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的价值和市场的逻辑
2020-08-11仇广宇
仇广宇
6月25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800架无人机在贵州仁怀市区上空进行编队表演。图/中新
7月6日,贵州茅台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当天其股价收于1600元,总市值超过2万亿元大关。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还在后面。
7月15日晚,《人民日報》“学习小组”发表题为《变味的茅台,谁在买单?》的文章称,“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用来腐的”“让商品价值回归市场,不再成为权力的供品”。次日,贵州茅台股价大跌7.9%,进而引发整个白酒板块地震。
“学习小组”批评茅台的背景是,7月13日,贵州茅台原副总经理张家齐,茅台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明灿双双被查。而从2019年5月茅台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袁仁国被通报“双开”至今,集团已有13名高管落马,企业内部腐败窝案的细节还在不断被曝光。
茅台的品牌效应建立在“送礼文化”的基础之上,与腐败现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奇怪的是,从长期的角度看,成立20多年的茅台集团,品牌价值和市值几乎没有随着反腐的深入而受到影响,反而是一路攀升,如今它的市值早已超过了整个贵州省2019年的GDP总值,零售价也从多年前的200多元上调至近2000元,茅台酒本身就成为优质金融产品一般“坚挺”的存在。
除了股市的题材炒作之外,茅台价格和股价虚高的问题,还是要追溯到它的定价体系和销售系统。茅台的定价是双轨制,其出厂价、零售价和实际价格的落差为炒作价格预留了空间,而销售代理制也严重依赖企业管理者个人对资源的分配,造成销售系统的垄断和“近亲繁殖”,最终造成了价格的畸形。
上述问题可以从落马高管们的案件中得到佐证。央视专题片《国家监察》和中纪委都曾披露袁仁国案件的细节:他大搞家族式腐败、一言堂,其妻子和儿女违规经营茅台酒获利2.3亿余元,还曾说出“纪委不要管得太宽”这样的话。《中国纪检监察报》也曾报道,茅台集团在确定经销商过程中,主要看经销商跟当地党政机关是否熟悉、是否有关系和背景。
虽然茅台产品有它自身的独特价值,其股价飞涨也与今年疫情期间消费板块的走强有些关系,但一家企业,只要在某些环节不能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只要利益分配权还掌握在个人的手里,“飞天茅台”的乱象就无法停下来。这样的企业哪怕体量再大,也还是一只“畸形巨兽”。
如今,无论是官方对茅台的“敲打”,还是人们对中芯国际、蚂蚁集团等科技、互联网金融企业上市的讨论热潮,都预示着全社会将更加关注技术进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昭示着市场打击畸形炒作、向价值回归的决心。不过这样的目标无法一蹴而就,被各种利益围绕的茅台要做到真正的价值回归,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