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效节水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0-08-10陆定忠
摘 要:水稻高效节水免耕抛秧栽培技术是当下打造高效、节能、生态而新兴的农业生产技术,它同时具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收益等优点;目前该技术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得予广泛推广与运用;在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匮乏及劳动力的流失的形势下,再研究完善提高技术措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效节水;免耕抛秧;病虫害防治
一、培育适龄壮秧
壯秧是构成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首先要选好品种,在选择时要格外注意,需要根据当地的水源、地势、肥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除首先种子源自正规厂家外,考虑后期可能会发生大面积灾害问题,在面积较大的区域进行穿插3~4个品种,才是合理的选种方式。其次要培育好适龄壮秧,采用塑料抛秧盘育秧,改变过去半水育秧方式,从节水育秧开始,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加强苗期病虫鼠防范工作。
二、免耕田处理
免耕田的处理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步骤,为了取得更好地处理效果,对田块本身就提出了一定的基本要求。应当选择水源充足且排水灌溉便利的田块,在耕地层的厚度和稻田的水肥保持力上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厚度达到合理地范围,同步保障土壤的理化性状达到要求。例如,深泥田、烂泥田等就比较适合选做免耕田,而一些容易干旱和层次较浅的砂质田和板结田则不适宜于选为免耕田进行应用。另外,需要选做免耕田的田块在上茬水稻的收割中要注意低割,高度不得超过15cm。如果遇到稻茬和杂草,免耕抛秧处理之前应当先运用除草剂除草,比较典型的可用除草剂包括了草甘膦铵盐水剂以及浓度为20%的克无踪水剂。实际应用时要注意控制好不同药剂的应用量。
免耕田处理的注意事项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第一,喷药剂时要注意用干净水,选择雾化效果较好且雾化程度高的喷雾器进行应用。为了确保喷药效果,操作人员可先进行小范围的喷药试验,观察喷药的实际效果。避免应用不适宜的装置进行喷药。喷雾时要观察药液是否全部附着在了前茬的稻桩上,如果在喷药后间隔四小时出现下雨的情况,则需要及时补喷药物。第二,喷药操作要注意本身的规范性,一方面为喷药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影响喷药的效果。
三、大田的选择
种植地应选在水源好、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好的潴育性水稻田来实施;对于保水保肥性差田块尽量少用为宜。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和栽培人员在前期选择大田时注重实地考察,对大田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土壤环境进行充分考察了解,为进一步的大田选择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四、田间除草
(一)抛秧前除草
早糙应在准备抛秧前12d左右排干田水,排后第2d后喷施除草剂,通常使用农民乐747或克无踪;晚糙在早糙收割后第2d排开田水;排后第2d后喷除草剂。喷施除草剂3d后灌水泡田,早稻浸泡稻田15d左右,晚稻浸泡稻田5d左右;注意检查田埂有无漏水现象。
(二)抛秧后除草
早稻在抛秧5~7d后,晚稻在抛秧4~5d后,待全田秧苗基本露头,结合施肥使用抛秧专用除草剂。
具体来说,大田管理工作内容中包含了除草和施肥还有浇水三方面的内容。除草时间一般选在抛秧后5~7日,如果是晚稻,则选择在抛秧后4~5日应用除草剂进行除草。除草剂选用方面。可选择浓度为18.5%的抛秧净,或者浓度为40%的丁草胺水剂。将其混入化肥施入大田内,维持时间最短3日,最长5日。
五、合理灌溉
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要制定合理地灌溉制度,做好灌水次数和灌水总量的安排,做到在本田期田面不留水层(保持土壤水量处于达饱和状态即可),根据水稻不同的生育时期,结合田间实际情况,适时适量进行给水。
从水分管理的角度上分析,管理要点在于要及时灌溉,并且在按照勤灌浅灌的原则开展灌溉工作。灌溉的技术要点在于在干水时进行喷药操作,深水泡田,浅水时抛秧等。灌溉人员要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水分管理的规范和规则开展管理工作。合理地灌溉工作是确保栽培技术应用后取得稳定预期效果的措施。
六、适当增施肥料
水稻高效节水免耕抛秧栽培比常规栽培具有耐肥抗倒伏等特点,可适当增加肥料的施用量来提高产量。各地可根据品种、产量、土壤肥力状况做适当调整。施肥量参照:①亩产600kg粳稻N肥27kg,籼稻N肥24kg;P肥6kg;K肥7kg。②N肥基肥占35%~55%,蘖肥占20%~30%,穗肥占25%~35%;有机肥与P肥全部基施;K肥分基肥(占60%~70%)和穗肥(30%~40%)两次施用。③冷浸田用每亩增生石灰30~50kg来提高产量。肥料管理方面,比较适宜的施肥方法为单次少量,施肥次数多。可以施作的肥料有基肥、穗粒肥等。不同的肥料在施肥方法和施肥量上有严格地控制要求,施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施肥量和施肥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类型进行应用。以穗粒肥为例,其施肥实践是在剑叶露尖时进行追施,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30%。最后,水分管理部分的内容在大田管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由于前期的根系生长和分布层次较浅,植物根系对于水分的要求是极高的。
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一)水稻稻瘟病
主要有苗瘟、节瘟、叶瘟、穗颈瘟、谷粒瘟五种情况,是由于施撒过多的氮肥,长期灌入深水而引发的。水稻在苗期、分蘖盛期、抽穗齐穗期,最容易感染稻瘟病。其中,最应该在水稻的破口期、齐穗期进行穗颈瘟的防治;因为,穗颈瘟对水稻破坏最大,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防治的药物主要有稻瘟灵、多菌灵、三环唑等。
(二)水稻纹枯病
选雨后晴天用井冈霉素喷雾。
(三)稻飞虱
近年来发生比较频繁,选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用吡虫啉或吡蚜酮喷雾。用药时保证田间有浅水层。
(四)水稻螟虫
一般分为二化螟、三化螟以及稻纵卷叶螟。重点以水稻处于孕穗到齐穗以前的稻田为重点。防治的药物有杀虫双,阿维菌素。除了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外,这项工作本身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特征的工作内容。为了取得更好地病虫害防治效果,在对已有病虫害做好防治工作的同时,还应当注重防治工作的常态化。将造成病虫害问题的环境因素、人员因素和技术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改善环境、提高人员技术能力、优化技术应用的先进性为切入点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用人员和技术做病虫害防治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义成.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现代农业科技》S511.048B1007-5739(2012)17-0047-01
[2]李连华.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探讨《农家科技(下旬刊)》N0NGJIAKEJI(2013)
作者简介:陆定忠(1970-7)男,壮族,广西凌云人,大专,农艺师,凌云县农业农村局,研究方向:按照生产标准化要求,以科技为抓手,对水稻良种、水稻栽培等制定统一的操作规程,提高水稻生产中产量和品质,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助农增收、创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