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
2020-08-12翟文婷
马 琼,翟文婷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300)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因其血糖控制控制不佳,会导致胎儿肺发育延迟,因此极易造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RDS是早期新生儿死亡最常见的病因[1]。目前糖皮质激素已广泛应用于RDS早产儿,但是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因其可导致孕妇血糖进一步升高,且会减弱糖皮质激素的促肺成熟作用[2]。目前关于不同途径注射糖皮质激素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文进一步探索了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及其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0例,分为肌肉注射组47例、羊膜腔注射组33例。肌肉注射组年龄24~36岁,平均(28.26±4.23)岁,孕周34~36周,其中初产妇30例,经产妇17例;羊膜腔注射组年龄25~37岁,平均(28.34±5.24)岁,孕周34~38周,其中初产妇21例,经产妇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肌肉注射组:予以5 mg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每隔12h注射一次,连续注射4次,36 h内完成。羊膜腔组:注射前予以常规消毒铺巾,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羊膜腔穿刺,向羊膜腔内注射10 mg地塞米松。
1.3 观察指标
测量并记录肌肉注射组以及羊膜腔注射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SS 22.0进行数据统计,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变里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
肌肉注射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羊膜腔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比较(±s)
备注:a代表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的比较(P>0.05);b代表两组患者治疗前餐后2h血糖的比较(P>0.05);c代表肌肉注射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较治疗的比较(P<0.05);d代表羊膜腔注射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较治疗的比较(P>0.05);e代表肌肉注射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与羊膜腔注射组的比较(P<0.05)。
肌肉注射组(n=47) 羊膜腔注射组(n=33)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治疗前 5.41±0.23a 7.24±0.12b 5.65±0.26a 7.48±0.25b治疗后 7.89±0.47ce 9.36±0.57ce 5.97±0.35d 7.90±0.14d
3 讨 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期间血糖控制不佳,可以导致胎儿出现巨大儿、新生儿RDS以及出生后低血糖等[3]。目前糖皮质激素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促肺成熟的治疗,但糖皮质激素不同注射途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使用对其血糖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分别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及羊膜腔注射糖皮质激素,观察其对母体血糖的影响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经肌肉注射的孕妇其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肌肉注射的孕妇其治疗后血糖明显高于羊膜腔注射的孕妇,提示肌肉注射对孕妇的血糖影响较大。这可能是因为肌肉注射地塞米松,药物首先会在母体内进行代谢,从而导致母体血糖的升高;不仅会拮抗糖皮质激素的促肺成熟作用,同时因胎儿出生后体内仍然会存在过多的胰岛素,故会引起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而通过羊膜腔注射,地塞米松可通过胎儿的胃肠道单层上皮或胎儿呼吸样运动,在羊水的介导下,可直接作用于胎肺,从而促进肺成熟,对母体的影响较小[7]。
综上可得知,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终止妊娠前可通过羊膜腔注射地塞米松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