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放工作面回风巷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优化

2020-08-11

江西煤炭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帮部锚索底板

(阳泉煤业(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阳泉 045200)

1 工程背景

平定裕泰煤业15104工作面位于+510 m水平,埋深平均550m,主采15#煤层,西部为矿井边界保护煤柱,东部为二水平采区大巷,北部为已开采15102工作面,南部为未开采15106工作面,见图1。煤层平均煤厚5.4m,平均倾角6°。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采高平均2.4m,采放比1∶1.25。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回采巷道全部沿煤层顶板布置,开切眼沿底板布置,机头、机尾串煤回采,其中回风巷道为矩形,断面尺寸为4.5 m×3.0m,断面面积13.5 m2。回风巷帮部及底板均是实体煤,直接顶由砂质页岩、泥岩等较软弱岩体组合而成,平均厚度为3.6~4.0m,节理、裂隙发育充分,基本顶为石灰岩,灰白色,成分为石英、长石,平均厚度为5.0~7.5m,质地较坚硬。

15104综放面回风巷两帮为实体煤、顶板为含夹层的软弱顶板,巷道掘进过程中受上部15102工作面放顶煤影响,动压显现强烈,加之巷道断面较大,出现严重煤壁脱落、顶板下沉的情况。巷道原支护形式:顶板全部为短锚索支护,型号为Φ18.9 mm×4200 mm,间排距1000 mm×900 mm,每排布置4根;帮部全部为锚杆支护,型号为Φ20 mm×2400 mm,间距排距800 mm×900 mm,上下锚杆距顶底板均为300 mm 见图2。原支护形式不能完全控制巷道稳定,增加了巷道维修工作量,对矿井高效安全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图1 15104工作面布置

图2 原支护方式

2 15104回风巷稳定性分析

2.1 巷道顶板受力环境严峻

15104工作面埋深平均达550m,地应力平均达13.8MPa,上部15102工作面与15104回风巷之间煤柱仅为15m,15102工作面开采扰动应力强烈,平均应力集中值在40MPa,而巷道煤层抗压强度仅为15MPa、顶板泥岩抗压强度仅为33MPa,围岩承载能力与实际应力环境不匹配,带来应力集中破坏现象。强烈的15102工作面采动影响和15102采空区侧向压力对15104回风巷道掘进的影响显著,造成巷道反复承载,围岩内部裂隙、孔隙扩展发育,围岩完整性丧失,逐步失去承载能力[1-2]。

2.2 原支护方式控制效果差

巷道顶板3.6~4.0m的砂质页岩与泥岩承载力学强度较低,对巷道顶板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较大。软弱结构岩体岩性含黏土成分较多,易膨胀崩解,容易风化,导致周围岩体进一步破碎损坏;从顶板结构组成和支护结构来看,原支护方式短锚索支护强度低、支护范围较分散,巷道顶板处在支护体支护范围之外,软弱部位与上方坚硬顶板不能形成稳定锚固体,受开采动压影响,导致顶板整体失稳[3-4]。

3 15104回风巷道联合支护技术优化

3.1 联合支护原则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巷道顶板存在软弱结构,同时支护方案不能满足控制要求时,研究采用联合支护的方式进行巷道掘进期间围岩控制[5]。首先,要实现对顶板软弱夹层的整体性控制,选择高强度高预应力短锚索将顶板所有层位围岩构筑成锚固体;再者,应该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保证锚索高预应力、强破断力、强承载力的状态,能够使得锚索支护应力场有效覆盖巷道顶板,防止出现拉伸破断,形成稳定强力的支护承载体;最后,针对15104回风巷道两帮为煤体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帮部和顶板继续采取加强支护,扩大受力面积,改善围岩承载状态,控制巷道整体变形。

3.2 支护参数设计优化

优化后的回风巷道支护方案见图3,支护参数具体如下:

顶板支护:整体支护方式为短锚索、加长锚索、钢带网梁组合支护。顶板短锚索型号为Φ21.6 mm×5250 mm,材料为1×7 单根1860 级钢绞线,间排距720 mm×800 mm,一排6根,预紧力≥295 kN;加强锚索规格同短锚索,长度为7300 mm,一排1根。锚索均垂直巷道顶板打设,其中加强锚索在巷道中线位置,锚索锚固剂均为2卷MSCK23/100的树脂胶泥固化剂。托盘型号设计为300 mm×300 mm×16 mm,菱形金属网规格为5200 mm×850 mm,其中网孔设计为80 mm×80 mm,钢带为M型,7 孔布置,孔间距720 mm,规格为4500 mm×176 mm×6 mm,屈服强度>235MPa,搭接长度为200 mm,托梁型号为29U型钢,长度1000m,承载能力230 kN。

帮部支护:帮部整体支护方式与顶板不同,帮部以锚杆支护为主、辅以加强锚索。锚杆采用的规格为Φ20 mm×3000 mm,材料为螺纹钢,间排距870 mm×800 mm,一排按照4根布置,预紧力每根≥50 kN,右帮加强锚索规格与顶板加强锚索相同,每排布置加强锚索2根,分别按照中线对称打设,间排距2300 mm×1600 mm,左帮加强锚索规格同右帮,间排距1600 mm×950 mm,托梁按照巷道方向布置,套棚距离5m、棚架上穿4根梁。锚杆使用的锚固剂为1卷MSCK23/60树脂胶泥固化剂,托盘设计采用350 mm×120 mm×40 mm,菱形网规格设计采用3100 mm×850 mm,其中网孔选取为80 mm×80 mm。

图3 改进支护方案

4 应用效果分析

采用优化的支护方式后,需要对巷道支护效果进行监测分析,监测方案设计为在掘进迎头后50m的新支护方案段内布置监测测站,对巷道继续掘进过程进行围岩变形监测,监测周期为45 d,统计巷道围岩变形监测值,绘制的表面位移监测曲线结果见图4。

图4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曲线

由图4可知,随着巷道不断掘进,围岩表面破坏不断增加,具体表现在围岩变形量上是:回风巷道无论是顶板下沉、底板移近还是左右帮移近的变形量,均表现为阶梯状上升态势,其中巷道两帮移近变形值稳定在21~23 mm,顶底板变形移近量稳定在19~22 mm,顶板下沉幅度以及两帮变形幅度均较小,巷道整体失稳可能性不大。再结合巷道顶板布置的离层仪监测数据可知,顶板范围内离层量为3~5 mm,未出现大范围不连续顶板,顶板整体性保持较好。从位移变化和离层变化来看,巷道围岩变形情况良好,变形量均在可控范围内,结合锚索测力计显示结果,顶板短锚索承载在14MPa稳定波动,在巷道继续服务期间,未发生明显坍塌现象,说明15104回风巷道采取的联合支护方式是有效的。

5 结语

15104回风巷道顶板围岩结构软弱,原锚网与锚索联合支护支护参数不合理,受地应力和动压影响,容易产生变形破坏,丧失承载能力。在结合理论分析和矿井现有支护材料基础上,确定顶板采用短锚索+加强锚索支护,帮部采用锚杆+加强锚索支护的方式进行掘进期间巷道围岩控制。新支护方式应用后,顶板短锚索受力基本稳定在14MPa,未出现拉伸破断,巷道顶底板移近稳定在20 mm、两帮移近稳定在22 mm,围岩整体性好、可控性强,实现了放顶煤开采软弱顶板巷道控制要求。

猜你喜欢

帮部锚索底板
强矿压显现巷道锚杆支护方案特征研究
马兰矿回采巷道强帮护顶支护技术应用
煤巷掘进工作面帮部前探梁临时支护结构的设计探析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车集煤矿2611工作面煤巷片帮机理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
不同锚索参数对预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板上叠球
地下室底板防水卷材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