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积分学习过程管理研究与实践
2020-08-10张艳
张艳
[摘 要]针对微积分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而重考前突击的现象,任课教师需要对微积分教学进行改革。首先分析了目前微积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弊端,然后阐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管理的四项改革措施:一是做好中学和大学的教学衔接;二是整顿课上学习纪律;三是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四是加强课下学习管理。这四项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措施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监管,引导学生把功夫用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在教学中进行了逐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微积分;学习过程管理;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9年度春季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微积分》学习过程管理研究与实践”(JG201905011)
[作者简介]张 艳(1983—),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数学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应用数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7-0216-02[收稿日期] 2019-09-27
微积分是理工类、财经管理类大一学生的基础必修课,是学习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课,也是挂科率较高的一门课。我校针对微积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微积分内容教学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以期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监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进而全面推进学习过程的标准化管理。
一、现有教学弊端
(一)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大学学习
大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与中学有很大不同,需要学生具有学习自主性、专业性和探索性。然而,学生们在长期强压的应试教育模式下习惯了老师填鸭式的教学,在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迷失了方向,缺乏自我管理。例如,课前不预习、课上不听讲、课后抄作业,不重视平时学习,考前突击,刷题背书,最后考试不及格时才后悔莫及。虽有学生勉强考过,但却没有真正掌握知识。
(二)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
我校微积分采用“最终成绩=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不适应新形势的教学要求,不能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考虑到微积分的教学目标,即掌握数学工具,培养理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微积分考核方式应该体现学生对数学多个维度的认知水平。其次,目前人才的选拔越来越重视平时的表现,期末一次考核成绩所占比例太重,不能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和水平,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起不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缺乏自控力的学生平时不下功夫,寄希望于考前突击。[1]最后,平时分评定细则不明确、标准不一,缺乏公平性。
(三)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不到位
微积分教学大多都是合班上课,两个班合班后九十人左右,教师只能通过点名和课下作业的形式来管理学生,不能有效地起到监督学生学习以及反馈教学的作用。首先,通過点名查考勤不但占用太长时间,而且部分学生仅仅为了出勤来上课。其次,很多学生都靠抄袭完成课下作业,这样不但不能及时通过做题理解基本概念,而且不能给老师反馈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教师如果只通过点名和课下作业监督学生,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与学生更进一步地交流,不能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不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就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主要措施
(一)做好中学和大学的教学衔接
1.做好内容的衔接。教师要研究高中教材和高考试题,熟悉学生的数学水平和中学的数学内容。对于学生中学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简单回顾,对于中学数学未涉及的知识要认真补充。学习是积累的过程,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微积分与中学数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2]
2.做好教学模式的衔接。与中学数学相比,大学微积分教学不再将较多的精力放在技巧训练上,而是主要强调概念的理解,知识的严密性与系统性,教学进度较快,教学内容多。开学初期,上课进度稍慢一些,让学生有个适应的过程,后期慢慢调整到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师应重视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以及中学内容的联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去体会、领悟、总结、概括。
3.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大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自学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觉预习和复习,认真记笔记,独立思考。之前在每章结束以后,教师会给学生做一章的小结,现在改为让学生在复习完以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章的总结,教师批阅给出ABCD四个等级,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并挑选出优秀的总结在班级传阅。这个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进一步思考,涌现出思维导图式、框图式、分类归纳式、对比式等总结。
(二)整顿课上学习纪律
1.强调笔记的重要性。要求微积分课必须有笔记,防止学生上课走神,也有利于学生课后复习。一学期收笔记3—4次,教师根据笔记的认真程度给出等级,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2.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课上主动回答问题,增加师生互动。对课上出现的某些需要思考但不是太难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回答,答对的表扬,答错的鼓励。课上提问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不让学生觉得问题遥不可及、无从下手,也不让学生觉得问题没有一丝难度,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去积极地思考。
(三)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1.提高平时成绩比例。原来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30分+期末成绩70分=总评100分。新的考核方式改为:平时成绩20分+每章测试30分+期末成绩50分=总评100分。新的考核方式降低了平时成绩,增加了阶段测试成绩,同时降低了期末成绩所占比例。
2.量化平时成绩评定细则。原来课程评价体系中的平时成绩设为30分,但评定细则不明确,由于任教教师不同,平时成绩给定的标准也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量化平时成绩的评定细则,统一成绩给定细则,公平公正,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该怎样做才能取得好的平时成绩,这样就达到了督促学生平时努力学习的目的。[3]
3.增加阶段性考核。新的考核方式增加了每章学习之后的阶段性测试,测试以基础概念、基本方法的考查为主,这样就能及时了解学生一个阶段的真实学习状况。及时的信息反馈,不但可以让教师及时督促学生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水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进而及时查漏补缺,避免期末考试前突击。
(四)加强课下学习管理
1.借助网络解答问题。社交软件的普及让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更灵活、便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校每年为大一新生建立微积分答疑QQ群,学生在学习微积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在群里寻求帮助。教师要随时关注群里消息,及时解答问题,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课上再进一步重点讲解。同时鼓励学生之间探讨问题,互相解答,往往在激烈的讨论中会闪现出思想的火花,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阶段性测试的增加,必然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可以让教师快速地掌握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教师在批改试卷时,不但要判对错、给成绩,还要给出评价,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给出肯定的表扬,针对问题突出的学生,在试卷上记下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是什么,错误的认识是什么,需要加强改进的是什么。这样教师在卷面上和学生便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交流,收笔记之后也做这样的纸上交流。除此之外,约见部分学生,当面谈心教导,指出问题并给出建议。
三、改革的意义
微积分学习过程管理的研究,需要教師全方位多角度地制定具体的改革措施,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微积分学习过程管理的实践,使学生学习习惯由考前突击向平时下功夫转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积分学习过程管理的实施,让学生步入大学就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与积极探索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从而带动学风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温启军,郭彩梅.高等数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28(02):120-124.
[2]季素月,钱林.大学与中学数学学习衔接问题的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0(04):45-49.
[3]周耘.高等数学课程学习过程管理实践与思考[J].高教学刊,2019(0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