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缝干涉变种实验构想
2020-08-10杨云
杨云
摘 要:该文由双缝实验的逻辑性推理,在几个著名的双缝干涉拓展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粒子波动性存在与否,提出了几个双缝干涉实验的变种实验。在皮尔·梅利实验条件下,在粒子丧失波动性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恢复粒子波动性的实验构想,观察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在空间运行的表现状态。根据实验结果,获取粒子波粒二象性转化的条件,人为编辑控制粒子的波粒二象特性,获取控制粒子在空间行进路径的技术。目前的光刻机受波长影响,工艺在纳米级别,根据实验结果故意破坏刻蚀粒子的波动特性,获取能改进光刻精度的应用技术。
关键词:粒子源;双缝干涉;标记
中图分类号:O43 文獻标志码:A
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变种实验的困惑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Thomas Young于1807年提出的,并且最早以明确的形式确立了光波叠加原理,第一次用光的波动性解释了干涉现象[1]。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源发出的光通过一条窄缝后,变成一个线光源,线光源照射到2条平行狭缝上,显示屏上出现衍射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揭示了光的波动性特征,实验如图1所示。
当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其波阵面的一部分受到阻碍,这时光波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传播而进入几何阴影,并在屏幕上出现强度不均匀的分布的现象称为光的衍射。
光的衍射可通过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来解释。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是这样表述的,在给定时刻,波阵面上的每一个未被阻挡的点起着次级球面子波(频率与初波相同)波源的作用。障碍物外任一点上光场的振幅是所有这些子波的迭加。从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出发,我们可以说光的衍射就是当光遇到障碍物时,其波阵面未被阻挡的点作为次波波源发出无穷列频率相同的波,在障碍物外进行迭加(即相互干涉)而形成所谓的衍射图样[2]。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后,根据量子力学描述的粒子具有波动性特征,粒子的波长与粒子的动量成反比。1961年,克劳斯·约恩松在此基础上,设想利用基本粒子电子作为粒子源取代点光源,也观察到了相同的干涉图样。克劳斯·约恩松进一步验证,在光源位置放置受控电子源,让电子一个一个的发射,探测屏上依旧有多条干涉条纹,好像一个电子可以同时穿过2条狭缝一样,与自己形成干涉,这验证了基本粒子的波动特性。
1974年,皮尔·梅利在克劳斯·约恩松干涉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实验。在双缝的入口安装了极高清的摄像头,用来监测电子的运动情况,在将电子一个一个发射的同时,梅利教授通过监视器观看电子的运动情况,其实验结果是:原本预想出现在探测器上的相互干涉的条纹消失了,电子如经典粒子描绘的一样,直线通过双缝,并且留下了2条平行、对应的亮纹,这验证了基本粒子运动过程表象的粒子特性。
2 从逻辑上分析双缝干涉实验现象
将光子、电子等粒子一个一个通过狭缝,能观察到干涉图样,在狭缝后面装置探测器,观察到粒子经由的狭缝路径信息,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粒子,干涉图样都会完全消失,不再能观察到干涉图样,在显示屏位置只是显示2个单缝图样。假设装置探测器来观察光子到底是从那一条狭缝经过,获得光子的路径信息(光子被标记了的路径信息,不论是否真正读取这路径信息),则干涉图样会消失。这种标记路径信息的实验展现出了粒子性与波动性的互补原理。
帢斯拉夫·布鲁克纳(Caslav Brukner)与安东·蔡林格精简地表示如下。
观察者可以决定是否在光子的路径上装置探测器。从决定为是否探测双缝实验的路径,其可以决定哪种性质成为物理实在。如果选择不装置探测器,则干涉图样会成为物理实在。如果选择装置探测器,则路径信息会成为物理实在[3]。皮尔·梅利实验如图2所示。
物理学者马兰·史库理(Marlan Scully)与凯·德鲁(Kai Drühl)在1982年最先提出量子擦除实验,1991年,史库理、柏投·恩格勒(Berthold Englert)与贺柏·沃尔特(Herbert Walther)给出了实现该实验的方法。1999年,实现了量子延迟实验,其实验结果为:假设测得粒子的路径信息,则观察不到干涉图样,不管是否搅扰到粒子。但是,假设能够用某种方法擦除路径信息,则干涉图样又可以被观察到。
从量子擦除试验和皮尔·梅利加探测器的实验结果来看,在逻辑上存在看似矛盾的结果。在图3量子标记实验中,如果在显示屏显示2条条纹的位置,开2条构成衍射条件的狭缝,使粒子源发出的粒子先经由双缝S1、S2,再经由原来显示屏位置开的2条狭缝S3、S4,观察此时粒子在显示屏投影的影像。此时粒子相当于经过S1、S2,变成已观察行径路径(路径标记)的线粒子源,丧失了波动性,按照皮尔·梅利试验,在S3、S4后端的显示屏会显示平行S3、S4的2条条纹。粒子在通过S1、S2狭缝后,投影经过S3、S4后,粒子行进时忽略观察路径这一信息,或自然在S3、S4恢复波动性构成衍射条件,构成按照克劳斯·约恩松实验条件,S3、S4后端显示屏位置会显示衍射及干涉图样构成的明暗相间条纹,这就存在一个矛盾的实验结果。
从图3干涉实验条件来看,在量子标记干涉实验中,在粒子经过前双缝S1,S2时,用观察器观察粒子经由双缝的路径,根据皮尔·梅利实验结果:粒子丧失波动性,表现粒子性,在原来显示屏位置开2条狭缝,后面增加显示屏,该实验模拟在粒子经由狭缝路径时,观察这一行为使粒子获得标记经由狭缝路径信息的状态,粒子获取经过双缝路径后,整个空间路径的行进特征,根据皮尔·梅利实验结果推测,粒子将失去波动性,直线通过S3、S4双缝,并且留下了2条平行、对应的亮纹,如图3推测的实验结果所示。
在图3实验的基础上,衍生出图4的量子标记recover干涉实验。带电粒子如电子通过前双缝S1、S2(标记经由的路径信息),再通过电场对粒子加速,模拟克劳斯·约恩松实验中对单个粒子进行发射加速的动作,在电场不改变粒子行进方向的情况下,模拟粒子源发射单个粒子,通过衍射狭缝的情况,整合到狭缝S3、S4所在的装置中。那么根据克劳斯·约恩松实验结果,粒子将表现波动性,在显示屏上会显示干涉图样,如图4推测的实验结果所示。
3 双缝及其变种干涉实验粒子波动性特征
在图3量子标记干涉实验、图4量子标记recover这2个实验中,提出主观破坏粒子波动性,观察粒子在空间行进路径的波利二相性的表现形式,以及粒子波动性恢复的实验构想,这是一个需要验证的实验结果。
从逻辑结果来看,0和1的结果都可能出现,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调整显示屏、2片狭缝的位置、延伸狭缝片数量或者加入电磁场的方式,观察粒子加入探测器获取标注状态,以及电磁场等因素去除粒子标记状态的2种状态变换,研究粒子在空间行径路径下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转换形式。
在单缝干涉的一系列实验中,双缝其实验及其变种实验的逻辑结果见表1,其中粒子性为1,波动性为0。
4 结论
该文在皮尔·梅利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在显示屏显示图像的位置开孔及增加电磁场的拓展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粒子的波利二相的表现特性,掌握了粒子波动性存在、消失及恢复的条件。逻辑上验证了路径状态与粒子波动性的关系,获取了粒子可编辑的路径信息,有意破坏粒子的波动特性,用电磁场对粒子运动轨迹进行加工,掌握了粒子在特定条件空间的运行轨迹,掌握了丧失波动性的粒子行径路径的技术。
该文提出的变种实验故意破坏粒子的波动性,在掌控粒子行径路径技术的基础上,能做到对粒子的搬运加工,目前光刻机受限于光源的波长特征尺寸,工艺在纳米级别。电磁场的控制下,设计破坏粒子的波动特性,做到对粒子路径的掌控,理论上是可以做到在基本粒子级别上加工制造基础逻辑电路的技术。
参考文献
[1]姚启钧.光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赵晓春.光的单缝衍射与光的双缝干涉的本质初探[J].物理教师,2013,34(2):58-63.
[3]Greene Brian.The Elegant Universe: Superstrings,Hidden Dimensions,and the Quest for the Ultimate Theory[M].New York City:W.W.Norton & Company,1999.