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枝特区青钱柳资源分布及利用初探

2020-08-11宋荣晶卢先文董静

种子科技 2020年13期

宋荣晶 卢先文 董静

摘   要:青钱柳是我国特有的二级保护植物,在医学上被誉为“第三棵树”,是2013年国家卫计委批准的新食品原料,其富含的有机营养成分能有效降低血糖,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民间用于防病治病的中草药。为了摸清青钱柳资源在六枝特区的分布和利用情况,2017年3月—2019年12月,对六枝特区境内的青钱柳资源和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六枝特区范围内仅有2个乡镇有野生青钱柳分布,并对青钱柳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为青钱柳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钱柳;资源分布;利用现状;六枝特区

青钱柳(Cycloccarya Paliurs(Batal.)Ilinsk)为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是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时期古老的孑遗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医学界的第三棵树”[1],别名摇钱树、麻柳、青钱李、山麻柳、山化树。大量研究表明,青钱柳叶对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血糖、明显改善糖耐量,还有明显的降血脂功效,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2]。

2017年3月—2019年12月对六枝特区范围内的青钱柳资源和利用现状作了调查,在阐述青钱柳资源分布的基础上,对其利用价值和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青钱柳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青钱柳资源分布情况

1.1   地域分布状况

六枝特区属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4.5 ℃,年均日照达1 252.4 h,年总积温5 700 ℃,年降水量1 476.4 mm,无霜期294 d,平均海拔1 350 m,境内生物资源丰富,天然林面积达47 133 hm2,主要树种达40多种,野生中草药87科158种,森林覆盖率达56.5%。

六枝特区范围内月亮河乡布依族素有饮用甜茶的习惯,2017年3月在群众的指认下,确定“甜茶”实际就是青钱柳植物。在调查中得知,群众从味道、功用、果实形状方面对青钱柳的称呼有“甜茶” “神茶” “钱串子”和“摇钱树”等。2017年3月—2019年12月,采用随机采访、重点专访和野外调查等方式,陆续在区内其他乡镇发现青钱柳分布(见表1)。

调查中还发现,六枝特区的野生青钱柳主要分布在植被良好的月亮河乡补雨村、牧场村,但仅有少量野生分布,估计总株数不足50株,现存最高的植株高达22 m,胸径30.4 cm。关寨镇仅发现1株(2干),最大干胸径20.8 cm,树高18 m;中寨乡补许村种植的青钱柳仅有8株,种苗来源于月亮河乡牧场村野生青钱柳实生苗,现树龄6~7年;新窑镇那玉村青钱柳有93株,为2016年从湖南省张家界人工引种栽培,现树龄5年。

1.2   垂直分布和分布群体状况

六枝特区的野生青钱柳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月亮河乡牧场村山林间,自然垂直分布于海拔1 200~1 300 m地区,多为零星小群体分布,生长在沟边或岩石间,常与野樱桃、香樟和枫香树等阔叶树种混交。青钱柳喜湿,土壤多为黄壤土,透水、透气性好;树龄多为30年以上,树胸径在15~26 cm ,最大可达30 cm,树高一般在12 m以上。由于青钱柳种子种实率较低,林下少见幼苗和幼树。

2   青钱柳开发利用现状

2.1   野生青钱柳资源破坏严重

据野外调查发现,现存的青钱柳树多为双干平行生长,主要原因是青钱柳属于高大的乔木,采叶不方便,为了方便采叶,有些农户往往采取毁灭性的方式,从基部砍掉树干后摘叶,成活的分枝干在隐蔽的林间会淘汰多余的枝干,通常保留2个主干平行生长。山林间被砍掉主干的青钱柳新芽因缺少阳光,成活概率并不高,是青钱柳资源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野生青钱柳小树叶片通常会被全部采摘,严重影响了树体的健康生长。此外,在青钱柳种苗培育上,由于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培训,农户还没有用种子育成青钱柳树苗,导致栽培的少量青钱柳苗仅来源于野生实生苗。

2.2   分布区域狭窄,使用人群较少

由于青钱柳资源分布区域狭窄,“养在深山人未识”,只有在分布区周围部分布依族、彝族群众将青钱柳叶片用作防病治病的中草药。当月亮河乡布依族群众偶感不适、头昏乏力时常会采摘青钱柳叶片煎水饮用,作为治疗头昏的药物,偶尔会有农户在屋前屋后种植青钱柳,作为中草药治病之用,但对青钱柳的治疗机理并不了解。这种使用方法来源于山区布依族彝族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未在较大范围内推广使用和开发青钱柳产业。

2.3   加工工艺简单,没有形成商品

在新窑镇那玉村引种种植的青钱柳,行株距3 m×2 m,采用80~100 cm定干,长势较好。2017年开始采摘成熟叶或嫩叶制作青钱柳茶,采用“萎凋—蒸青—晒干(烘干)”工艺,成品用作茶饮,仅供自用,作为预防高血压的保健茶,没有形成商品,其余的乡镇对青钱柳的使用仅限于民间中草药的使用方法。

3   小结与建议

3.1   加强资源保护,引导农户驯化栽培

一方面,要结合森林防火工作,加强野生植物保护法制宣传,利用省内外网络媒体宣传普及青钱柳的保护和开发知识,防止野生青钱柳遭受人为严重破坏,导致灭绝。另一方面,县级林业、中药材生产企业应引导农户进行人工播种、驯化栽培,减少农户对野生青钱柳叶的依赖。

3.2   加强基础研究工作,为青钱柳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六枝特区野生青钱柳分布稀少,分布海拔较高,其基础研究目前尚处于空白,科技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等应加强青钱柳基础研究、产业发展项目立项研究和推广工作,在资源调查、成分含量、种苗繁育、制茶工艺、产品推介等方面进行支持,为青钱柳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加大与青钱柳研究机构的合作,解决青钱柳产业发展的短板。

3.3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引导青钱柳产业发展

青钱柳具有保护和修复胰岛细胞、降低血糖血压的功效,把青钱柳叶加工成降糖保健茶已得到群众的认可,在我国一、二线城市对青钱柳茶供不应求。2013年国家卫计委批准青钱柳叶为新食品原料,青钱柳产业发展前景较好,现市场上嫩叶制作的青钱柳茶售价在600元/kg以上,青钱柳产值在1万元/667 m2以上。可通过招商引资或引导企业合作社加大对青钱柳的开发力度,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壮大青钱柳产业开发,做到对青钱柳精准、精细、精制的合理开发,利用六枝特区土壤富硒优势,打造六枝特区青钱柳代用茶特色品牌。

参考文献:

[ 1 ] 文燕,丁仕武.神奇的青钱柳与糖尿病[M].北京:军事医学

科学出版社,2015.

[ 2 ] 王永兵.青钱柳与健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宋荣晶(1975-),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园艺及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