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青少年的创伤后成长
2020-08-10牛露颖余照照
牛露颖 余照照
摘 要 压力和心理创伤的研究一直侧重于灾难后的消极影响。最近,一些研究开始注重创伤后的积极结果,特别是创伤后成长( PTG ),它强调了一个人经历高压力事件之后的变革潜力。目前,PTG的研究在大多数情况下集中在成年人,本文对儿童和青少年的PTG進行了系统的回顾,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创伤 成长 儿童 青少年
0引言
尽管很多儿童因早期创伤事件久久不能恢复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但是另外一些儿童却有着不同的创伤后体验,Tedeschi将这种体验称为“创伤后成长”。他们认为儿童之所以会有创伤后成长,是因为他们在接触创伤或危机时学到了经验。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获得的和创伤后成长有关的体验包括:在个人经历创伤或丧失后,对他人更容易有怜悯和同情之心。与相近年龄的同伴相比,心理和情感更加成熟,恢复能力提高,有了更加复杂的、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恩,能更深层次地理解人的价值、目的和生命的意义,更加重视人际关系等。本文引入了创伤后成长的定义,提出了PTG的测量工具,梳理了与创伤后成长有关的变量,以期为今后的心理咨询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建议。
1什么是创伤后成长(PTG)
Kilme等人认为创伤后成长(PTG)是与创伤斗争后出现的积极结果,强调的是应对高压力事件或创伤性事件的变革潜力。事实上,在过去十几年里,大量文献支持了这一观点,并认为创伤后成长的积极变化应归因于以下几个主要领域:自我认知的改变,包括对个人优点、生存能力和忍受能力的感知;对关系的不同的看法,包括更好的感知谁是真正的朋友,更清楚谁可以依赖,更多的怜悯和同情别人;生活态度的改变,即改变价值观和寻找新的可能性;对精神和生存的理解更深化等。
Tedeschi认为,成长需要灾难之后认真的反思,这种反思会提高之后的应对措施,创造新的意义。创伤后的这些认知活动也被环境和社会因素所影响,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长就出现了。另外,人口学变量如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经济地位也会影响创伤后成长。
2 PTG的测量
用于测量成长的工具主要有: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应激相关成长量表( SRGS)、感知获益量表(PBS)、态度改变问卷( CIOQ )、疾病认知问卷( ICQ )及心理活力量表(TS)。
最为广泛使用的量表是Tedeschi 和Calhoun提出的PTGI。此量表共有21个条目,包括与他人关系、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精神变化和对生活的欣赏5个维度。量表采用 6级评分法,从“创伤后完全没有经历这种改变”到“创伤后这种改变非常多”依次计0—5分,总分105分,分值越高预示创伤后成长越多。量表总Cronbachs 为0.90,各分量表a系数为0.67-0.85。有学者认为,PTGI的5个维度各自独立,反映个体在遭受创伤后经历的不同潜在心理过程。儿童版的PTG和成人版的相似,但一些条目和问题更适合儿童和青少年回答。
3 PTG的影响因素
3.1 PTG和事件类型
Fick等人发现出生、死亡等事件更容易影响PTG,并且这些影响要大于人际关系的相关事件,如性虐待或性骚扰。Shakespeare 等人也发现,经历了丧亲之痛的人比那些经历了汽车事故或性侵犯的人更容易有PTG。这可能是因为由于“自然”原因发生的创伤事件比那些由于人类的干预发生的事件对个体更有影响力。
3.2 PTG与社会性因素
在验证PTG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的研究中发现,一部分研究之间存在正相关,另一部分研究之间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相关。综合来看,这些研究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与PTG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一命题提供了初步证据。
3.3 PTG与心理因素
Tedeschi 的PTG研究证明了沉思与PTG存在直接相关,这些研究将不同类型的沉思作为创伤和PTG的调节变量,以探明这些不同类型沉思是否产生不同的作用——或者这些沉思变量的作用是否会因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少年而有所不同。
除了沉思——这个有时处于无意识状态的纯认知过程外,青少年选择怎样去应对创伤即有目的性的认知与行为,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一项有关个体PTG的元分析发现个体应对方式与PTG有关,其中追求宗教信仰、再次评估事件、寻求社会支持等方式都能促进个体创伤后的心理成长,而回避性的应对方式会阻碍个体的成长,使个体心理发展停滞,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
4总结
创伤的积极“后遗症”已作为一个哲学问题被探究,很多实证研究也已开始揭露PTG的内涵及其相关性因素等问题。或许,当这种成长与社会重视的一些优秀品质如同情心、英勇行为及善良等相关时,大众才可能会更加认可成长的价值。以后的研究及临床实验将继续探索创伤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及这些影响之间的联系,以期帮助经历过创伤的儿童和青少年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Kilmer R P.Resilience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Children[J]. 2006.
[2] Chu P.S.&D.A.Saucier&E.Hafner.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10,29(06):62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