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

2020-08-10刘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1期
关键词:功能锻炼术后康复护理

刘日

【摘要】 目的 分析骨折患儿术后应用舒适护理及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72例骨折患儿, 采用均等双盲划分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6例。对照組患儿术后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愈17例, 显效9例, 有效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患儿治愈12例, 显效8例, 有效8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77.78%(28/36)。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 P<0.05)。观察组1例出现创口感染, 1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36);对照组3例出现创口感染, 3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 2例出现压疮, 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8/36)。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 P<0.05)。观察组中18例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 16例一般, 2例不满意, 总满意率为94.44%(34/36), 对照组中14例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 13例一般, 9例不满意意, 总满意率为75.00%(27/36)。观察组家长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58, P<0.05)。结论 骨折患儿术后采取舒适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能促进其关节功能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舒适护理;康复护理;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1.085

骨折是指骨结构连续性部分或者完全断裂, 在儿童和老年人中较为多见, 部分中青年人也可发生[1]。骨折多由直接或者间接暴力所致。小儿发生骨折后, 会对其运动功能产生损害, 使其正常生活明显受影响。临床多选择内固定等手术开展治疗, 但术后易出现创口感染以及压疮等并发症。功能锻炼属于骨折患儿术后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恢复环节, 但会增加其痛苦, 且术后切口疼痛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功能锻炼的开展, 加上患儿耐受疼痛的能力较差, 功能锻炼依从性不佳, 最终会影响其术后康复[2]。因此, 需积极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以提升患儿的功能锻炼配合度, 加快其疾病康复进程[3]。本文就骨折患儿术后舒适护理及康复护理的作用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选2018年1~12月

本院接收的72例骨折患儿纳入本次研究, 采用均等双盲划分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6例。对照组患儿男女比例21∶15;年龄3~11岁, 平均年龄(6.85±2.25)岁;受伤到手术时间0.3~4.0 d, 平均受伤到手术时间(1.85±0.72)d;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交通伤、砸伤以及摔伤比例15∶6∶4∶11。观察组患儿男女比例22∶14;年龄3~12岁, 平均年龄(6.90±2.12)岁;受伤到手术时间0.4~3.0 d, 平均受伤到手术时间(1.79±0.65)d;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交通伤、砸伤以及摔伤比例16∶7∶4∶9。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骨折;②年龄3~12岁;③与手术指征相符;④均取得患儿和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有关书面说明;⑤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存在恶性肿瘤者;②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存在严重疾病者;③智力或者精神存在障碍者;④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术后采用常规护理, 包含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感染预防以及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患儿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 2. 1 舒适护理 ①心理舒适护理:护士给患儿和其家长认真说明功能锻炼目的、要求、作用、配合要点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等, 认真听取患儿和其家长建议, 尽可能满足患儿舒适要求。护士应及时予以患儿鼓励的表扬, 以取得其积极配合, 同时还应做好患儿家长的解释和说服工作, 采取礼貌用语, 注意表情应自然亲切, 以消除其疑虑, 确保其给患儿提供出积极心理支持。②环境舒适护理:营造促舒适安静的环境, 合理控制室温在22~25°C, 湿度在50%~60%, 并播放音乐与合适电视节目等, 于舒适环境中开展患肢功能锻炼。③体位舒适护理:回病室后采取平卧位, 抬高患肢20~30°, 有助于血液回流, 减轻肿胀给患儿带来的不适感。④功能锻炼中的舒适护理:开展锻炼前指导患儿将大小便排空, 于餐后0.5 h开始锻炼, 分别在每日上午和下午进行1次, 锻炼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角度从小至大、从简至繁, 逐渐延长锻炼时间。耐心倾听患儿的主诉, 每日对其锻炼效果开展评价, 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 以帮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自信心。因患儿年龄小, 缺乏自控能力, 因此, 在指导其开展各项功能锻炼的过程中, 需帮助家长掌握功能锻炼各个步骤, 避免急于求成, 将患儿可耐受切口疼痛作为标准。每日适当进行运动角度增加, 严禁手法按摩和强力牵拉。

1. 2. 2 康复护理 ①术前就需指导患儿开展训练, 除了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之外, 其他部位关节开展主动及被动运动, 例如上肢采取握拳、下肢采取踝关节运动等。明确手术方式之后, 开展手术体位训练。术后开展康复训练前需掌握患儿骨折特点、内固定稳定情况和手术过程等, 结合实际情况尽早开展功能训练, 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②护士结合康复医学原则与康复护理内容, 和手术医师、康复医师一同制定出患儿康复训练计划, 要求患儿术后除受伤部位之外, 能主动活动部位均需开展活动, 有禁忌证除外, 例如肩部开展耸肩、作肩不同方向活动, 分开脚趾后并拢;反复屈伸手指;腹部、臀部进行反复收缩运动等。对无法活动关节需开展被动活动, 同时制动部位肌肉需进行等长收缩运动。③不管何种关节活动均需动作平稳、柔和, 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避免加重患者疼痛或者影响受损组织愈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家长满意度。①临床效果判定标准[4]:治愈:患儿的疼痛症状全部消失, 无功能障碍存在, 肢体可以活动自如;显效:患儿存在轻微疼痛感, 功能障碍轻度;有效:患儿活动时存在疼痛感, 功能障碍中度;无效:患儿存在强烈疼痛感, 功能障碍重度。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并发症:包含创口感染、压疮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③家长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 内容包含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儿治愈17例, 显效9例, 有效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患儿治愈12例, 显效8例, 有效8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77.78%(28/36)。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 P<0.05)。

2. 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1例出现创口感染, 1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36);对照组3例出现创口感染, 3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 2例出现压疮, 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8/36)。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 P<0.05)。

2. 3 两组家长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中18例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 16例一般, 2例不满意, 总满意率为94.44%(34/36), 对照组中14例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 13例一般, 9例不满意意, 总满意率为75.00%(27/36)。观察组家长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58, P<0.05)。

3 讨论

儿童精力旺盛, 喜好蹦跳打闹, 极易出现骨折, 同时儿童的身体功能暂未完全发育成熟, 会使骨折发生率进一步增加。小儿一旦发生骨折, 需及时予以相应治疗, 以恢复其肢体功能。骨折患儿在治疗时多采取手术, 而术后的功能锻炼是加快其恢复的一个重要环节, 能改善其关节功能, 防止并发症出现。但因患儿的年龄较小, 多存在配合度不高等问题, 因此, 开展功能锻炼同时还应辅以相应护理措施。

有研究表明[5], 舒适护理作为新型的护理模式之一, 能结合患儿病情以及心理状况等, 分别从不同方面开展舒适护理, 有助于消除其不良情绪, 提升其治疗配合度。还有研究发现[6], 骨折术后做好康复护理能加快其骨折愈合, 减少并发症出现。本次研究发现,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骨折患儿辅以舒适护理及康复护理能改善患儿的肢体功能, 促进其康复。此外, 在观察并发症及家长满意度时发现,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家长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功舒适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出现, 提升家长的满意度。分析原因可能是观察组由医护人员给其提供个体化的舒适护理, 分别从心理、环境、体位以及功能锻炼几个方面入手, 其中心理舒护理能能使患儿和其家长掌握功能锻炼必要性, 使其主動积极的参与治疗;环境护理能给患儿和其家长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开展功能锻炼, 提升其舒适度;体位护理能促进患儿的血液回流, 减轻其肢体肿胀感;功能锻炼护理在注重舒适度同时加强锻炼, 有助于患儿患肢的血液循环, 缓解其肢体肿胀, 加快其功能恢复。与此同时, 做好患儿的康复护理, 术后尽早指导患儿进行功能训练, 取得其家长积极配合, 能改善其整体机能, 加快其骨折愈合, 减少有关并发症出现。开展上述护理措施, 能使患儿生理、心理、社会及心灵方面均达到最愉快状态, 进而获取最佳的护理效果。

总之, 骨折患儿术后采取舒适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效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晓雯.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8):382.

[2] 肖利. 四肢骨折患儿术后功能锻炼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48):126, 135.

[3] 贺英妮.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中国伤残医学, 2018, 26(8):70-71.

[4] 张辉.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33):6426.

[5] 胡瑾. 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分析.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13):125.

[6] 吴和平, 李芬芳, 孙惠萍, 等. 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 2015, 9(18):1697-1699.

[收稿日期:2020-03-23]

猜你喜欢

功能锻炼术后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
237例手部肌腱损伤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