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辱虐对运动员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竞赛焦虑的影响研究

2020-08-10赵康伶刘晗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调节作用

赵康伶 刘晗沛

摘 要 在辱虐行为之下,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会发生变化。有人认为,教练就应该是严厉并且不苟言笑的,但也有人认为,教练应该是和蔼可亲、善于沟通的。在此背景下,情感辱虐会对运动员产生怎样的影响,教练如何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又正确使用管理运动员的方法。本研究根据内隐领导理论,探索运动员在情感辱虐下内隐教练观对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竞赛焦虑的调节作用。从而探究情感辱虐对运动员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竞赛焦虑的影响研究——内隐教练观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内隐教练观 量表编制 调节作用 运动表现

1情感辱虐概念

1.1情感辱虐相关概述

教练对运动员的辱虐行为是指在没有任何身体接触类的的侵犯之下表现出语言或非语言性的敌意行为。作为”毒性“领导的一种表现形式,情感辱虐被认为是一种不被公认但又十分普遍的对待方式之一。“辱虐管理”这一概念在2000年时由美国学者Tepper提出,国内外对辱虐性行为的研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比较罕见,更多的是集中在管理学界。它是一种破坏型领导行为,即领导者带着目的且不具有侵害性意图实施的辱虐管理,并且在没有任何身体接触的情况下,下属也能感知到领导者持续表现出的语言或非语言性的敌意行为。

2运动表现概念

在训练中所获得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展示与发挥被称之为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蔡睿,2001)。其中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以及竞赛焦虑都会对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表明,通过运动员对教练员的评价进行有效测量,可以判断出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对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是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自我效能感

在竞技体育中,自我效能感是指运动员对自己在比赛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动作或取得预期成绩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Bandura认为,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能否采取适应性的行为知觉或信念被称之为自我效能感(Bandura,1977)。因此,研究教练员的情感辱虐行为对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并且可能在提高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方式上提供现实路径。

4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地从事自认为有价值的活动(季浏,殷恒婵,颜军,2006)。

运动动机是可以培养的,并且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教练员在培养和激发运动员动机的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并且充分考虑到运动员在性别、年龄、性格、成长环境、父母职业等方面的差异,提高运动员训练的自主性、积极性(王梅生,2004)。

5竞赛焦虑

对于竞赛焦虑的定义,符明秋认为,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情境产生的担忧倾向被称为竞赛焦虑(符明秋,1999)。

6关于内隐教练观的相关概念

内隐教练观概念是由内隐领导观推广而来,即内隐教练观是人们内心关于教练概念的看法,既含有教练员是什么,又含有教练员应该是什么样的;既表明了运动员对教练员的要求,也表明了运动员对教练员的期望。但是目前在运动领域,还没有研究者对运动员的内隐教练观进行相关研究,本研究将对其作用机制以及测量方法进行探讨。

我们发现,辱虐行为对于运动员运动表现、自我效能感等的影响因人而异,有些运动员不以为意,有些却无法接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运动员内隐教练观的不同。辱虐管理下的一部分运动员认为,教练就应该是十分严厉、不苟言笑的,训练中对其的言语侮辱、人身攻击都是为了提高他们运动成绩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辱虐行为会对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竞赛焦虑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教练的形象与行为反应与运动员的内隐教练观不同,那么他们相应的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可能会降低,而竞赛焦虑水平可能会升高;而若运动员和教练的内隐教练观相符,情感辱虐的这种影响则有可能减少,甚至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

7结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法进行研究,在进行文献查阅和访谈法后,首先通过问卷收集描述教练的词汇;之后通过被试评分,进行量表的初步分析,在使用SPSS22.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使用R语言进行模拟矩阵的平行分析,确定量表维度,在修改题目后再次进行施测;通过mplu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删改题目后,信效度各项指标均良好,最终得到一整套信效度完好,包含四个维度13道题目的内隐教练观量表。在最终结论上,研究并未在调节作用上得到理想结果。对于这一结果,可能的解释是目前的样本量过少。研究中的原计划是招募有专业运动训练经验的运动员参与研究,但研究经费有限,只能对普通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普通在校大学生在教练指导下训练的时间较短,关系也并不是很紧密,在运动训练方面经验的缺乏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笔者将通过增大被试量进一步收集数据进行探究。但总体而言,本项研究仍然在研究意义及实践层面上具有一定意义:一方面,本次研究得到了内部信度和效度都十分良好的内隐教练观量表,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本次研究为改善运动员与教练的处境,提升运动员成绩的路径提供了现实参考。

参考文献

[1] 蔡睿.技能主导类非测量性项群竞技表现及其条件极值[J].體育科学,2002,22(02):80-84.

[2] 符明秋.高水平径赛运动员赛前焦虑的时间变化模式及赛前焦虑与比赛成绩的相关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9(03):28-31.

[3] 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刘雪梅,刘宝珍,张作清,魏萍.COPD患者伴发抑郁障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05):555-556.

猜你喜欢

调节作用
电针对IBS内脏痛大鼠脊髓GFAP、P2X3受体的调节作用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不同SOA下视觉返回抑制对视听觉整合的调节作用*
桂附地黄丸对衰老大鼠回肠干细胞增殖分化稳态的调节作用
自噬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免疫中调节作用的新进展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h17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现代药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