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2020-08-10冯颖
冯颖
摘 要:语文学习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而且语文学科的学习关系到学生的基础素质。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合理激发,让学生对语文形成长期的学习动力。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提问措施,促使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中积极参与。如今诸多的教师对小学语文课提问没有足够的认知,提问方式十分随意,很多提问是无效的,对师生互动以及提升教学品质没有实际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对新理念进行引入,提升课中提问的有效性。对当下小学语文课中教师提问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有效提问的实施方法,希望对小学语文课的合理开展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实施
在现代教育领域,任何书本上的内容都是可以用问题来呈现的,小学语文内容也是如此。课堂提问是对学生思维激发的一种方式,也是对学生积极性进行调动的一种手段,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让学生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此外,合理提问能帮助教师反馈课堂信息,合适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掌握,认知以及情感方面也可以实现全面提升。但是当下诸多教师对小学语文课中设置提问认知不足,对问题设置不够有针对性以及目的性。
一、小学语文课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只注重教师提问
诸多教师会用提问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这些问题是教师经过对课文的钻研,结合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对课堂资源进行整合之后设计出来的,这种提问很多时候会牵着学生思维,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一种约束。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则会被教师忽视,未结合学生产生的问题去实现以学定教,只是借助问题对小学语文课的进度以及节奏进行控制,让学生十分被动。小学语文课中合理提问强调的是互动,仅仅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应对,是无法将提问作用发挥出来的[1]。
(二)教师提问多,导答少
教师借助提问的方式实现对课堂的组织,这是诸多教师非常习惯的做法,也是对小学语文课顺利开展的惯用模式。很多教师在课文的学习中会设置几十个问题[2]。多数的问题其实仅仅是教师提出,并未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尤其是很多重点问题,本应该是让学生深入探讨的,教师也仅仅是将问题提出,对于如何回答方面教师忽视了引导,导致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十分疑惑的,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够深入。
(三)教师的提问十分随意
很多教师对学生提问,并未结合课本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问题非常随意,往往是看到什么就会随机提问,很多问题甚至与课文是偏离的,层次性不强,还有一些问题难度非常大,超过了学生本身的能力范围。小学语文课中的问题,是需要教师结合实际需求来设计的[3]。借助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强的参与感,并积极与教师展开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或者提问了解到学生实际学习的情况,而这种随意性的问题并不能发挥出这些作用,对学生的思维以及课文理解都是没有太多价值的,即便是教师提问后课堂的氛围十分活跃,但是对实现教学目标没有什么帮助。教师要明确,小学语文课中设置问题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否则提问就是无效的。
(四)教师善于逼问,不善于追问
教师为了让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会用提问的方式保证课堂进度,很多时候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并不是对学生用引导的形式,而是借助逼问的方式,让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标准答案。比如在《詹天佑》学习中,教师提问学生:“本文表达出詹天佑什么样的品质和情感?”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让学生不断去总结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但是学生并不了解教师的这种意图,以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想将人物品质详细概括出来是需要一个理解的时间的。甚至很多时候教师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标准答案,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某个词语。这种方式下学生因为紧张或者没有理解到,是难以体会的[4]。其实教师并不一定要用逼问的方式,循循善诱下学生也可以逐渐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而且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没有好处的。
(五)学生在提问中的参与不够
很多时候教师设置的问题是针对优生的,很少会对后进生展开提问,面对的是少数学生,对多数学生则忽视了。这其中很多教师是为了让小学语文课的进度更加理想[5],所以会更加关注优生,也有一些教师则是对后进生的能力并不信任。但实际上合理的提问应该是分层设计的,教师应该为小学语文课设计多个层次的问题,让优生以及后进生都有回答的机会,促进全体学生的提升,这也是课改的要求。
二、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一)营造氛围,请教提问
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所了解,设置问题促进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联系,然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做到让学生完全回答或者基本回答。很多学生在长期的被动学习中已经失去了信心以及兴趣,也怕自己会答错,受到其他人的嘲笑。教师则要注重小学语文课中提问的氛围的营造。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学习者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就会更加充分。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自由回答创造条件,实现对学生潜能的激发,需要放弃自身的权威,将人本理念引入小学语文课,包括允许学生的答案与教师的预期是不同的。比如对《静夜思》展开学习的时候,这首诗所寄托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除了对语言知识展开学习,最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教師可以在小学语文课中播放诗人思乡吟诗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情境,试图感受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
(二)抓住提问的关键
课中设置问题,需要将问题设置在重点内容上,让问题可以起到统领的作用,对课文的重点进行揭示,突破小学语文课的重难点,或者起到概括的作用。还要注意课文中的重难点不能增加学生的压力。小学语文课中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对学生有足够的启发性,能促进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去探究课文,然后在其中得到启发。另外是在寻找结论的时候,可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合理训练,因此教师要避免在小学语文课中提问一些没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方向混乱。比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要让学生重点分析父亲对孩子的爱以及父子之间的亲情,在灾难面前依旧不放弃。教师的提问需要深入这个问题中,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研究的关键性问题,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能促进小学语文课中实现教学目标。
(三)精心准备调整问题的难度
设置问题要注重对难度的调整,学生的认知范围,涉及识记、领会以及创新等诸多的层面,教师要结合学生本身的认知规律,对问题难度进行把握,另外是在对难度进行控制的同时,教师提问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立刻给出答案,在学生回答后也不要直接评价,给其他学生一些评价的机会,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师为小学语文课设计问题要注重提问技巧的调整,让提问体现出更多的艺术性。比如问题的难度层层递进,对学生思维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小学语文课中每一次提问都要注重艺术性,不要过于随意。
(四)注重问读结合
阅读是语文课中十分关键的部分,为了促进学生主动深入地阅读,教师可以借助启发式问题,给学生带着问题读的机会。这样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就是有目的性的,而不是完全盲目去读,学习效果会更加理想。比如对《别饿坏了那匹马》展开学习的时候,教师为学生设置问题:文章中的“马”是从哪里出现的?这匹马为何会出现?你如何理解说谎这个行为?这些问题可以给学生阅读的目的,在阅读的时候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对文章的思想展开理解的过程。阅读本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教师要积极将阅读与提问结合,促进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
(五)声情并茂,具备感染力
兴趣可以让学生形成更强的学习动力,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的兴趣,是由语文学习以及学习任务引起的。教师要注重兴趣的养成,并了解为何学生普遍对学习的印象就是枯燥的,而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是什么样的?在小学语文课中开展提问,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教师要引入愉悦学习的方法,让學生可以在轻松和愉悦的氛围下,了解到语文学习是非常有趣的,对语文学习形成非常浓厚的兴趣。小学语文课中教师要对课本正确理解,教师提问要声情并茂,用有感染力的语言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激情,积极对问题展开回答。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的应用,小学语文课中每个提问都是师生互动的良好机会,教师要利用好这种机会,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让小学语文课中的每个提问都具备实效性,对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有所帮助。
总之,小学语文课中合理开展课堂提问,对小学语文课实效性的提升是有重要意义的,教师要反思以往提问的问题,然后改进提问的对策,借助合理提问,让小学语文课的品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兴栋.小学语文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一课教学为例[J].名师在线,2019(19):54-55.
[2]顾静.以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生成: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春联》一文教学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36(6):44-46.
[3]杨娇,王义丹.基于“和合思想”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J].教育观察,2019,8(15):96-97.
[4]刘凤华.返璞归真的小学语文课堂:参加滨州市《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暨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的几点体会[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5):132.
[5]黄咏瑜.基于个性化智慧课堂的小学语文阅读生成性教学实践:以《梦想的力量》一课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9(4):40-42,80.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