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预防与处理

2020-08-10田玉川邹小明金德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处理

田玉川 邹小明 金德新

摘 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影响到投资有效性,还会影响到房屋的外观和质量以及耐久性,甚至还会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本文作者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及处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预防;处理

1 测量放线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1)在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时,经纬仪或水准仪支架架设不稳,导致支架晃动,造成误差,甚至错误;读数不准确;经纬仪或水准仪没经过检验,误差较大。措施:在支设仪器支架时应选在基层比较坚硬的地方,避免摇晃;读数时应有两个人进行:一人读完,另一人进行复合,避免产生读数误差;经纬仪或水准仪定期到指定部门检查,防止仪器本身出现误差。

(2)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时,没有保护好控制桩或点,导致起点错误;经纬仪架设不准确,使仪器本身已与控制点产生偏移,造成误差。措施:对于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桩位应进行复测,复测无误后可进行控制测量;临时控制桩或点应进行保护,避免碰撞使桩位或点位产生偏移;在进行细部控制测量,架设经纬仪支架时,认真复核,使误差最小。

2 混凝土浇筑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1)麻面:在浇筑模板时应将模板充分润湿,防止粘模板;模板接缝严密,防止露浆;充分振捣密实;养护及时。

(2)露筋:混凝土浇筑前,将垫块固定,保证钢筋不与模板接触,使其不致由于垫块位移而露筋;混凝土振捣密实;浇筑时应将模板充分润湿,防止粘模板。

(3)蜂窝:严格控制握凝土本身质量,保证施工配合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防止离析产生;改进浇筑方法,防止由于浇筑方法产生蜂窝;模板接缝严密,防止漏浆。

(4)孔洞:浇筑混凝土时防止过振,避免离析现象;清理干净模板内部的杂物,防止由于清理不到位而产生孔洞。

(5)裂缝:养护及时,防止混凝土因缺水产生裂缝;施工缝留置位置准确等。

3 屋面、楼板渗漏

3.1 现浇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1)原因分析。1)构造设计不当。为了追求建筑形式而将泛水高度过分的降低,使屋面与屋面连接处、屋面与墙身交接处的防水高度低于下暴雨瞬时积水高度。2)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如将施工缝位置留设在屋面边坡处、屋面与屋面的交接处,这些都是结构应力转换的部位,容易产生裂缝而导致屋面渗漏。3)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坍落度选择不当。如施工时用水量过多,混凝土在凝固水化过程中,由于内部多余的水分蒸发后,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的空隙,而混凝土体积减小产生收缩,这些空隙连在一起便形成毛细孔隙,成为雨水渗入的通道,从而引发裂缝产生。

(2)预防措施。1)加大设计深度。目前施工图采用的是平面整体标注法标注,设计应加大设计深度,斜板边界部位,如屋面边坡处、老虎窗与屋面交接处,虽然不是工程结构的重要部位,但却关系到重要使用功能,设计应有上述部位的详细施工大样图。2)加强防渗措施。在结构层上:①严格按構造要求做好预留洞口边的板筋、板负筋、加强筋等钢筋的制作和安装。②增加一定高度的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配筋反口,反口的高度为150~200 mm,并且与屋面的混凝土同时浇筑,提高结构层的防水能力。在防水层施工时,要严格按屋面防水细部构造要求施工,不仅要处理好基层,泛水以及断面变化部位的锐角都要做成圆弧,减少板的连接应力,便于卷材铺贴;而且要做好局部附加层的施工。3)保证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施工质量:①提高模板质量。模板采用双面支模灌注混凝土斜板,并将模板支撑牢固,以防走模。②保证受力钢筋的有效高度和板的厚度。

3.2 平屋面及楼层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1)平屋面局部渗水。1)上人屋面的上人口边渗水。主要是位置设置不当。有的上人口一侧设在屋面女儿墙边,无形之中增加施工难度。措施建议:上人口反口外侧面距离女儿墙内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0 mm。2)排风道、管周渗水。主要原因是设计不合理,管周与排风道的间距不足100 mm,给排风道、管周的砌体防护和防水层施工增加难度。措施建议:屋面排风道边有管道的,二者的间距要有200~250 mm。

(2)楼层局部渗水。卫生间楼板及管周、排风道周边渗水:①由施工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出现在房屋交付使用时就会发现。②业主装修时重新铺设卫生间内的排水管道的位置和方向,破了原有防水层或改造后管道接头渗水等。措施建议:属于施工原因造成的,施工单位要按规范要求施工,尤其是防水层的厚度、高度和细部,并经蓄水试验合格;属于二次装修造成的,要求物业管理部门告知业主,装修时尽量不要破坏防水层,一旦破坏,要在铺设面层前重新施工防水层。

4 页岩砖墙体渗漏

4.1 产生原因

①放松对页岩砖的质量检验,使一些以次充好的空心砖应用到工程中。②现场管理不严,对页岩砖施工重视不够。③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砌体的碳化收缩和基础沉降等原因,引起建筑砌块墙体的位移,砌体收缩被抑制时,墙体就会逐渐产生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超过砌体和砂浆间的粘结强度或超过水平灰缝的抗剪强度,墙体就会产生裂缝,进而造成墙面渗水。

4.2 防治措施

①选择技术管理严格、上规模、质量可靠的企业产品。产品养护期,春、夏、秋季必须在一个月以上,冬季还应延长。产品强度必须达到要求,砌块的收缩在厂里可以完成大半,减少上墙后的收缩。②干燥砌块送到现场后,尽量放在室内,产品不能受潮。如不能放在室内,露天堆放场地的四周要开排水沟,雨天要遮盖。受潮砌块不能上墙,雨天不要施工,并要遮盖好砌体。③砌筑前不必预先湿润砌块,这是与黏土砖的不同之处,否则砌筑时会发生“游砖”,加大砌块的干缩。④页岩砖砌块承重墙砌筑前应预先进行排块,严禁出现通缝。

5 结束语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调配,方案制定,施工技术到质量控制和处理等方面需要广泛、综合地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施工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防止质量通病产生原因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卢兴.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预防与处理[J].房地产导刊,2014(01).

[2]回龙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和探讨[J].科技向导,2011(05).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处理
浅谈建筑工程防水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分析
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思考
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初探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群对接模式的探索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