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梗的临床疗效评价
2020-08-10张桂华
张桂华
【摘要】 目的 探讨评价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分为探究组(奇数号)和对照组(偶数号), 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临床护理与干预措施及基础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 探究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疾病发作次数、发病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后, 探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74, P=0.032<0.05);探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263.41±22.78)×109/L高于对照组的(230.17±22.72)×109/L, 平均血小板体积(8.23±1.23)fl低于对照组的(10.42±1.24)f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者的疾病发作次数(1.09±0.31)次/d少于对照组的(2.34±0.47)次/d, 发病持续时间(10.32±2.45)min/次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14±3.37)min/次,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予以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改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 减少疾病发作次数以及发病持续时间, 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 虽然出现轻微不良反应, 但经过对症处理后均已消失, 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替格瑞洛;阿司匹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1.052
非ST段抬高型心梗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 [1]。大多数是由于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随后局部形成血栓, 或者存在斑块病变部位的冠脉血管痉挛, 导致冠脉的血流量突然严重下降[2];也有可能是因为患者没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 属于一些疾病的并发症, 比如外伤、大动脉夹层、动脉炎等[3]。轻症患者多表现为长时间的静息心绞痛、新发的严重心绞痛、近期稳定型心绞痛加重、心梗后心绞痛, 常伴有冷汗、腹痛等多种症状[4]。有相关研究表明[5], 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梗疾病可以使用多种药物, 使其得到有效控制或痊愈, 但药物种类繁多且复杂, 用何种药物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梗更安全、有效成为一个待为考究的问题。本文对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梗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100例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将患者分为探究组(奇数号)和对照组(偶数号), 每组50例。探究组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6~82岁, 平均年龄(70.03±8.61)岁;病程8个月~7年, 平均病程(4.9±1.6)年;体质量指数24.2~30.5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6.7±1.5)kg/m2;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58~83歲, 平均年龄(71.42±8.23)岁;病程9个月~8年, 平均病程(4.7±1.3)年;体质量指数23.7~31.8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6.7±1.5)kg/m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书。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临床护理与干预措施,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心肌缺血等基础治疗,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塞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80029, 规格:75 mg/片]和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71021)治疗, 氯吡格雷起始剂量为300 mg, 然后以75 mg/次、1次/d连续服药;阿司匹林起始剂量为300 mg, 然后以100 mg/次、1次/d连续用药。探究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71077, 规格:90 mg/片)和阿司匹林治疗, 替格瑞洛起始剂量为180 mg/次(90 mg×2片), 此后1片/次、2次/d, 阿司匹林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3个月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疾病发作次数、发病持续时间。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 患者腹痛, 冷汗、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消失, 则可评价为显效;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呼吸困难、腹痛、冷汗、晕厥等现象减少, 则可评价为有效;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 甚至发生恶化, 还会出现休克晕厥等症状, 则可评价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探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较 治疗后, 探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疾病发作次数、发病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后, 探究组患者的疾病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 发病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非ST段抬高型心梗与患者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经常暴饮暴食有关,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易出现破裂, 随后血小板在血液内开始聚集于破损的斑块表面, 进一步形成血栓块, 继而阻塞冠状动脉的管腔, 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坏死。这种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生率与致死率,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且越来越年轻化, 给患者带来很多困扰, 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 需要对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治疗。治疗此疾病, 首先, 应该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查, 包括血清心肌酶学检查、心电图检查、血脂、血糖、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等多个项目;其次, 需要给予患者心理安慰, 让患者有良好的作息时间, 注意避免劳累、饮食清淡, 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运动, 有助于病情的恢复;最后, 在此基础上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此疾病的药物品种繁多, 而阿司匹林是第一选择。本药品的药效作用是通过对环氧化酶(COX)中具活性的COX-1多肽链上的530位即丝氨酸残基的羟基进行作用, 使之发挥不具可逆性的乙酰化, 从而使COX彻底失去活性而无法发挥作用, 血小板生成血栓素A2(TXA2)的过程则会受到抑制并导致血小板的COX不能重新生成, 因此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是永久性的, 直到血小板重新生成。此药服用过多会产生痛、头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精神紊乱、多汗、呼吸深快、烦渴等症状。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以及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禁用。总的来说, 阿司匹林性价比较高, 价格实惠且作用强, 氯吡格雷是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 通过ADP受体对血小板内Ca2+活性起到明显的抑制效果, 从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以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对于血小板受体和ADP作用具有抑制功效, 但在临床使用中存在部分患者对氯吡格雷低反应的情况, 加以联用阿司匹林, 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导致临床疗效不理想。若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 其治疗效果远不如联合应用替格瑞洛共同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梗。替格瑞洛是一种选择性ADP受体抑制剂, 也是一种环戊基三唑嘧啶类药物, 其能够作用于P2Y12 ADP受体而与氯吡格雷具有相似效果, 能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和聚集, 但该药物在服用后能够迅速达到有效药物浓度而发挥药效, 且相对比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的作用是可逆的, 在停藥后, 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可迅速恢复, 从而降低发生出血事件的风险。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以及替格瑞洛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梗, 两者相互促进, 快速有效且安全, 明显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及减少平均血小板体积, 减少患者的疾病发作次数及发病持续时间,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 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改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 减少疾病发作次数以及发病持续时间, 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 虽然出现轻微不良反应, 但经过对症处理后均已消失,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文广, 马立永, 陈金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和氧化应激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 20 (3):253-256.
[2] 刘晓刚, 胡立群, 刘玉峰, 等.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 (9):789-791.
[3] 叶明, 王喜福, 贾平, 等. 替格瑞洛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观察与安全性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97 (43):356-358.
[4] 李相权.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体会.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14):107-108.
[5] 冯家豪, 吴岳, 罗永百, 等. 阿司匹林分别与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联合对PCI术后抗凝疗效的观察.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8,
46 (6):580-582, 585.
[收稿日期: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