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材料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2020-08-10杨现锋张国强唐青周哲徐协文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7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创新能力

杨现锋 张国强 唐青 周哲 徐协文

[摘 要]文章论述了大类招生背景下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新变化及其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内在需求。分析了师生关系的内涵、现状及其与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课堂教学、全程学习导师制、创新创业训练、交流平台搭建等方面,探讨了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途径。

[关键词]师生关系;创新能力;无机非金属材料

[基金项目]2017年长沙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视阈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JG1767)

[作者简介]杨现锋(1980—),男,河南鲁山人,博士,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副院长(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先进无机材料研究;唐 青(1980—),女,湖南邵东人,硕士,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党总支副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7-0148-02[收稿日期] 2019-12-12

一、引言

为了适应新的趋势,很多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招生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培养方案制定中突显“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的新理念。大类招生及其培养模式的变革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自由度和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专业分类过细和专业培养人才社会适应度低等问题,也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理念。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2018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纳入材料类大类招生改革实践。实施大类招生两年来,招生生源质量和第一志愿录取率大幅度上升,转专业率大幅度下降,教学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初步突显了大类招生的优势。

无论招生政策如何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并没有发生变化。随着科学技术革新速度的加快和就业市场压力的增大,创新能力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愈发突显,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居于中心地位。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掌握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获取知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具有健康的身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诸多方面。在大类招生背景和相应的培养模式下,表面上体现在课程设置、班级设置和专业分流等方面,内在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从事人才培养的教师的角色转变。这些教师不仅包括专业教师,还包括学生工作老师、管理人员等。因此大类招生背景下,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必然要求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内涵与现状

师生关系,是指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下产生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笔者认为师生关系的评价从不同的时空表现上,可以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课堂之外的师生关系以及毕业后的师生关系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从师生之间的社交内容上可以从知识传授中的师生关系、情感交流中的师生关系和成长影响中的师生关系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并不平等,不仅教师在知识传授中处于绝对中心地位,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影子。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师生关系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以及相关的知识传授中,教师仍然处于主动地位,而课堂之外的师生关系则有功利化和冷漠化的趋势[1]。这种现状的出现一方面源自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实,教师都忙于各自的科研项目,与研究生的关系紧密,而和本科生的联系仅存在于每學期有限的课堂教学上。另一面的原因在于,在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社交的圈子也更加自由和丰富,和老师之间的联系有疏远的趋势,这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

三、师生关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

创新能力涵盖了人格、智能、身心和情感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在大学期间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刚刚开始独立生活,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高中相比都有很大的变化。大学课余生活的自由度更大,同时学生需要独立处理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二者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教师如果想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必然会在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方案实施、学习积极性调动、教学改革等方面积极行动;学生也会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是其基本知识和能力获取的核心。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或教育管理者如果想在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需多走到学生群体中去,关心学生的成长,这样必然会培育出民主、平等和友爱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高校所有从事人才培养的参与者贯彻了以本为本的理念,所有的教育资源都会和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相融汇共享、这对重塑师生关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内容

为了主动适应材料类大类招生带来的变化,围绕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中心目标,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探索构建了以全程学业导师制为抓手的新型师生关系。学院成立了本科生导师制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完善的导师评聘、导师职责、监督监管、评价激励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自2017年起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施全程导师制以来,学院已经实现了3个年级学生全覆盖,受益学生400余人,初步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积极开展以弹性教学、讨论式教学和雨课堂等形式的课堂教学改革,重塑课堂教学中平等、开放、自由的师生关系。以在本专业高年级选修课中开展推广的弹性教学模式为例,通过设定体现个体差异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建设师生共同构建的开放教参体系、力求多维活动的弹性课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双向弹性评价等手段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性知识、主动探求拓展性知识、在讨论中激发学习积极性、在多元化评价中体现多层次教学目标设定,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2]。

2.以全程学业导师为抓手,实现本科生学业导师全覆盖,搭建课堂之外的师生关联的新通道。全程学业导师在学业引导、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创新创业、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全方位参与学生成长[3]。在传统的学生管理和指导框架下,这些工作大部分交给了学生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且学生规模大,导致出现了辅导员或班主任无法进行精准引导等问题。具备专业背景的全程学业导师在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和课程学习等方面具备更大的优势。

3.在创新创业训练中培养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专业吸引力。本科生是本专业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后备力量,是本学科优秀研究生的主要来源。一方面学生有开展科研创新和创业尝试的旺盛需求,急需专业老师指导;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也需要发现和培养有潜质的优秀科研人才[4]。学院在省级和校级的创新创业立项之外,专门设立相当数量的创新创业基金项目,专门支持基于全程学业导师制的创新创业训练,在实际的科研训练中综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形成相互促进的、稳固的师生关系。

4.搭建适应自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师生交流平台。学院建立了以公众号、微信群和QQ群等为载体的师生交流平台,学生通过公众号可以了解先进教师的事迹,了解学院、专业和学科发展的前沿,了解学院课题组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进展,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

五、总结

大类招生带来的培养模式的变化要求在人才培养中主动构建新型师生關系,以应对学生对于学业发展、专业分流、职业规划、心理健康和就业指导方面的需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尝试开展全程学业导师制、注重创新创业训练和搭建适应信息社会的师生交流平台,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萌.探讨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高教学刊,2019(21):44-46.

[2]杨现锋,陈曙光,成茵,等.基于弹性教学模式的《先进陶瓷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知识经济,2011(22):162-163.

[3]杨现锋,蒋洁,张国强,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全程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135-136.

[4]张永进,孙文斌,汪忠志,等.基于素养视域的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与架构[J].大学教育,2017(1):27-29.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