性,藏精汁以充养津血[3]。“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别锐眦……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而阳维脉起于诸阳之会,从阳白穴上行于眼上方,从脑空穴下行至风池穴与少阳胆经相会,因此风池穴为少阳胆经祛风清热、通达脑络和目系之要穴[4],针刺风池穴配合捻转手法,清泻肝胆之热以促生精益血,滋养目窍。
验案3:刘某,37岁,2019年9月20日初诊,以“双眼视力下降3月余”为主诉就诊。患者3个月前因长时间处理大量文件后出现双眼视远物模糊,视近物清晰,无酸胀疼痛,无畏光羞明,遂就诊我院眼科,散瞳后测得双眼视力下降,左眼0.4,右眼0.5,今经人介绍前来张卫主任医师门诊就诊,治疗取穴:风池、睛明、光明、太阳、足三里、太冲。双侧风池穴针尖向对侧内眼角方向,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法,针感向眼底扩散。余穴常规针刺,均以局部胀为宜。配合眼部红外线烤灯治疗,每次留针30 min,5次/周,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随后继治1个月后,于我院眼科复测双眼散瞳后视力,左眼0.6,右眼0.8,双眼视力较治疗前提高。随访3个月视力未再下降。
按:患者症见双眼视远物模糊,视近物清晰,属中医“能近怯远”症,本病多由久视伤血而致肝血不足,或脾气不足所致[5]。张卫主任询问患者时得知其职业为设计师。《千金要方·大窍病》中云:“数看日月,夜视星火,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丧明之本。”患者长期用眼不当,肝主藏血,目得血养而能视;胆为中精之腑,精血同源,久视则目无所养,眼目不得濡养而使视力下降。风池穴是胆经之穴,针之可联络肝胆两经气血,气血调和使眼复光明之用,故治疗时除眼部取穴常规针刺外,采用针刺风池穴,加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手法,联络肝胆气血,使气至病所,共奏濡血养精明目之功。
2 讨论
近年来,由于环境和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眼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张卫主任强调,《灵枢·口问篇》中云:“目者,宗脉之所聚也。”眼与脏腑之间,通过经络保持着有机的联系,眼疾的发病与脏腑紧密相关[10]。应从整体观念入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理取穴,进一步恰当遣方,配合捻转针法加强诸穴疏经通络作用,激发经气并通过推弩行气,促进气至病所,通过经络与眼的联系及其对脏腑的调节,从整体出发治疗眼部疾病,进而提高针灸治疗眼病的临床有效率,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