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学习的几点看法
2020-08-10杨洁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学习习近平十九大精神,明确并坚信“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教学理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以及热爱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使我从培养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理解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听说读写活动,及文学活动,使学生达到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主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作用。结合新时代语文教学目标,现就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现状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学生学习语文存在问题
1.学习目的不明确。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课就是主科里的副科。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看法呢?语文课最接近生活,小学语文学习阶段有一定的积累,最普通的交际沟通,中学生都具备。现代媒体式样多、信息容量大,传递快,网络校园小说很流行,也迎合青少年身心发展正处在高峰期,介于成熟与半成熟之间的自身状况,语文课本传统文化经典推荐大部分同学不阅读,甚至感觉语文课不上,自己也能考六七十分。个别同学上课认真听讲分也高不了多少。这样的学生占60%,上课不说话、不捣乱,思想开小差,心不在焉,学习不在状态。
2.语文学习环境较差。农村家庭从衣食住行方面跟城市生活相差不大,但是学习资源非常欠缺。除了语文课本以外,家庭几乎就是文化沙漠,家长认为阅读课外书与学习没关系,不主张阅读闲书(与考试无关的书),更不建议买。现在手机是农村孩子联络世界很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由于青少年自控能力差,鉴别水平有限,大部分同学在信息搜集、选择、整合利用方面不能恰当利用好这把双刃剑,有的甚至沉迷与校园网络小说、游戏、购物、交友、赌博等不能自拔,语文课堂要求课外阅读任务很难完成,课堂交流感想时一脸茫然,他们的思想停留在物欲横流的享乐世界。
3.口语交际能力提升不够重视。语文学习目的是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沟通交流。平日怎样跟同学的相处?怎样通过语言表达自我?学生大多数思想浮躁,思考较少,认为谁还不会说话?不能巧妙发挥语言的魅力。比如学习《扁鹊见蔡桓公》课外拓展,请同学联系本节课的内容谈谈个人对蔡桓公的评价,能临场发挥说几句的就一两个同学,他们真的一点想法都没有吗?有。课下他们无意识谈的观点很不错。问为什么课堂上不讲呢?他们不敢讲、也不想讲,这和城市学生有很大的差别。学生没有从提高语言交际水平方面实践语文学习重要性。
4.认为“题海战术”比听课管用。语文课堂学习重点围绕语文考试。根据教材大纲组织语文教学,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重点是学习语文方法,能不能举一反三。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不高,遵从老师的安排教导,能识记、背诵、书写、思考,算是好学生。为了考取好成绩,学生仅语文这门学科的相关资料就有练习册、资源学案、单元练习测试卷、期末综合测试卷等,整天埋头于题海中,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语文能动性。
二、问题解决方法:
1.明确语文学习目的。不管是中文,还是西文,只要是语文,其学习的目的无非就是理解别人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的思想,就是听力和阅读理解,也就是能听得懂别人的话,看得懂别人的文章。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是口语和写作,也就是能说能写,把自己的思想清楚地表达出来。听力和口语即语文之“语”,阅读理解和写作即语文之“文”。语文其实就这么简单。
2.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语文和生活之间本不该有厚厚的障碍,语文学习应和学生心灵相遇,应和社会生活相融,使语文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语文与生活本是紧密联系的,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语文,平时在课堂的语文学习都是基础。生活中的语文是广阔的,无限的,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离不开语文。
3.口语交际是语文学习的重难点。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要不断发展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說习惯。运用多媒体手段,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鼓励互动,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培养合作精神,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4.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好语文一要经常查阅工具书读书学习要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不仅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随时查阅碰到的疑难问题,而且也可以作一般阅读材料来读;二要认真学好课本,所谓“课本”,即一课之本。许多同学认为现在考试的阅读分析材料都是课外的,课本不闻不问,置之脑后,整天沉溺于题海之中,结果是耗时费力,广种薄收,效果甚微。比如文言文的学习,课内篇目还没有读懂过关,词法、句法没有学懂弄透,就急于到题海里去“畅游”,显然是枉费心机,本末倒置。
5.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一是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文本激趣,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兴趣。三是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总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得当,就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充实生活的动力,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求索,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6.在语文学习中,树立学生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当代语文学习应从继承者这笔遗产开始,用传统文化思想浸润学生的心灵,在日积月累的语文学习中熏陶积淀、慢慢培养铸就学生的“三观”。语文学习对学生“三观”形成有巨大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总之,现在的语文学习应顺应时代需求,迎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有的放矢激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语文学习目的的达标也就水到渠成。
作者简介
杨洁(1970.10.27—)女,陕西咸阳兴平人,本科,一级教师,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现任职于兴平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