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博物馆职业道德发展的现状分析

2020-08-10杨筑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主要内容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推进,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一个行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专业的职业伦理的指导。目前,国际上已经发展出一套较为成熟的博物馆职业道德体系,我国也正处于积极的探索阶段。文章对我国博物馆职业道德的发展轨迹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并与国外的进行对比,以期对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内博物馆职业道德;发展轨迹;主要内容;差异对比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278-01

一、国内博物馆职业道德的发展历程

博物馆职业道德,即明确了博物馆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行为和工作标准盼“专业指南”。我国早在李济先生时,就提出了博物馆职业道德中颇为重要的一点。李济先生作为我国的考古学之父,将不私藏挖掘出来的文物看作一种基本的人格训练,并把“个人绝不收藏古物”订为一条铁规。他反复告诫学生,要拒绝从“考古学家”变成一个“收藏家”这个魔鬼似的引诱,这也是与传统金石学的一种决裂。这条铁规与李济先生的学生代代相传,成为我国博物馆职业道德的重要内涵。尽管有上述“考古人不作收藏”的传统,系统化的职业道德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晚,主要以三个文件为代表。1997年4月,中国国家文物局颁布了《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对推进文物、博物馆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1年12月10日,国家文物局重新修订发布《国家文物局机关工作人员守则>和《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12年7月4日,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再次对《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进行了修订。

二、国内博物馆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国内博物馆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集中表现在2001版《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2012版《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2001版《准则》共有八条。其中第一、四、八条与其说是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不如说是政治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扬团结奋斗精神、倡导文明礼貌社会公德”,其實是一种对全体公民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要求。第二、三、五、七条虽有不同的表述,但其核心是保护博物馆藏品,维护文物主权。修订后的2012版《准则》共有五条。精简后的三、五条仍是文化部门对博物馆行业的政治要求;一、二、四条中虽有对专业性和公众性的强调,但仍将文物安全看作是文博行业中最关心的问题。从上述两份准则可以看出,我国博物馆没有被当成一个社会服务部门来看待。

三、国内外博物馆职业道德差异对比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博物馆职业道德理论体系,将国内的与之对比,可以发现以下差异。

首先是主导机构的不同。国际上,国际博协这一非政府组织在职业道德的制定和修订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美国、荷兰、英国,各国家博协、博物馆、美术馆、修复者协会等都在各自的职业道德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我国,前两次职业道德的制定都是由国家文物局主导完成的,第三次的修订虽是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博协组织,但从修订内容来看,其所发挥的实际作用相比与其他国家似乎较小。因此,国外博物馆职业道德的发展多是由博物馆本身或专门的学术机构所主导,而国内多是由国家文旅部及其下设的国家文物局等行政单位主导。这种差异与国内外博物馆管理制度的不同密切相关,国外博物馆多为私立非国有性质的,由董事会、馆长等进行管理,而国内博物馆性质多为国有,接受文旅部下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化司下博物馆处的管理。其次,由不同机构主导下的国内外博物馆职业伦理在关注重点方面也有较大差异。国际上1986版、2004版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都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是对博物馆机构等的说明,第二是对博物馆行为的强调,包括如何征集、保管、保护、研究、注销“物”,与社区的关系等等,第三是对博物馆职业人员行为的规范。而国内的关注重点都在“物”上,且集中于维护“物”的主权与保管,博物馆定义中所强调的研究、教育职能,博物馆日常工作如何开展,这些未有涉及。片面关注“物”也导致对“人”的关注太少,即使对博物馆工作人员作出要求,也围绕在如何保管“物”,对“物”所负有的责任上,国际《准则>中提及的专业人员如何处理与观众、同事、专业的关系,在我国还未有发展,这也是我国博物馆职业道德中的“短板”所在。联系到国外博物馆事业和职业道德发展的悠久历史和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以及我国“考古人不作收藏”的学术传统,博物馆事业仍处于探索阶段的现实情况,存在这样的差异也是情有可原。另外,国内外博物馆职业道德在关注重点上,似乎存在共同的一点特征,即对博物馆工作人员只作要求,不谈保障。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参观热潮的涌来,博物馆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之中,节假日参观人员的暴增,对丁工作人员的不合理投诉,博物馆事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相关工作难度加大,如何有针对性地保障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其积极性,进而促进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博物馆职业道德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上述梳理,可以发现由于主导机构和现实情况不同,国内外博物馆职业道德在关注重点和完善程度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共同需要从只作要求向兼顾保障方向努力。

参考文献:

[1]蔡琴.博物馆学新视域[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国际博协博物馆职业道德规范委员会,宋向光(译).国际博物馆协会耿业道德[N].中国文物报,2005-2-25(05).

通讯作者:杨筑(1994-),男,贵州兴义,初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秦汉考古。

猜你喜欢

主要内容
对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阐释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东北抗联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习近平群众路线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